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育老师扇小学生耳光,家长报案!法院:不属教育惩戒,属殴打他人,警方应处罚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36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5:38: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一名11岁小学生因存在违规违纪行为,体育教师周某并未先批评教育,而是直接一记耳光致使该学生受轻微伤。学生家属报案后,重庆梁平警方经调查,认为周某行为系教学中的体罚行为,不予行政处罚,随后将此案移交教委处理。对此,该学生及其家属不服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撤销梁平区公安局作出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对周某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e# ?8 B, q( ?/ M& K5 j9 X+ P2 G0 S  I7 R  a; v5 w
  那么,涉事教师的行为是否属于教育惩戒行为?4月7日,红星新闻了解到,法院两审认为,该教师打耳光行为不属于教育惩戒,同时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殴打他人”情形,警方应对其违法行为予以治安行政处罚。由此,法院判决撤销梁平警方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2 P! k( ^3 `, L$ B/ n2 @/ A

2 r5 }& X  C0 D  事发
2 p0 Z0 _- r' \6 w
2 @* ?0 `+ b! ^6 N2 [  体育教师认为遭辱骂扇学生耳光
* R' O8 S% |. M. d& }3 K6 o
) b8 f9 g; F+ p  经鉴定学生受轻微伤,警方不予行政处罚( p& {# `& w1 l3 K$ E1 r5 g
; q" w8 [* t2 C( K
  林某就读于重庆市梁平区某小学,周某是该校体育教师,事发时除负责一至四年级体育教学外,还负责足球社团课和体育器材保管室的器械保管等。# [2 o! t4 G! |; h/ i
! U1 N/ A- y! Z1 w( t
  法院查明,2023年3月7日16时许,当时11岁、就读五年级的林某和同学在上社团课前,到体育器材保管室准备领取器材。周某称未到上课时间不能领取,有学生摇门或用竹竿捅门,周某再次告知“上课了才能拿器材”。 等待中,林某用同学手机播放其中的骂人语音,周某听到后认为是在骂自己,便询问是谁在骂人,有学生指认林某。林某否认后,周某便扇了林某一记耳光。
3 e) e! o9 h$ h
' y2 ]. ~; O, A2 V" z# u  3天后,林某就医时被诊断为左侧颌面部损伤。家长随后报警,梁平区公安局梁山派出所受案并进行调查。后经鉴定,林某受轻微伤。* B* {: `, A1 O# O2 l& }

- F, Z1 n. z# G) R  林某此后在多家医院接受了治疗,家人申请重新鉴定,但警方未予准许。因认为周某行为系教学中的体罚行为,梁平警方在去年4月24日决定对周某不予行政处罚,随后将此案移交至教委处理。
* U  c" {/ C, s
$ V2 y: p+ U0 p0 ^" w! h0 j: A7 G  争议
: ^) {, Z$ X# s7 v1 p
# N% s1 `  U9 B) s  老师扇耳光行为是否属教育惩戒?
: l) Q! V5 C% @' `& u
5 H1 l, Q& q  R) F  T7 V  一审认为构成殴打他人的治安违法行为
6 t5 Z& o. b" Y3 `/ h$ Y( b/ S3 A6 c3 d& A" A6 ^: D, C4 L( f
  因不服警方决定,林某一方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销梁平区公安局作出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对周某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k- U" M% \0 W3 x$ }3 z, G
7 P% t( r9 i' O9 X5 P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称《教育惩戒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5 q+ I8 y( G* \4 z" @  d6 J0 d8 `7 {& q9 L; A
  那么,周某打林某耳光的行为,是否属于教育惩戒行为?. p7 [4 O  y; A. t7 E& n$ i
' R+ _1 F6 K) V8 o# F
  法院认为,适时适度的教育惩戒有助于学生辨是非、知对错、懂道理、有担当,国务院相关意见也保障教师依法享有教育惩戒权。根据《教育惩戒规则》,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应当制止并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但其中的惩戒方式,并不包括对学生采取伤害身体的行为。依据《教育惩戒规则》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教师对学生实施击打、刺扎等体罚行为,这些并不属于教育惩戒行为。
, Q: N4 i4 ~( X/ T* _% O0 c  L, U! L2 R3 o, ~) \# c& h
  周某在履职时有批评教育林某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也可实施适当的教育惩戒。但他既没有先批评教育林某,也未按规定方式进行惩戒,而是直接打耳光,伤害林某身体,其行为不属于教育惩戒。为此,法院认为,梁平区公安局将体罚与教育惩戒混同,系法律概念理解不当,其主张的周某行为系教育惩戒不能成立。  v$ D1 R7 t! u* T2 J2 {0 M

