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着“对抗中国”的幌子,“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又搞起小动作。美国《纽约时报》8月15日报道称,为了赶上中国在武器方面的快速发展步伐,美英澳三国当天达成协议,同意相互免除一系列国防技术出口管制,以便推动武器开发和生产方面的贸易与合作。: q& ], s9 m4 ]3 w" z2 g
$ S( ?% R' f- W1 g2 i6 t6 Z5 K
报道称,15日宣布的这项协议是AUKUS框架下的产物。这项最新的合作将统一美英澳三国企业的基本规则,从而为技术共享铺平道路,但同时,相关企业将保留对最敏感技术的控制,并在某些情况下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罚。
去年3月,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美英澳三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根据澳大利亚和美国官员的说法,中国正在武器领域取得快速进步,而美国的武器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三国合作是实现过时技术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2 Q7 V. d: c) C) a! t/ T2 G) T% c8 Y/ i- K4 `) Q" {
澳大利亚官员表示,在新的法律框架下,美国七成以上根据《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出口到澳大利亚的产品不再需要获得许可,而目前约八成必须遵守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申请许可。
' }; R& x/ ?; |, A: s, p2 E! y% M! k% e1 C6 g5 u: A6 b( ^: Y9 G; T
虽然这项合作的细节还在不断优化,但享有豁免权的产品可能包括传统弹药,比如澳大利亚生产的用以补充因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而耗尽库存的弹药。一些类似于传感器和推进系统这样的军民两用技术,也将在美英澳之间获得豁免。
+ w: u3 [6 a4 o' W) y% S; `& {5 V6 W5 O+ J0 h/ ~
不过,最具战略意义的技术贸易仍然需要获得许可,比如核推进和量子导航系统。澳大利亚官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些产品从研究阶段进入生产阶段后能够取得豁免。4 T) A3 C" F0 @. ?! F
/ R0 o7 [/ \) L6 j 一些专家还认为,需要把更多武器纳入豁免范围,比如水下无人潜航器,因为这种武器可能会在台海冲突中发挥作用。% C1 \; f% p. v3 t( l
4 R: N) B4 P& X0 _2 w) ~ 在支持者看来,美英澳三国降低武器技术共享门槛,有可能促成“革命性合作”,特别是在中国可能已经在高超音速导弹和量子计算等技术方面领先美国之际,竞争与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
德国莱茵金属设在澳大利亚玛丽伯勒的军工厂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表示,美国的生产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崩溃”,国防部的采购请求和层层监管导致了长期的延误和高昂的成本。他称,希望像AUKUS这样的合作能够为企业和三国国防官员带来新想法,最终影响到更广泛的群体。
% b- @6 D8 ^2 f5 l4 X" y0 q- r
; u) C( _) |/ N& V; l g8 i+ u0 O' ] 报道称,美英澳加强技术共享,也意味着泄密风险的增加。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澳大利亚和英国在技术保密方面批准了新规以期与美国对标。澳大利亚制定的规则更为严苛,它要求违规者承担“完全责任”,这意味着哪怕意外发送了一封涉密电子邮件都将导致入狱。但国防工业的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凸显了另一个风险:过度监管。一些人担心,惩罚会破坏企业招聘,并对合作造成寒蝉效应。
" p9 a# ?6 p" k9 W9 q! T0 ]" y$ ?$ I. L4 [0 [3 X: [8 b8 q% a
自2021年诞生以来,AUKUS不断煽风点火,在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 a. P' P/ k- K+ f" W
. j# ]3 k2 f& I1 g" ?7 ]: J 今年4月8日,美英澳三国防长在一份最新的联合声明中宣布,正考虑同日本就AUKUS安全框架第二支柱的先进能力技术项目进行合作。《日经亚洲》4月9日在报道中称,这一框架实际上“旨在对抗中国崛起”。+ i1 O, R5 N6 u; Y; p# B5 o9 R
# ]8 ^! y8 C7 K4 v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4月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英、澳不顾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于核扩散风险的普遍担忧,不断释放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扩员信号,诱拉部分国家入伙,加剧亚太军备竞赛,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反对有关国家拼凑排他性小圈子,制造阵营对抗。日本尤其应当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
. _! |8 o, v6 a0 M6 Y& a& M" X, @) C6 O1 X4 G" A/ s%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