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7月30日报道,结婚一年后,阿芳(化名)发现丈夫感染了HIV病毒,长达12年。之后,阿芳将丈夫起诉到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关系。近日,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法院公开了这样一份判决书。法院审理查明,阿芳与阿华于2023年2月9日登记结婚,双方于2023年4月底便开始分居生活,双方未发生性行为。2024年3月,阿芳得知阿华感染有HIV病毒。阿华于2012年被查出感染有HIV(艾滋病)病毒,婚前未告知阿芳。2024年3月双方开始协商离婚。2025年1月,阿芳被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阿芳认为,阿华在婚前和婚后的隐瞒行为导致她的精神出现抑郁症状,起诉索赔5万元。“双方婚后也未发生性行为,婚后一个多月就分居。”阿华辩称,双方属于形式上的婚姻。双方婚前做过婚检,因阿芳说不发生性关系不要小孩,婚检机构才未告知她,不属于故意隐瞒的情形。法院审理认为,阿华在与阿芳登记结婚前未如实告知自身感染有HIV病毒,应当属于故意隐瞒自身患有重大疾病,故双方的婚姻符合可撤销的情形。判决撤销二人的婚姻关系,阿华赔偿阿芳2万元。婚姻里的"定时炸弹",如何防范? 1. 婚检是否应强制?隐私权与知情权如何平衡? 目前,我国婚检并非强制,且HIV检测常被忽略。有专家建议,婚检应默认包含传染病筛查,并建立"缓冲告知"机制——即医生督促患者主动告知伴侣,否则由医疗机构介入。 2. 法律是否应提高隐瞒重大疾病的惩罚? 现行法律对隐瞒重大疾病的惩罚较轻,仅撤销婚姻+小额赔偿。有网友呼吁:"应设立'婚姻欺诈罪',严惩恶意隐瞒行为!" 3. 婚前坦诚沟通,比婚检更重要 法律可以补救,但伤害难以抹去。婚姻的基础是信任,健康问题绝不能隐瞒。专家建议,婚前双方应主动交换体检报告,避免悲剧重演。 : M' Q& D* k# i# \" i! Z: C+ g%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