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俩访华,美国人心态崩了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9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7 10:23: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5日下午到北京了,开启对中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同期访华。

两个欧洲重要政治家同时访华,表达了欧洲对中国的重视,这让美国人感到有些吃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一个美国网民在雅虎新闻网上愤怒的留言还是惊到了我:“马克龙应该去访问诺曼底,看看谁为你而死。曾经救了你两次的不是中国。”

——如此霸道的道德绑架,不知法国人作何感想。毕竟法国不仅是主权国家,还是安理会五常之一啊。

对于欧洲两大人物的访华,美国媒体非常关注,美联社第一时间发出马克龙专机降落北京的视频: 美国媒体对此事的详细报道也很多,但一些报道可以说字里行间充斥着醋意和挑拨。

美国《时代》周刊和彭博新闻社4月5日几乎用了同样的标题,竟称中国“向法国总统马克龙示好,试图挑拨欧美关系”。

彭博社说,在周三开始的为期3天的访问中,马克龙将有“大量的时间”与中国领导人见面。冯德莱恩也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正式会议,马克龙还将前往南方城市广州。报道称,这次法国领导人在中国受到的待遇几乎可以跟俄罗斯总统普京相比。报道还引用法国官员的话称,跟马克龙之前的访华之行相比,这一次的准备工作更加顺利和友好。这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后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

彭博社称,随着美中关系陷入低潮,北京方面希望通过接待马克龙和冯德莱恩“阻止欧洲加入”美国在关键技术出口管制等措施上的遏华措施。

不知道是马克龙为了照顾华盛顿的“玻璃心”,还是白宫主动要求,马克龙临行前还与美国总统拜登就中国之行进行了交谈,据说“他们重申了在俄罗斯持续侵略的情况下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陪同马克龙出访的还有一个由法国企业高管组成的代表团,其中包括法国电力公司、阿尔斯通以及空中客车公司。彭博新闻社警惕地说,空客正在努力争取向中国出售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宽体客机,交易最早可能在本周达成。

其实,彭博社才是真正挑拨了一下法中关系,它在这篇报道里特别配了一张图,强调中国去年从法国进口是2009年来降幅最大的一年!

文章说,虽然法国去年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和荷兰,但两国之间的双向贸易额去年下降4.4%,至810亿美元。为了证明法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不顺利”,文章还说,家乐福在2019年已经将其80%的中国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竞争对手苏宁,而标致和雪铁龙正在考虑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

不过,《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提醒说,欧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欧盟和中国每天的贸易额接近10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其实还不止)。文章提到,不论拜登政府今后将继续推动对中国企业实施怎样的制裁,包括柏林和巴黎在内的一些欧洲政府都可能不愿采取会危及与中国经济关系的措施。《纽约时报》则试图用不屑一顾的口气报道马克龙准备跟北京方面就乌克兰危机交换看法。文章的标题是:“中国能在乌克兰实现和平吗?马克龙没有说不。”文章称,马克龙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尚不清楚,但这位法国领导人“喜欢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穿针引线”。但报道同时承认,中国最近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促成了一项“不太可能的”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称这一成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的新触角和雄心”。

文章还引用冯德莱恩在上周演讲中有关“与中国脱钩不可行”的论述,并引用一位法国官员的称,法国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并不是等距离”,但法国与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立场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利益不一样”。文章还引用台湾大学一位副教授的话说,欧洲可能觉得,俄乌冲突最大受益者是美国,并且美国继续寻求从这场战争中获益。因此,中国的和平提议,“可能会在北约内部引发分歧”。

显然,这些话让《纽约时报》记者感到扎心了。他写道,这不是拜登政府在中国问题上的措辞,“如果说,马克龙和整个欧洲都同意美国对乌克兰战争的关键支持,但他们同时并不希望复兴跨大西洋关系的代价是欧洲失去中国”。

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有关马克龙访华的新闻页面上,有网友留帖表示欢迎中法关系走近,“随着近期使用人民币出售LNG(液化天然气),法国可能会逐步减少美元的使用”。

与此同时,也有心态崩了的美国网民血泪控诉法国对美国的“不忠”:

