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人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迎咀水库区域放生大量猫一事引发关注。迎咀水库是当地“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不少网友认为,放生猫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对猫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龙塘镇人民政府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查,现场山林发现有部分猫只,山路旁有遗留猫粮。水利部门对水库水域开展了全面巡查,暂未发现溺亡猫只;生态环境部门对周边水体进行取样检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达标;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环境监测、现场消杀和事件调查,涉及违法的将依法处理,同时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事件的后续处置情况如何?如何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 11月1日下午,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有人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迎咀水库区域放生大量猫。 记者联系到了目击者马先生,马先生表示:“他们是光明正大地放生,在一个水库边上的一条路里面,周边都是树林,一辆小货车有好多笼子,就一批批地把笼子打开,我刚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猫在水库边上了,因为是分批放的,猫都跑到各个地方去了。” 马先生说,很难判断这些放生的猫是否健康。“我靠近看的时候,有一些猫脏兮兮的,猫腿是瘸的,疾病我倒是看不出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名爱心人士及志愿者自发在水库周边,参与救助被放生的猫。放生区域位于水库周边的山林间,道路崎岖难行,普通车辆无法驶入,多数志愿者需徒步携带救援物资进入核心区域搜寻。 一位网名为扶苏的志愿者告诉中国之声:“我们临时租了一个安置点,症状轻的猫,我们会在安置点里面先给它们注射干扰素,一些抗猫瘟的药物,注射一个周期。症状重的,我们就只能送医了。” 有志愿者表示,他所在的救助团队已联动广州等周边城市的救助站,对这些猫进行分流安置。 志愿者说:“在那种环境当中,这些猫根本没办法生存下去。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这个位置有很多被放生的猫,急需志愿者的救援以及物资援助。” 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人民政府在通报中提到,事发后已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并发动周边热心群众认领猫只。并呼吁,严禁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等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法律法规禁止放生的其他区域开展放生活动。龙塘镇党委委员汤哲告诉记者,目前现场被放生的猫尚未全部转移。 汤哲表示:“因为有一些猫也受到了惊吓,目前也不是全部都出来。现场有一些志愿者在陆陆续续地救助这些猫咪。我们镇的动物卫生防疫组,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协助下,对现场的一些猫咪进行抽样检查,人畜共患病的检查样本是阴性的。” 汤哲表示,龙塘镇政府将采取更多措施,比如人防加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杜绝类似放生行为再次发生。 汤哲介绍:“我们现在已经在选点,要在一些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涉及多方管理的情况,我们也在积极向上级部门反馈,希望协调不同的管理单位,加强对这个片区进出的管理,防止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记者还了解到,当地警方也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了解。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相关人员介绍,经过调查,放生者有10人,均为外地人,他们以祈福为目的购买了大概3000斤猫只,运到了清城区放生,同时还投放了大批的猫粮。清城分局相关人员表示:“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暂时还没有涉及公安部门管辖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毛康珊表示,非野化的猫投放到陌生环境中相当于杀生,而非放生,且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一定风险隐患。 毛康珊说:“从目前大量的研究来看,野化的家猫会对一些区域的野生鸟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长期在人类饲养下,已经特别习惯人类喂养的,把它放到野外去,不能适应环境,病亡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但家养动物一般不属于野生动物。 毛康珊还表示,虽然猫的病毒携带能力较弱,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传播疾病的风险。“现在有个很头疼的问题,流浪猫、流浪狗这些,到底是把它作为家养动物,还是作为野生动物,其实也没有太明确的规定。有时候流浪狗还是狂犬病的携带者,会把狂犬病传播给野生动物。猫一般相对好一点,但是也不排除猫身上有时会携带一些往野生动物身上传播的疾病。” 今年6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引导动物放生活动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到,各地要摸底调查动物放生情况,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实情的放生管理制度,打击违法放生行为。 毛康珊建议,各地相关部门要设法满足放生需求,引导放生行为。“建议这种大规模放生,要向当地林业部门报备,避免选用外来入侵物种。林业部门对有放生需求的人,建议跟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的机构团体或研究团队进行一些合作,比如他有心意,这个经费他可以捐出来,让社会民众参与到保护里头来。” . m7 z" O1 p' y% |# t V$ [0 \# {# g!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