六个支撑目标 城乡形态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区 生产要素平等交换的集成创新区 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成果共享区 社会治理科学有效的善治先进区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示范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区 十个方面发力 农村产权制度 土地制度 金融制度 户籍制度 城乡规划建设 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 生态保护 到2025年,成都将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和谐相融的幸福城市。昨日,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统筹委副主任屈松介绍,日前出台的《成都市统筹城乡2025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十年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战略蓝图,并提出了这一总体目标。 成都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将达80% 城乡形态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区方面,《规划》提出,成都将基本形成1个特大中心城(双核)、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以及68个特色镇和20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组成的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交融的城镇体系,形成“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大都市网络城市群。到2025年,成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80%。 生产要素平等交换的集成创新区方面,成都将全面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基本建成。到2025年,各类农村产权累计交易额超过1300亿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5%。同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积年均增长5%以上,涉农贷款余额年均增长8%以上。 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成果共享区方面,成都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西部领先。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总收入将超800亿元 《规划》提出,在社会治理科学有效的善治先进区方面,成都将实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城乡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当场办结率保持100%,直接登记城乡社会组织超过2000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达标率达100%,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覆盖率达100%。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示范区方面,成都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5年,农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农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4万元/人。农产品加工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60%。农产品众筹和网络销售比重将达40%,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区方面,成都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城与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41%、乡镇污水处理率达80%。 成都将推进 农村产权“长久不变” 《规划》提出,成都将推进农村产权“长久不变”,期间将探索农村产权“长久不变”的实现方式和法律支撑,建立二轮承包期到期后自动续期的制度,实现农村产权投资的长远预期。郫县还将探索采取“货币化非集中安置+整理形成建设用地或指标”等方式,在安德镇红专村、新民场镇净菊村、友爱镇金台村积极探索农民自愿有偿腾退宅基地进城购房落户试点。 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成都将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引导市内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有序市民化,并推进居住证管理,建立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双轨并行的入户制度,鼓励和引导来蓉人员到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居住、就业。同时,以居住证为载体,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体制机制,逐步扩大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 L1 o: Q+ }# h$ x) e7 i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