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女议员:如果对华免签,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联邦找对象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47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普京刚到访中国,中俄关系就迎来了一个重磅新政策——从2025年9月15日起到2026年9月14日俄罗斯普通护照持有人来中国经商、旅游、探亲、交流或过境,只要不超过30天,全部免签。 普京也表态,俄罗斯会推出对等措施,让两国民众往来更方便、合作更密切,政策一落地,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立刻迎来了大批俄罗斯游客。 不过,就在大家都为互免签证叫好的时候,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斯维特兰娜·朱洛娃突然表示,这可能会引发中国“择偶大军”涌入俄罗斯,这到底怎么回事?正好互补的跨国恋情
要弄明白为什么最近几年中俄跨国婚姻明显增多,得先从人口数据说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逼得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婚恋出路。
$ \: J( Z+ D7 l' ~6 b7 B
先看中国这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三百万,相当于多出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如果把范围缩到25-35岁这个适婚年龄段,缺口依然很大,大约有一千八百万男性没有结婚。而且婚姻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女方挑选空间大,男方被动承压,这让不少男性只能把目光投向国外。
再看看俄罗斯,情况刚好相反,俄罗斯多年来一直是“女多男少” ,早在2014年,女性就比男性多出了一千万,到了适婚年龄段,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很多俄罗斯女生想找一个合适的对象都很难。经过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俄罗斯女性表示找不到满意的伴侣,婚恋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也正是这种人口结构的差异,让中俄之间天然形成互补。
中国男性多、女性少,婚恋压力大,俄罗斯女性多、男性少,找对象困难, 于是跨国婚姻就成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选择,一方面,中国男性能够通过跨国婚姻缓解婚恋焦虑,另一方面,俄罗斯女性也能找到满意的另一半。一场“痛点”与“卖点”的精准对接
人口差距只是推动中俄跨国婚姻的外部因素,要让两国年轻人真的愿意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走到一起,还得改变彼此的印象和观念。
以前在国际婚恋圈里,中国男生的形象可不咋地,总被人说“木讷”“不懂浪漫”,但这几年不一样了,风向慢慢变了,越来越多俄罗斯姑娘对中国男生的看法越来越正面,甚至觉得他们是值得托付的“潜力股”。俄罗斯一家叫Mamba的婚恋网站做过调查,在25到35岁的女性用户里,有42%表示愿意考虑和中国男性交往,理由很直接:中国男人顾家,会做饭,愿意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这正好对上了很多俄罗斯女性的期待。
她们对本国部分男性的不满由来已久,比如酗酒、大男子主义、不顾家、不参与孩子教育等,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男性更愿意承担的部分,相比之下,中国男人的责任感和细心成了稀缺资源,让她们觉得更踏实。 对中国男性来说,俄罗斯女性的吸引力也很强,尤其是那些被彩礼、房子、车子要求压得透不过气的年轻人,觉得俄罗斯女性的物质观念更简单。
在俄罗斯文化中,结婚不流行高额彩礼,也没有那么多攀比负担,一些嫁到中国的俄罗斯女性甚至会亲自在相亲角举牌子,直接写明不要彩礼,这让很多中国男生觉得婚姻变得可负担,心理压力大幅下降。 这种双方观念上的变化,让中俄婚姻不再只是个别现象,而逐渐成了一种趋势,双方的“痛点”和“卖点”对接上了:一边想要一个可靠的伴侣,一边想摆脱高额婚姻成本,结果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尝试跨国婚恋。 跨国婚恋的现实挑战
如果说人口差距和观念变化是推动中俄跨国婚姻的“内部动力”,那么近年来的宏观环境变化就是最强的“外部推手”。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和欧美关系迅速恶化,过去,很多俄罗斯女性向往去欧洲留学、工作、定居,甚至在那里找伴侣,但现在这些渠道几乎都被堵死了。 也正是这种外部环境逼着她们重新选择方向,因此“向东看”成了新的趋势,中国自然就成了优先考虑的目的地。
正好在这个时间点,中俄两国又推出了免签政策,从今年9月15日开始,俄罗斯公民只要拿普通护照,在口岸盖章就能入境中国,这一政策将持续到明年9月14日。政策落地当天,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边境口岸就迎来了第一批俄罗斯游客,交通和手续的便利,让跨国交往的门槛大幅降低。
再加上两国经济水平差距不大,很多俄罗斯人发现,同样的收入,在中国生活可能更舒适,购物、出行、医疗都更方便,这无疑让中国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不过,趋势再好,现实中仍然存在很多挑战,语言是第一道坎,不会中文或俄语,沟通就会非常困难。
同时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容易产生摩擦,比如俄罗斯人习惯吃冷餐,中国人喜欢热菜热饭,如果没有包容心,这些细节也会积累成矛盾。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婚后在哪定居、双方父母的养老如何安排、孩子教育选择哪种体系,这些都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解决的,都需要提前商量好。
以黑河为例,每年跨国婚姻登记数虽然只有两百多对,但年增长率高达28%,说明趋势非常明显,不过,这个数字也提醒大家,跨国婚姻不是光有浪漫就行,还要有面对现实的心理准备,才能把生活经营好。

! _$ I; s! B% V
" |& l8 s* ]& ^  Y. n6 m) N3 r+ V0 M9 ^" w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8 17:0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