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3 K; ?7 |9 Z
- h8 \$ v4 L" U2 D* @" b
近日,有网友爆料,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红光小学布置作业需要专门下载“爱上学”APP,该APP每学期收费100元。该网友表示不理解:“布置作业为何必须购买APP?用微信群不就解决了吗?”
4 Q W% S& F; l/ T; M3 ]+ J$ T
# c5 t- p$ ]3 Q7 k家长反映:老师催促下载收费APP,声称教学必备工具,作业要发布在APP上& U! U9 t! e3 c% C# R
- D. v/ F) z. t9 p: t5 ?
记者来到资中县红光小学时,正值放学时间,记者随机和多位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交流,家长均表示在班级微信群内接到下载“爱上学”APP的通知,并都已缴费。
+ g( e8 H n- c7 L1 T
7 ^8 R$ q4 ?+ F2 N+ P& e) F其中一名家长展示的班级微信群10月29日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一名老师发信息称:“以后家庭作业等就直接发在‘爱上学’上,请各位家长扫描二维码下载爱上学,再扫描充值二维码进行缴费,爱上学服务费用100元每学期,一年级新生需办卡,卡费50,共计150。若在幼儿园办过爱上学的卡,将卡退回到我这里……”) s# c) ^: ^& B' b" ?
" T- {9 t3 W0 G$ J$ @' y) k/ ]% h而另一名家长展示的班级群内的聊天记录显示,APP下载通知发布后,不少家长相继把线上支付截图发送到群内,供老师记录。部分班级群内还存在催促家长缴费的情况,让没有完成任务的家长请抓紧时间缴费。红光小学另一位家长反映,其本人向所在班级教师咨询为何需要下载该APP。老师直接以教学必备工具为由要求下载。) @. ]3 c# a/ i( P! X* I- I
已经使用了该APP的家长,向记者展示了该APP的功能。记者看到该APP界面上有通知、校门考勤、在线课堂、日常成绩等图标。“老师告诉我们,这个APP可以看今天有什么作业,也可以看到孩子出入学校的图片。”家长反映。7 Y5 c1 J/ j( k% w& U, c1 b2 \
* |* I9 _( n; D) M9 Q7 ^对此,很多家长表示了疑问:“通知类信息发微信群里就可免费看到,这个APP感觉比微信群多不了几个功能,为啥要收费使用?”; F; Y) ~* t0 c
! i( T5 P" X( _# _% m# b对于校门考勤功能,也有家长表示,本来每天都要接送孩子,孩子进出学校都能亲眼看到,这一功能比较多余。“而且最近使用的时候,这个软件的抓拍功能并不好用,之前快有半个月没有收到过抓拍孩子进出校的通知了。”
4 l1 v1 u& ^6 x/ i
3 F5 d/ X( f. ?8 U# [- r6 r! k/ ], y对于“在线课堂”功能,有家长表示使用过这一功能,可以观看到线上教学视频课程,但使用加载过程较长,体验不佳。! ?7 ^$ ?( m0 s' Q" ^$ K* E
$ k2 |8 d6 q" R9 u走访中,家长反映不仅红光小学在推广这一 APP,该县苌弘小学、球溪高级中学、重龙镇中心学校也存在推广情况。记者致电该APP的客服人员,客服表示该产品目前在资中全域的学校进行推广。
2 o- r X6 T0 g( ~+ J
2 I I: S: g* `校方解释:家长自愿下载使用,绑定作业是部分老师理解有误, z) B$ {. N, r2 p$ q* J! U
; S" X. U9 |! }: F c 资中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资中县教育局(2019年并入教体局)与四川广电资中分公司达成了《教育信息化框架合作协议》,开展家校服务等方面合作。 A0 V# k7 \ U/ f( m
2 |* }: [. Q( `( Q1 ~# y 2016年到2018年,该公司在该县部分学校进行试点。“通过两年多的试点情况来看,该公司提供的‘爱上学’APP家校服务,社会反响好,我们在2018年7月决定,项目在资中陆续开始实施。”资中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对此项目做了明确要求,“爱上学”APP项目属于服务性收费,各学校应本着学生及家长自愿原则开展此项目,不得强制性要求家长参与。
2 R8 n3 A) @6 P# ~* i( v0 [) F, d! {6 U: [; d, g- l& D( z) A+ D
“爱上学”APP相关工作的副总经理张兰也确认了上述合作情况。张兰表示,项目推广主要还是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 a! g% N B! E" [
3 f( N; ]$ d" Q6 B5 f “我们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向老师说明了需家长自愿下载使用的原则。”红光小学校长向婕也这样告诉记者。针对家长反映部分老师以绑定作业发布功能为理由要求下载该APP,向婕表示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对自愿下载的原则理解有误以及措辞不当的问题。“有部分年轻教师比较想出成绩,误以为这个下载有任务要求,对家长的解释不到位。”# ?) l' W" o- Q+ M) H
, P! J9 i: d/ v2 E( C$ f
向婕还出示了截至11月10日的该校“爱上学”APP缴费统计表。表中显示,该校从2019年6月开始推广下载该APP。今年秋季学期已缴费人数为1310名,目前该校有1500余名学生。
4 L( |7 R5 T9 O% e8 \5 z
& c8 Q3 s! D2 y) u8 d$ s家长表示,“怕自己不交钱搞特殊,就被特殊针对。”类似自愿交费情况多地存在
