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以下简称“聊城三中”)一处施工工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省、市文保部门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目前发现的出土器物已经提取完毕,墓坑基本清理完成,发掘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0 O$ u1 r3 _( @' K" j; Z& s$ t* f( S) Y& g* ^+ U+ z
今年5月份,施工单位在聊城三中地下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发现有古墓葬,随即向文物部门进行了报告。文物部门接报后立即介入,严格按相关程序报批,协调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该考古发掘项目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实施,考古队伍于6月26日进场发掘,截至目前,共清理古墓葬4座。发掘的古墓葬位于距地表约6米深的基坑底部,均为砖室墓,其中3座为圆形墓,1座为舟形墓,圆形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墓壁装饰有斗拱、直棂窗、桌椅等砖雕。出土器物有盘、碗、执壶、罐、铜钱、墓志砖等十余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初步判断本次发掘的墓葬时代为唐代,应为家族墓地,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尤其是唐代墓葬发现仿木结构砖雕,在聊城市尚属首次,对研究聊城的历史文化有着较高的价值。$ ?' o, v9 W; F$ p, N
/ l6 E. q1 [$ ?8 h7 _# \% \* s' v按照目前项目进度,整体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完工。下一步,考古人员将对墓葬进行测绘,测绘完毕后将对所有墓砖进行提取,停车场项目即可加快建设。4 ?; |' Y2 R# L0 w# M& X
: C4 m9 j; V6 q' G4 n0 x" X; d
近年来,聊城市认真贯彻“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超过20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开展考古勘探,实施了一批考古勘探及发掘项目,通过对绳张、傅大门、孟闫、齐南齐北等考古发掘项目,发现了大量墓塟、窑、井、村落等历史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汉、唐时期文物,对文物保护及文明探源,以及研究聊城历史文化脉络提供了重要考古实证,对传承“两河文化”根脉,建设“两河明珠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新时代价值。# q) r, H4 ]. p; p# T- h
, g7 e' j6 `& r$ e6 _* r$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