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家长群时我曾以为,每天听老师要求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是最大的麻烦,时间久了发现并不是这样。 那些家长群里的奇葩家长才最是磨人! 什么马屁精、“收到”怪、炫富狂魔……这些我都忍了,那些撩家长、撩女老师,甚至发各种黄色信息的,到底是什么极品?
作为一个中年人,每天忙完工作忙孩子,还要面对家长群这个烂摊子,真的心力交瘁。 我一度也想“刚一回”,直接退了算了!但是退了家长群之后,孩子学校有啥通知不知道、老师布置了啥作业不知道…… 特别耽误工夫,也特别耽误事儿。 “想退又不敢退”是许多人的心声,因为家长群里实在是乱象太多,“戏精”太多! 1% 家长群群像 1 “世纪佳缘”交友偷情群 家长群变成交友群,异性家长在群里“结缘”,教育孩子反而变成了幌子! 有撩女老师的; 长春某家长出轨女教师,被亲生女儿发觉并举报,宾馆开房当场被抓。
还有家长之间一拍即合,双双出轨的。 一位幼儿园的男家长,被妻子戴绿帽,而出轨对象是幼儿园家长群中的一位男家长,一怒之下,把老婆和奸夫的不雅照发到了群里。
某全职妈妈自述,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内心寂寞,通过班级群聊加上了同班级家长,双方假借询问孩子们学习情况为由,走向精神出轨。
牢骚群 某乎上一网友分享了一位爱发牢骚的老师。 她经常在家长群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时大晚上8、9点来上一句:忙到现在,饭都没吃。 然后群里家长就都会回:老师真是辛苦啦! 有时会在白天工作时间突然在群里发:今天又有很多学生气她,上课不尊重她等,她非常难过,非常辛苦这样的话。
家长只能卑微地替小孩道歉:太对不起老师啦!您消消气……☕☕☕ 3 多重分身群 一个群就有的受了,神奇的是有的学校喜欢安排好几个群。 分别命名为“小二班爸爸群”、“小二班妈妈群”、“小二班资料群”、“小二班作业通知群”“小二班家委会专门群”等等等。 更令人火大的是,有人建了微信群,有人建了qq群,还有人建了钉钉群,烦不胜烦。 4 皇子皇女群 有老师发帖表示,有位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经常在群里提出无理要求。
对老师提出大量无理的要求,还预设立场,把老师看得好像是毒害孩子的老巫婆一样,有时间就想找老师的责任。 家长担心孩子可以,但没必要这么过度关心。义务劳动群 一场疫情下来,因为居家学习的缘故,有些家长群已经沦为“家长们的作业群”。 监督孩子做作业,拍摄孩子的朗读、背诵情况,假期每天“打卡”反馈,甚至被要求做一些监考、打扫卫生的工作……
圣旨群 老师一发消息,哪怕特意嘱咐了不需要回复“收到”,还是有一群家长像传旨太监一样传“收到”。
有时老师给家长发孩子们的在校表现,更是好几个“溜须拍马”紧随其后。 年轻时我也会很看不起这样的家长,但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无奈之余倒觉得有些心酸。 其实这些家长未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谄媚,未必不知道这样容易被他人反感、甚至笑话。 可是为了老师能对自己孩子印象深点、多关注点,自己不要面子也得“舔”着老师。 2%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江苏一位家长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这个视频引起万千家长的共鸣,让大家直呼“互联网嘴替”。 家长群虽然是为了家校合作、照顾孩子而设立的,但是大部分群早已变味儿,给家长带来无限的压力,大量的冗余信息。 真正参与育儿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 这样的群还留着干嘛,不如退了一身轻松! 但是仔细斟酌之后,闻柳还是郑重地跟大家建议: 家长群,真的别轻易退出!记得学生时代,我一个同学突然晕倒,当时不让带手机,更没有电话手表,联系了120,却半天联系不到家长。 因为当时的任课老师是体育老师,班主任又联系不上,谁也没有家长的电话,老师只能去班级群@家长,才算沟通上了。孩子在学校,不知道会有什么突发状况,家长不在身边,多一个联系方式,就多一份安心啊。 对于还在上幼儿园、小学的更是不能贸然退群。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和成长,我们唯有从家长群中才能得知。 退出家长群,等于退出了孩子的一部分校园生活。 3% 建立有效群规 家长群的存在本身是好事,让家长烦恼、老师头疼的,是混乱无序的群内环境。 如何还手机清净呢?其实很多学校都给出了让人满意的答案。 广州一所中学的黄伊老师,和年级其他班主任老师一起,商议出一份群规,这份群规明确要求: 群内不得发任何与班级和孩子无关的信息,如广告、投票、红包等。 班主任发送消息后,如无特殊注明收到回复,则不必回复。 辽宁大连一所幼儿园专门为微信家长群立了9条规矩:
其中特别说明了,切忌在微信群中出现奉承拍马的行为,不仅会引起他人的不适,也会让老师觉得比较尴尬。 嘚吧嘚 家长群的缺点虽然有一箩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目前仍然是家校互动的优秀平台。 老师有事可以迅速通知家长,而家长哪怕远在校外,也能看到孩子的校园生活,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及时发表。 想要挽救一个家长群,或许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良好的管理规范。 大家觉得呢?
# x1 y- x8 ~5 i' Q& B7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