“马克龙应该去访问诺曼底,看看谁为你而死。曾经救了你两次的不是中国。”

美国对20世纪那场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法国人不会忘记,中国人也不会忘记。不过,说真的,美国和英国背着法国抢了澳大利亚核潜艇订单的事,估计法国人也不会忘记。马克龙访华一番表态,说出欧洲心底话,美国计划破产是有原因的

据环球网4月6日报道,马克龙带领的“豪华代表团”已经抵达中国,开启为期3日的访华行程。马克龙这一次带来了超过60位企业高管,还有20多位文化领域人士,还包括曾任法国总理的拉法兰,可见,法方对于这一次中法互动,也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马克龙抵达中国之后,马上就发表了公开演讲,他在演讲中表达了欧洲对华态度,强调应抵制“减少对华贸易、外交联系”的言论观点。马克龙表示,他不相信所谓“贸易中断”的情况。他认为,保持对华对话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龙在发表演讲)

马克龙的表态,存在一定的含糊余地,比如他在强调加强中欧经贸合作的同时,提到“减少电信等领域对华依赖”;又比如他强调对华沟通是因为考虑到中俄关系,而且他还要求中方“斡旋解决俄乌冲突”。事实上,中俄关系并不针对谁,而中国也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至于所谓“减少对华依赖”,则更是一种无稽之谈,更是表现出欧洲屈服于美国的一面。另外,鉴于冯德莱恩也以欧盟执行机构负责人的身份一道访华,因此不排除欧盟也想“搞平衡”。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

不过,马克龙终究还是说出了欧洲的心底话,那就是——第一,欧洲需要发展,需要中国;第二,欧洲需要和平,需要稳定。

这两个问题是很现实的,首先在发展方面,欧洲确实离不开中国。公开数据显示,光是法国,去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就已经冲破了1000亿欧元关卡,同比增幅超过了14%,这种经贸上升的态势,给中法双方都带来了巨大利好。而放眼整个欧洲,就更不必说了,只要是有和中国保持良好经贸合作的欧洲国家,基本上都能收获红利。欧盟可能会照顾立陶宛等被美国控制得比较厉害的小国的心态,但是欧盟肯定无法放弃经济利益,尤其在当下欧洲因乌克兰危机而动荡不安的情况下。

(中欧班列)

其次,在和平稳定方面,欧洲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本来欧洲在防务方面,是高度依赖于美国的。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美国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亚太,都尽干些煽风点火的勾当。乌克兰危机,本质上就是美国挑动俄欧对立、制造矛盾、推动北约军事东扩、意图“削俄”的结果。而且美国的操作,最终却要欧洲为后果买单。这样的结果,欧洲肯定也很难接受。

(中国愿劝和促谈,但中国并非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

总结而言,欧洲也想要和平,想要发展,就这么简单。应该说,这也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景。所以,也就解释了美国的对华“遏制计划”为什么会失败。这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的行为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就在马克龙带商业团队访华的同时,美国还在搞小动作,有美国国会议员组团跑去好莱坞和硅谷,恐吓美企,包括迪士尼、苹果等都被警告“不能和中国关系太好”。

(恐吓美企不能让美国变得更强大)

但是美国这样做有什么意思,最后还不是伤害自己。美国前防长哈格尔就认为,华盛顿应当适应一个发展得更好的中国。而在最近,全球各国都在推动“去美元化”。但法国专家吉拉德却认为,真正在“去美元化”的其实是美国自己,正是美国不断将美元作为政治打压的工具,最终使得美元走上了不归路。

(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华自强最近其实也“低调访华”了)

所以,美国的计划落空是有原因的,本来中美合作,对谁都有好处。美国的布林肯和耶伦,不也还在释放“想要访华”的信号么。但美国自己的行为不端,态度不正,这就导致美国将自己也置于不利的位置上。美国不仅没能阻止中国的发展,而且也没能实现其“孤立战略”,最终被孤立、被讨厌的,正好是美国自己。

2 P2 o; V! F; [# f# d# B8 d* N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14 02:2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