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I5 c( R8 W1 h% Z K: ]; s 今日聚焦 绿色发展·生态 2010年,成都尚无湿地公园的概念。 2015年,成都有了31个湿地公园,其中2个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未来,待“六湖八湿地”全面建成后,成都水系面积比将由7%提升到21%。 沿着绕城高速环城一圈,除了层叠的楼宇,“六湖八湿地”28平方公里水系,加上10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如同一条环中心城区85公里长的绿色生态屏障。“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代诗人张籍在《成都曲》中的景致,时隔千年后,在成都重现。 揭秘—— “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锦城湖 开启环城生态圈 上周五,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二所副所长游屹开车经过锦城大道旁的锦城湖畔时,停下了车子。接着,他走进公园南侧大门,围着4号湖步行了十余分钟,观察水质是否良好。作为锦城湖涉水工程的设计者,从2013年5月锦城湖建成开放至今,游屹只要经过锦城湖,都会停下来看看。 2012年初,我市启动“六湖八湿地”环城生态区的规划建设,依托府河、清水河、江安河等水系,规划建设了锦城湖、江安湖等6个湖泊,并在其周围布局青龙湖湿地、清水河湿地等8个生态湿地,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在规划中,地处城市中轴线上的锦城湖,成为了环城生态圈建设的开山之作。 同年6月,锦城湖涉水工程设计项目组成立,由时任市政规划园林所副所长的游屹任主管所长,组员包括工艺、水工等领域的十余名工程师。“六湖八湿地”中,锦城湖本底条件最差,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其他五湖八湿地上风上水,都有活水水源,水质较好。 由于锦城湖地处中心城区的6点钟方向,属于活水的下水方向,而2号湖选址地又恰好处于栏杆堰的流经处。“锦城湖成功的关键在于湖水水质是否良好,栏杆堰地势低且水质较差,肖家河地势高但水质不稳定,河、湖关系若处理不好,将影响到锦城湖的水质。”游屹说。 意义—— “六湖八湿地” 将使水系面积比提升到21% 河湖一体还是河湖分离,项目组经过无数次的实地考察,并参考国内外典型案例,连续一个月每晚加班至凌晨2时,拿出了三套设计方案。第一种,让河道直接从湖里过。第二种,在湖底修条“走廊”,让河水流经“走廊”但不与湖水发生直接接触。第三种,将栏杆堰改道,绕开锦城湖,河湖分离。 “相比之下,第一种方案造价最低,但那意味着河湖水质将相互影响。第二种方案每隔200米就必须设个清掏口,既不美观,也有难度。”经比较,锦城湖的布局适用“河湖分离”原则,栏杆堰、肖家河水体与湖泊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仅作为引水水源或退水出路。 5次审查过后,水工方案敲定已是4个月后的事。方案敲定当天,游屹在工作笔记内写下自己的期待,“周末早晨,吃完早餐,带上家人,开着车,哼着歌,来到锦城湖。孩子们捉着蝌蚪、放着风筝,大人们看着天边一行行白鹭和葱葱的树林,池塘浅水处一簇簇鱼儿游过,心情畅快舒爽,天人合一。” 两年过去,游屹笔下描绘的场景已在包括锦城湖的多个湿地公园真实上演。 近两年,锦城湖晋升为成都人的夜跑胜地;相当于6个成都植物园大小的白鹭湾,是我市最大的水生动植物自然课堂;兴隆湖吸引了3500只以上的雁鸭类水鸟,成为成都平原最大水鸟越冬地。待围绕绕城高速85公里长、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生态湖泊水系规模达28平方公里的“六湖八湿地”全部建成后,成都市的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将由7%提升到21%。 数据—— 从无到有 二绕以内有了31个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不仅给市民提供了亲水赏景的休闲去处,同时如城市之肺一般,让城市自如呼吸、永续发展。 据了解,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稳定微气候等功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伦敦湿地中心距离白金汉宫仅有25分钟车程。湿地吸引了大量野生鸟类栖息,而大面积的水域和植被,使之可以有力调节伦敦地区小环境气候和空气质量。 “2010年,我市还没有湿地公园的概念,许多公园虽具备湿地条件,但一直没有提出来,比如浣花溪公园。”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谷阳说。近年来,随着“湿地公园”概念的提出,成都湿地公园从无到有。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第二绕城范围内目前共有31个湿地公园。“许多公园正在积极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湿地公园。”谷阳介绍,作为天府之国,成都本底条件极佳。河网密度高达1.2公里/平方公里,水体总面积达42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5%。主要河流150余条,全长1500多公里。这使得湿地系统成为成都平原最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相关播报 成都正申报“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今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目前,全国已有16个城市作为“海绵城市”首批试点城市。 “成都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谷阳透露,环城生态区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水,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并再次利用,对整个中心城区的生态维护将起到极大的帮助,提升中心城区的给排水功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环城生态区的构建为成都争取‘海绵城市’试点奠定了基础。”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摄影 黄尚斐 - }( {, V, u- v7 j2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