9 y6 g- _1 W* r$ U2 e& e2 C  此外,《教育惩戒规则》规定,对学生采取体罚、变相体罚等行为,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对于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法院认为,周某行为给林某造成伤害,侵犯其人身权利,具有明显违法性,属于《教育惩戒规则》等规定的应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行为,同时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殴打他人的行为,应承担相应后果。为此,梁平区公安局做出不予处罚决定,系法律适用错误。$ }1 B) \# Z; e8 j: E6 P7 F& v
  ]9 U+ d' ?' s5 V/ @
  为此,法院认为,周某体罚林某致其轻微伤,构成殴打他人的治安违法行为,梁平区公安局应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理。梁平区法院由此作出一审判决,撤销梁平区公安局作出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1 ]9 r4 |! |* ?1 T2 F: D
- p& s# [% G) X. Q
  二审* t3 y/ q5 R( K) H' G7 l7 v# g

0 q& @4 P+ V( ]2 V/ C" d1 j  驳回警方上诉,维持原判:) n  e9 w, l6 ]* }/ v/ D
1 M% y$ }5 l  a7 [/ v
  责令警方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2 b& j, F+ W4 t1 K
3 e2 [  J# w: E" l/ K  D$ v" F  但梁平区公安局认为,周某行为系惩戒过度,不具有殴打、伤害林某的故意,即违法事实不能成立,所以警方才作出不予处罚决定。警方还称,周某已和林某私下达成赔偿协议。为此,梁平区公安局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改判。8 t% k$ |/ }* S! E
) b* f" }8 t9 h9 U1 s' n2 T
  周某也称,他出于教育目的,轻轻拍了一下林某左脸,并无伤害故意,其行为属于教育惩戒,不属于殴打他人行为。林某一方则认为,周某行为并非教育惩戒过度,而是具有殴打他人故意,赔偿行为也不影响公安机关履行本身职责。
! r. e/ a. q' }: ~% {  J5 k9 m
) o+ t* Y8 s: q2 e7 J7 ]. D) j* l  在确认查明事实与一审无异后,二审法院认为,林某行为确实违规违纪,纵观起因和经过,周某行为虽具有一定的教育惩戒属性,但这超出了《教育惩戒规则》允许范围,并不属于规定的惩戒方式,且打耳光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侮辱性,又造成林某轻微伤的严重后果,与林某过错程度不相适应。
% ~: u' d  M3 u* N% L+ u
: O0 e( I0 E& V( c; F! P! P6 P& {  二审法院还认为,依据《教育惩戒规则》,公安机关对于教师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不当教育惩戒行为,应区分违法情况和犯罪情况,依法进行处理。此外,针对教育惩戒行为的法律规制,并不排斥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周某行为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殴打他人”情形,梁平区公安局有权且应当对周某的违法行为予以治安行政处罚,其以违法事实不成立为由不予行政处罚错误,依法应予撤销。至于本案是否具有不予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应由公安机关在下一步的处理决定中进行认定。
' C8 K8 X) }; R+ r5 x! y- U
) q' g/ k' Q- a7 E3 ~- {  法院还表示,学校、教师在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应注重教育规律及学生个体差异,选择科学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改正错误。学生家长应支持、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度包容教师依法实施的教育惩戒措施,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审判决文书 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3月18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即撤销梁平区公安局作出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4 ]/ Q. d% {8 l

  \* A3 P! B" V- v) z0 G  那么,梁平区公安局是否已重新作出行政行为?4月7日联系梁平区公安局了解此事进展,但根据值班人员提供的该局政治处电话,记者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 ?  E; ]) E+ U7 G3 l, p" i5 H5 _
8 t2 z9 }  V6 O( O3 G3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1 10:5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