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似乎变了味。 有些父母总觉得为子女操碎了心,却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婚姻的绊脚石。 就像前段时间,我在小区遇到一位老太太,整天在楼下数落儿媳妇的不是,嫌弃人家做饭不好吃,带孩子不上心,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福建发生的一件事,一位男子在经历离婚之苦后,终于看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的故事,或许能给天下所有热衷于干涉干与儿女婚姻的父母一记当头棒喝。
这是发生在福建泉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0 v; t! o" d3 X/ N( x 小陈从小就是个典型的妈宝男,母亲说东他不敢往西,母亲说不行他绝不会说行。 这种事事顺从的性格,在他结婚后反倒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婚后,小陈和妻子妻子小林住在父母家。 起初的辑睦气氛很快被各种琐碎的矛盾打破,小林做饭,婆婆就在厨房指手画脚:"这菜太咸了""那汤太淡了"; 小林带孩子,婆婆又会冷嘲热讽:"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会带孩子"。 更让小林心寒的是,每当她和婆婆发生争执,站在一旁的丈夫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或者直接站在母亲那边,说她不懂事。 久而久之,小林心里的委屈像是压缩的弹簧,终于在一次激烈争吵后爆发了。
"与其这样生活,不如离婚!" 小林含泪收拾行李时说道。 她宁愿放弃抚养权,也要逃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家。 面对妻子的决绝,小陈依旧沉默,仿佛这只是一场闹剧。 然而现实给了小陈当头一棒。 离婚后,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 每天早上要给孩子做早餐,送孩子上学,晚上还要辅导作业。 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母亲年纪大了,没有足够的精力帮他,反而经常抱怨他把家务事做得一塌糊涂。
对于小陈的复婚决定,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有人说:"我前妻找我复婚,我拒绝了,自己一个人过贼爽。"这位网友可能更看重个人自由,但显然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 另一位网友评论:"复婚大多把之前的经历重复一遍,要说多恩爱,不太现实。"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真的认识到问题所在。 也有人从孩子角度出发:"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那是可以考虑的。" 确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健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最后一条评论则站在父母立场:"父母的话有些难听,但却是大道理,等我们经历了就懂了。" 观点值得商榷,父母的经验确实宝贵,但不应该成为干涉干与子女婚姻的借口。
"慈母多败儿",过度的关心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于天下的父母来说,与其事事插手,不如学会放手。 让子女在跌倒中成长,在犯错中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爱。 人到中年,最难的不是选择,而是放下。
放下对子女的过度干涉干与,放下自以为是的"为你好",学会用理解和包容去经营亲情,才能换来真正的家庭和睦。 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也希望子女能给我们一片天空,而不是用我们曾经的固执,来惩罚我们的晚年。 ! Y3 b) o3 [! F5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