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残疾人精准扶贫7 w: G5 W3 q! ?5 u
农村残疾人扶贫成效显著' \. {3 y" s% e( v A K* y
湖南省洪江市茅渡乡大塘村残疾农民杨远望想把他的村庄打造成城市的后花园。从杨远望的脸上,人们看到的是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豪迈,丝毫没有残疾可能给一个农民带来的无助和绝望。- B% n7 r3 ]5 h5 `
工作中因意外造成左手残疾的杨远望,也曾一度消沉看不到希望。后来他免费参加了洪江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鸡、鸭、猪等养殖技术,还赴外地学习天鹅养殖技术,在扩大生产的关键时期,又获得残疾人创业贷款贴息资金,如今,他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牵头组织了大塘村残疾人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先后被认定为怀化市、湖南省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已经带动当地50余名残疾人参与发展养殖业。
6 ~& o0 [+ o) a9 c ^9 ^
. R* g2 X- u( }' s( R 从受助到助人,杨远望的华丽转身,不经意间浓缩了近几年我国农村残疾人扶贫的很多成功要素:技术培训、创业扶持、扶贫基地模式,等等。+ @: q* g1 ]1 w# W& k( E
残疾人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身心障碍、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人群,需要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r, w% `* [5 @( S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重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格外关心关注城乡残疾人民生改善和精准扶贫。2015年,相继制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全国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新时期残疾人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任务目标和更有力的政策措施。6 F2 W8 o8 k) z: B, C* n) ]
“十二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模式,以多种方式扶持913万残疾人发展生产、就业增收,让506万残疾人实现稳定脱贫,为43.8万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使336万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来,就有680多万农村残疾人得到了有效扶持。6 }# a2 }/ ?- U) F5 @3 r
3 O B& @9 Y0 B: l, _1 h8 x& {! q
在这场长期持久的扶贫攻坚战中,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升,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和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营造了社会参与残疾人扶贫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村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同时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减贫事业推进和民生改善,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 Y& [0 x5 n) e7 C6 n; B
0 r9 s* w0 n7 n" I+ w2 X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 由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居住分散、致贫原因复杂、数量多、扶持难度大,当前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依然困难,基本需求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残疾人贫困数量大,依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的比例高;仍有不少农村残疾人居住在危房中或没有基本住房;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通过政府补贴也仅选择了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参保标准。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村残疾人实现小康目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 }* z& u0 W3 L0 ^5 A& e$ K* b! ^8 x6 x: k n, B. B1 [! \
困难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残疾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依据实名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仍有近1000万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残疾人,占6500万农村残疾人总数的20%,占目前农村持证残疾人总数的近50%,农村残疾人贫困发生率较一般人口贫困发生率8%高出两倍以上。
- d2 p' L# n0 z 其次,农村贫困残疾人收入少支出大,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农村残疾人生产增收困难,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2%;而由于长期服药、护理用品、康复训练、辅助器具等特殊困难和需求,残疾人支出负担重于普通人群。据统计,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康复支出是全国居民的1.7倍,有828万残疾人因受灾、疾病和教育支出等原因,家庭负担沉重。农村残疾人增收困难与支出负担形成的贫困叠加,与一般贫困人口相比,脱贫难度更大,返贫率更高。
' G$ H) b) Y* _) n& n, M 第三,近60%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外。调查显示,目前农村贫困残疾人中生活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残疾人仅有300多万人,其他600多万贫困残疾人均分散生活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外的广大农村地区,占农村贫困残疾人总数的60%以上。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和扶贫资金的投向在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片区之外的贫困残疾人不能直接从中受益。4 c7 A+ l. I, K! U6 ~
第四,住房问题是农村贫困残疾人首当其冲的困难。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农村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住房问题却凸显出来。据初步统计,目前生活在危房中的贫困残疾人超过百万。由于现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行先建后补及补助资金不足等原因,没有自筹资金能力的残疾人危房户不得不放弃危改的机会;而且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没有惠及农村无房的残疾人家庭,尚有近60万残疾人无房户居住在破旧的祠堂庙宇、遗弃住房、临时住房中,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 y# m+ z* g$ x" g
第五,配套服务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残疾人接受技能培训后缺少设备、资金、生产资料、信息等后续配套扶持和相应服务,导致残疾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与生产增收的不超过60%;二是受到银行金融机构行业管理的限制,一部分贫困残疾人因缺少有效的抵押或担保而得不到贷款扶持;三是基层民生保障、涉农、金融和残联等部门之间未形成畅通系统的服务机制,造成残疾人有需求时不知道找谁;四是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4 L% Q) `$ p* A i N- T
/ P4 x2 X' O# Y6 ?( r没有农村残疾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缓解并逐步消除残疾人绝对贫困现象,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能否解决好农村贫困残疾人的脱贫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扶贫开发的成效,关系到残疾人同步小康目标的实现。4 H' D" X& Q3 M# b; e4 X
未来5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的重要5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针对农村残疾人的精准脱贫问题,将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兜底保障和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的目标。6 r& d2 W4 h0 F& L
首先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真正兜住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底线。要增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解决农村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V- }2 k4 g8 S6 q
其次要切实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战略,核准残疾人贫困户建档立卡数量,逐户确定结对帮扶人,制定和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同时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实施的“五个一批”中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优先解决。既要扶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的贫困残疾人与贫困人口共同脱贫,更要扶持片区之外的贫困残疾人跟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 T n0 S7 h6 [* \ 第三要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创新制度,一户一策,确保实现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精准脱贫。积极做好残疾人专项扶贫,通过实用技能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免抵押免利息小额贷款扶持,让残疾人真正解决生产资金瓶颈问题,通过产业基地带动,让残疾人实现持续增收,通过财政扶贫项目收益量化折股配股,使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获得稳定收益。& l9 o; w+ G9 M* j4 Y" t- y; g
第四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慈善募捐和社会帮扶等方式,集八方之力,帮助解决贫困残疾人最迫切的困难需求。
, j+ W+ C) T1 a6 ^. v7 ~5 } 第五要持续激励广大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内生动力。宣传脱贫典型,激发自立自强精神,鼓励广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努力在党和国家与社会的关怀帮助下,脱贫增收。( 钟灿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 L# U& `/ O* ?" i7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