7 l% H2 ]3 C/ | X0 r7 j 对于“自愿”下载这一说法,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有异议,“老师喊了,我们只能随大流,看大家交钱下载了就去交钱,怕自己不交钱搞特殊,就被特殊针对。”一名家长表示:只能想成是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 X. ?0 [% d7 b* V6 u; m8 d6 `" d5 u, w
也有家长向记者表示,使用该APP后,感觉老师在班级微信群内发放作业不及时了,要家长在微信群里催促老师,老师才想起来把作业发到微信群内。对此,向婕表示部分任课教师工作确实比较忙碌,可能存在相关信息发布不及时的问题。/ Y- d# {1 o; D2 D7 O
; }2 |" p; [1 L0 L& Z 实际上,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种在“自愿”的名义下,收取相关教学费用的情况,多地家长都有所反映。5 d; j" W; O m* O4 @
8 }, P0 \" L" z
西充县实验一小的一名学生家长反映:他们于2019年下学期新定制了一套校服,这学期才穿第一次,现在学校又在喊学生定制新款式校服。“所谓自愿购买,但是又强调学校开展活动要统一着装。”简阳市施家镇的家长反映:学校校门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要求一个学生一年交费150元,“虽说是自愿交,但是遇到这种集体性收费的,又有哪个家长会不交呢?”“为什么学校本身应该配备的安全设备还要让各位家长来买单?”……& B5 p1 I+ _$ q
. o5 P7 c' I2 j( l2 k
# E; E- ?- H0 i. `多位专家认为利用教师推广APP不妥:
' c* }( N; V, E2 S- r8 @3 _无论是否号称“自愿”都会对家长形成强制购买效力
' g; G1 l. z" B7 U
4 E+ z# p" I5 |* C在“自愿”的名义下,推广收费教育APP等学校用品的做法,是否妥当呢?家长的质疑有无道理?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 n) ?/ n3 \# s8 B$ d9 _
5 t: m. Z, \8 b' {& x& N“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教育系统利用教师推广APP并收费,这是不妥的。”四川大学政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继敏指出,小学及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及教师向学生、家长介绍、推销“爱上学”APP,不论是否与作业等捆绑,无论是否号称“自愿”,因学校及教师的地位与影响力,都会对学生及家长形成强制购买的效力,实际构成向学生及家长强制推销商品。
. Z* P% d( T( @' G, ]+ d$ G8 W4 q0 F& X$ o" s
徐继敏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经费应由国家财政保障,如果学校认为“爱上学”APP对于教学、管理有好处,可以由学校通过财政资金购买,免费供学生使用,就如同学校提供教室、公共网络等供学生使用一样,是一个道理。如果通过学校向学生销售,由家长支付费用,其实际将学校作为代理商,这是不恰当的。 K2 g& w$ F/ r. m' f
7 Y+ I4 N, J: ~. O |7 J( H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此举容易造成公权力的滥用和变相的垄断,应当慎重考量。”四川坤弘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小宁表示,当地政府机关虽未强制限定家长购买使用“爱上学”收费软件,但其推荐首先依托了政府的公信力,推荐的软件又具有单一性,家长无从选择,当地政府及学校虽然只是推荐购买使用,但却有可能造成一种事实上的限定和强制的后果,导致家长不得不购买使用该软件。
7 u) S; ~$ H: Z4 n. l/ ]1 V* R0 `- a" l& R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讲师胡斌同样认为,如果APP确实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应当由政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由政府买单,纳入当地教育基础设施范围。因为《教育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 h9 c; [3 a% i& x+ f
% j8 `3 w: B/ y' P “APP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的重要平台,政府应当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APP纳入当地教育基础设施,对于学校和学生常规使用的功能,免费开放给当地学校和学生使用。至于非常规功能,比如,补课、下载资料,则可以由家长按需支付价款。”胡斌说。: Q- K1 a5 _5 e3 e! I; U
: @, `6 s# k. G" I4 z/ `, W' s 胡斌也指出,现实中,很多打着自愿的名义,但变相通过其他方式“强迫”的方式层出不穷。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收费情况的监管,对于乱收费或者变相收费的学校和个人追究责任。家长应增强法治意识,如果存在学校乱收费、变相收费的情况,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4 V& H& p4 I* z _% A$ ]/ f/ J
& H- X- P9 w# ]0 b+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