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8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绵阳: 以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252

稿子

19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14: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8月29日,绵阳市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既是对各地试点成效的大盘点、大检阅,也是对这项工作的再部署、再推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干劲热情、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以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6 B3 p* f; @- b  f- m
5 C0 }0 ^3 u, r1 r/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一个区域内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乡镇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发展上来,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发展壮大镇域经济,能够带动乡镇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更好满足农民就业安家需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低成本就地城镇化,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R8 U( s+ D! w9 S" U

. e1 E! p  q2 O$ b" Q  q( C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典型开路、试点先行,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九条政策措施,选取39个基础条件好、发展动力足、辐射带动强的乡镇开展试点。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个乡镇跻身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2个乡镇入选首批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个乡镇入选省级百强中心镇。实践证明,开展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的决策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显著的。全市上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全力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以点带面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1 H; z/ |6 I6 `9 Q7 A' @' K1 j! w+ y7 p) T, X7 }0 f) r. V
发展壮大乡镇经济,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坚持因地制宜,狠抓项目投资,壮大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镇域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乡镇抓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先天不足,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狠抓产业功能配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牢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前,乡镇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普遍,要真金白银支持,强化土地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激发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不折不扣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
  W& ?, C4 G" j9 x4 {2 h0 e% k8 Z5 m. U
乡村要振兴,镇域“挑大梁”;县域要发展,需要“镇能量”。通过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以激励试点示范带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镇域“小精彩”助推全域“大发展”,必将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夯实底部支撑。2 _8 }+ i; w" s, y% {. n8 q
; u" F  i7 l  [
来源: 绵阳日报
7 ?" ?! ~7 e% K1 P3 N; e作者: 绵报融媒评论员
  {1 s0 V! ~, b. ~2 B# J; ~4 `- N- u3 @1 F0 W. {
本网副主编刘辉荐稿) B' ~& g, @& l& k# Z
投稿邮箱: cyxx518@126.com
8 Q' A7 U+ W3 e* o1 F2 j1 K0 p. }1 i' W$ j9 L' k' \
, ]+ k) Q* B% h1 \6 R7 p4 V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三农观察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9 19:3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