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播网客户端 多家银行加入清理睡眠信用卡大军,抓住用户需求成关键。银行信用卡的“清卡”行动正全面加速。
( W3 j \% Y, t; r# S9 \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布清理长期睡眠卡的相关公告。而自去年至今,已有30余家银行发布了相关公告。
; n3 k. N. m% @: G: w6 V
1 g+ T: j, ^( A 银行集体清理睡眠卡的举动,源自于去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即“信用卡新规”)的相关规定。自该新规落地之后,各家银行均已有所动作。5 E" @# H% a5 a% p2 ]; F
信用卡专家董峥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睡眠信用卡会给银行带来运营成本及风险的上升,清理睡眠卡势在必行,这也为未来发展腾挪空间。当前,信用卡市场已经呈现出相对饱和的状态,此前“重拉新、轻留存”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未来,银行需要改变经营思路,服务好存量活跃客户意外,银行还需要对客户深度剖析,并推出更加符合消费者行为习惯的产品。, e% i ~& ^6 r, w8 u0 f9 w
加速清理 多家银行加入清卡大军3 `; s. I. G& E% l
自本月底起,多家银行即将加入清理睡眠卡的大军中。所谓“睡眠信用卡”,即是持卡人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
# c: H4 s4 o& t; Z 根据中国银行2023年2月2日发布的公告称,自2023年3月20日起,该行将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信用卡账户或卡片纳入账户安全管理范围,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1 t+ D ^7 L2 S( P5 z5 J
恒丰银行亦将从3月31日起对睡眠卡进行清理。根据该银行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将陆续对发卡满18个月以上仍未激活或已激活却连续满18个月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停止用卡服务并办理销卡手续。
7 n$ ]2 L* }/ g ~% X" z+ t 平安银行则发布公告称,将从2023年4月1日起,通过AI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向满足条件的部分长期睡眠客户进行通知,客户未在规定期限内根据通知要求对卡片进行操作的,我行将对其采取销卡或销户措施。
; F7 T) M2 q- g% F# C 根据“信用卡新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发卡量、客户数量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 y. D# P. C% m* X6 m 为了给未来发展信用卡腾挪空间,自信用卡新规正式落地之后,银行已开始行动。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就已经研究了相关减少睡眠信用卡的举措,并开始实施。自去年7月起,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发布公告,清理睡眠卡,并限制单一持卡人持超量信用卡。
( Q0 f0 ]2 i3 ^" p, w% I! X 另有股份制银行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行主动控制了信用卡发卡数量,其存量信用卡数量锐减200万张。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该行正在主动批量清退睡眠卡。: J. w- n: t! y5 i/ |% @
多重风险 “跑马圈地”时代遗留下的隐忧2 S @' l" |( `; k4 t2 y! ~
金融监管层对睡眠信用卡“痛下杀手”,主要是源于其蕴藏诸多风险。
( N& P A7 K2 v" o, Z 董峥指出,对于长期睡眠卡来说,发卡银行难以进行必要的风控监测,一旦出现突发风险交易时监控难度比较大,因此睡眠卡也是潜在风险聚集地。同时,睡眠卡将占用银行系统资源,卡量的增长需要扩大后台包括系统、客服等相关配置,但是大量产品处于睡眠状态则不能带来实际效益。& D% _2 X& l/ K# _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统计数据,2021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增长到11.6亿张。累计活卡量仅为6.4亿张,同比下降了13.7%,活卡率为55%,同比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h+ m, Q3 K1 w* }# h0 s+ p
董峥认为,尽管当前睡眠信用卡的总量无法精准计算,但活卡率或不只有55%。他指出,累计发卡量还包括了已发但注销的卡片。估算活卡率,则应使用央行发布的流通卡量计算。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信用卡发卡量达到8.07亿张。若以此估算,信用卡活卡率约为79.3%,这意味着信用卡睡眠卡率约在20%左右,与信用卡新规的要求大体一致。; l* s) u8 T; X
“银行之间的差异同样存在,平均20%睡眠卡率意味着部分银行的睡眠卡占比较高。”据董峥介绍,一些中小银行的睡眠卡率或达到50%以上。
8 O! w! X, e- x1 O$ {/ z$ A 另有接近监管人士指出,各家银行睡眠信用卡占比差异较大,其中信用卡业务占比较大的银行睡眠信用卡占比普遍在20%-30%,部分银行达到30%以上。
* I. T- `/ P7 } 银行如此大量的睡眠信用卡,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主要源自于部分银行经营理念不科学,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滥发卡、重复发卡情况突出,导致了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 u5 [- {3 n8 |& D* y
他指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将信用卡当作零售转型的重点业务,因此信用卡发卡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是导致睡眠卡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银行发卡未来应提高门槛。
% Z W+ r' r2 j" ]8 e/ p; F 存量时代来临 银行需敏锐抓住用户需求2 ?7 g# Z/ [: J- y- A
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信用卡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Z, L1 V1 i+ x! C 据董峥估算,当前中国拥有至少1张信用卡的持卡者规模约有5亿人,按照8.07亿张流通卡量计算,人均持卡量已达到1.6张。同时,根据信用卡新规的要求,银行在授信审批和调整授信额度时,应当扣减客户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这意味着在目前适合持卡的群体中,信用卡已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9 b- G- O* I& |# l- u' E
“在相对饱和的市场中,盲目拉新已经无法带来交易量的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此前重拉新、轻运营的经营思路走进了发展困境。”董峥直言,要想减少睡眠卡的规模,最重要的是发卡银行要彻底改变现在“以我为主”的产品理念变为“以用户为主”。
. L( g' Y) r/ g/ _8 D3 k z 董峥建议,信用卡产品的规划,还要考虑消费者在生活中的消费链条延伸的消费领域。他举例道,像婚庆题材是不错的产品角度,就在于婚庆所串接的消费链条长,消费特点刚性强、金额高,不仅可以涉及到婚纱摄影、婚宴、美容,以及装修、家电、旅游等一系列的较高消费领域。同时,婚庆题材针对年轻一组作为新家庭初建时的入门产品,还可以延伸开发母婴题材、子女教育题材等以“家庭”为背景的系列产品。
2 D* @- M% Z0 F/ K! W 此外,亦有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银行信用卡的竞争程度进一步增加。若银行由于睡眠卡过多无法发新,则可能造成一些优质客户被他行抢发额度后,因开卡额度极低而失去吸引力。对于银行而言,精细化运营将更为重要。/ }% Q' V" P' k& a, r( l- b* @
(来源:新京报 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 d. x5 D' ~+ S5 f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