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一条名叫“五湖街”的巷子深处有一所幼儿园——“北斗星亲子苑”。这栋色彩斑斓的建筑,从外表看与通常的幼儿园没什么不同。但镇上的居民都知道,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即孤独症儿童。 幼儿园园长田光华已67岁。从2003年开始,田光华因为一封信决定开办一所专门招收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如今幼儿园已开办12年,给数百个曾濒临崩溃的家庭带来希望。 一封信诞生一个决定 2003年,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30多年的田光华退休后,决定开办一所幼儿园,主要招收孤独症儿童。 田光华第一次接触孤独症儿童是在1999年。当时,成都市教育局转来一封信,是几位孤独症儿童家长写的,希望政府能帮助他们的孩子,为其提供合适的学习场所。时任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田光华决定,从10多个报名的家庭中招收4个孤独症儿童,“怎么教孤独症儿童我们一点把握也没有,不敢贸然招太多。” 随后4年,田光华对孤独症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和研究,4个孩子也进步不少。2003年,田光华参加一个关于孤独症治疗的培训会,许多家长表示,希望获得她的帮助。 看到家长们愁苦的脸庞,田光华内心挣扎,想让家长把孩子送到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但毕竟这是一所公立学校,而孤独症的治疗很特殊,更多时候需要老师一对一教学。” 最终,田光华选择继续“上岗”,租下金马镇上一幢三层楼的房子,开办“北斗星亲子苑”,这是当时省内第一家专门招收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 几度动摇和最终坚持 12年过去,“北斗星亲子苑”共收治800多名孤独症儿童。但最开始的几年十分艰难,田光华曾几度想过放弃。 首先是经费短缺。田光华跟几位友人凑了10万元,成都市教育局给10万元,勉强凑够启动资金。田光华把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搬到幼儿园。因为没有足够经费购买教学用具,田光华到处收集别人不要的玩具,跑到各大超市收集宣传画,拿回来剪贴成册,让孩子学习认识身边各种食物。 2003年,老师的工资发不出,老伴把自己的退休工资拿出来应急才渡过难关。招来的老师说走就走,也让田光华很受挫,但她坚持了下来,不上课时到处走访医院、上网查询资料、参加各种培训会。12年来,她逐渐摸索出一套办法,培养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 尽管困难很多,但田光华信心满满。有一年,田光华去北京参加培训,在当地一家孤独症收治机构遇见两个从四川来治病的家庭。“四川找不到这样的机构,为了孩子好,我们辛苦点不算什么。”田光华下定决心,为了这些家庭,自己应该坚持。 更大的动力,是看着孩子们能够通过康复治疗,一点点进步。一个从新都来的孩子,最开始入园时情绪焦躁,到处乱跑,不跟任何人沟通。一年后,这个孩子逐渐学会说话,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 虽然已67岁,田光华仍然每天坚守在“北斗星亲子苑”。她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前,我不放心离开。”
: r: o$ M3 J+ L6 {8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