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温州市殡仪馆告别厅外花束上的卡片。
$ `! D" D: _! T ?& q7月22日的温州,最高气温36摄氏度,人们顶着强烈的日晒,来到温州市殡仪馆,与李晟医生告别。那里早已布满了鲜花和卡片,来自全国各地的吊唁者。) y# R0 q8 o1 l) l, o5 Y2 ]/ V
' W( g# a5 F; b& i
距离殡仪馆最近的一家鲜花店,两天内累计卖出600多束花,都是给李晟的。白天,排队买花的人挤满狭小的店铺,夜晚11点,线上订单还在不断增加。“一定是个很好的医生。”花店老板感叹道,他从没有一天卖出这么多花。3 l' I) ^: D4 E5 |9 e
" L% C4 b. T! w* U! X
直到深夜,李晟的同事和朋友依然在帮忙搬运鲜花。殡仪馆二层的告别厅门外,鲜花向两侧延伸数十米,两天内就排到了楼梯口。告别厅里,人们忙着把越来越多的挽联钉到墙上去。. {9 f+ n( e) l! W; _3 z) m
C9 j+ W3 L' }3 n p1 M& _5 g两天前的7月20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凌晨发出讣闻:该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治中,突遭一男子持刀伤害,致多处严重损伤,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 M- r# {9 b0 @! I X1 p5 @& v1 t
% G5 p( ?, Z6 A2 C* D+ {李晟的同事,白天在医院工作,晚上脱下白大褂、换上黑色便服,来到殡仪馆吊唁。有网友提到祖父上个月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是李医生主刀,老人听说了噩耗,“嚎啕大哭”。. l3 g o9 z4 x3 _% z1 ]2 r9 y( P: T
5 O6 Z) e5 Y1 O+ C( v有学生提起李晟的绰号“大佬”,组里其他老师也敬称他为“李老大”。有人回忆,带学生上手术,李晟会用左手肘轻轻碰一下他们,提示“加倍小心”。有人回忆,科室患者多、轮转快,李晟医生对出院的病人,能无卡预约复诊,当天直接看病,不用专门加号,也不挤占其他患者的名额。
( u. p# b6 W* H
0 s k: Y7 D5 W# I# y, z关于李晟,患者们总提到的是,他门诊挂号费12元,接诊耐心。每次出诊,李医生总是早到晚归。取了化验单还没有重新挂号的患者,或没挂上号的,都能得到他的帮助。有时候,他还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到诊室,给一些老年人免费看病。有一次,同事偷偷拍下他一个人默默吃冷盒饭的背影。有人说,碰到患者听不懂诊断和医嘱的情况,李晟会画示意图解释。
" S. f9 z. H' K1 |8 @9 O) V5 T( m; h# a5 [
他去世后,一名找他看了10多年病的老患者从外地赶来,想要送他一程。不少人离开殡仪馆之前,会对李晟的家属说“我明天再来”。
) ]* n1 {! y( z2 |9 @, L# m* e4 _0 N3 n5 N* L! \! L7 s
医院的一名保安,送来一束花。他记得,自己经常在中午巡逻时碰见李晟还没下班。李晟的手术也多,他在心脏导管室检查消防器械时总会碰上。惨案发生时,他不在这位医生所在的楼层。眼下医院加强了巡逻力度,如果有医生下班太晩,保安会在科室外等候,等医生下班后再离开。1 m' S+ W2 p9 ]
0 a4 N8 S; A$ k一名温州医科大学在读的医学生并不认识李晟,但也来到殡仪馆吊唁,希望更多了解这位医生。“他的事情并不普通,但他过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在朋友圈写道,“祝您安息,也祝我能成为一个医术精湛、坚守本心的医生。”
1 r# ^3 J) F3 f9 T9 {( F) i7 ]4 L
在献给李晟的花束中,卡片写得最多的话是“好好吃饭”“愿天堂不会加班”。一个落款为“准医生”的人写道,“也许有一天我也能真正保护到病人”。; |% F$ [3 z' n7 [7 n% C4 D
+ m; |0 t8 I,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