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生经济网据传媒联合网讯(郭旭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工业、信息、科技等日益飞速发展,而农产品附加值太低,落后的农产品初级生产如何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如何让农产品增值,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种出“金娃娃”,怎样进行有效的农业结构调整,从而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地发展订单农业,成为促进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 途径。
' y# e% G" w! f- @# k7 V
4 U; j* ?1 S3 n0 a 什么是“企业+基地+农户+订单”模式?什么叫企业订单、惠民互利?市场经济下,如何做到企业担风险,农民保增收?: X9 K1 c# n# ^
# A. \! v/ V% R! X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农业产业化样板企业---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与当地农民座谈,这些困扰心头的问题一一迎刃而解。# V9 C6 x8 o7 [
% |; j' N$ ~1 g. F 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对“订单农业”这个概念给出了完美的诠释:企业提前与农民下种植订单,签订合同保证以“保护价”收购,收购价只随市场上浮不下浮,让农民种植零风险,以此打造企业的原料基地,确保食品生产从源头上得到质量保证,形成企业靠农户为农户,农户靠企业为企业,用订单将种植者和公司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订单成为企业和农户之间实现利益共享的桥梁。
7 `7 g/ A6 P% I6 ~+ e- E8 X
2 u- Q7 q; G. N* a, X/ [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契约。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提倡农业现代化的引导,“订单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有效形式和发展农村经济、现代农业的“推进器”。作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公司,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农业经济发展,是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强和他的伙伴始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 Z8 _5 X1 t9 k N% G
0 E8 ^( Y ^+ ]* r 9 J L' _9 s: g0 Q u- {
& o: l& i4 ~4 h) W% C4 t# g+ J, o3 G
发展生态粮食订单 促进农业增效
/ V1 c' M' R. ~9 K5 M
* L7 J a5 J( M8 K+ B8 g: m5 E/ o3 P% v: H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是粮食的主产区,在小麦、高粱生产上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分等自然条件,河南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连片机耕,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河南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物产丰富,酿酒粮食品种几乎全有,如高粱、小麦、大麦、玉米、红薯、大米等;复种品种合理,小麦和高粱复种,符合酱香型白酒对小麦和高粱1:1原料的需求;产业基础好,河南延津县2万亩有机小麦基地已供应茅台股份五年。( ]' j3 T7 n; m3 a" h" j& x
+ n& @$ c! ?! J% ?* f 生态高粱2013年在河南种植面积达15万亩;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发展生态产业经验丰富,已有十年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已与湖南农科院高粱中心技术合作,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5 [( C( P4 y! _, r4 w) Q/ ~' L
0 k! t* D& h- K) b$ a& t 因此,在河南省内选择生态环境达到国家生态环境标准100万亩农田,遵循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生态酿酒粮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切实可靠。建设生态酿酒小麦和酿酒高粱生产基地100万亩、核心加工区20个,生态酒粮生产基地,每年可提供生态酒粮25亿斤,其中有小麦11.5亿斤,高粱13.5亿斤,增加农民收入50亿元。
& u$ T, f0 U* w: x n
6 P$ M. ]' F: B- s( _6 i7 E4 u6 h- N
项目的建设对推动河南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带动河南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品种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形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有着促进作用和样板示范作用,对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以合作社、种粮大户为依托,企业得利农民得益,国家稳定,从而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U# {. V# \; g/ h+ l
8 O4 Z- m# v! X$ V6 Z" H7 y8 y# n! h" J; M
通过项目在河南的实施,带动河南省大量农民参与标准化粮食生产,使农业走上规模发展,产业化经营之路,预计有机粮食价格可提高10-15%,辐射带动综合增加经济效益50亿元。经过3年努力,争取在河南建成中国最大的生态酿酒粮食生产基地,提高基地有机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区域经济支柱,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促进我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C- n' H& x# T8 V4 i1 @6 d' a+ T7 i
9 l/ Z( |# H5 y$ W6 G$ P$ k3 S" p# U% f0 B) R' m5 L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社会效益好,我们要让与签订种植合同的农民‘旱涝保收’,每年每亩地只少能让农民至少增收300多元。但是,今年是河南省六十年一遇的干旱之年,加上白酒市场的下滑,今年高粱的销售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使高粱种植户所期望的不能得以保证。作为河南省农业生态产业的样板企业,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牺牲自己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种植户的利益,兑现我们的承诺”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冉超如是说。' C; i) [& i# [! i% q
) D6 [! ?( O5 W$ t* s4 \2 N
% @! S) k/ `6 n: r5 R
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对以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对探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是一个有益实践。确实,富起来的基地农民的嬗变,与河南三农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基地种植,订单生产,实施品牌带动,企业支撑战略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搞好基地建设,在河南农业产业化中担当领头雁带动农民增收,他们责无旁贷。
4 {: D) V& ?$ M, I
, @ {) v! T6 t! |+ O& I# r% a* r' H! e- z3 ~" z# p) i& K
目前,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对在发展“订单农业”方面已经有了一整套成熟的经验,现在该公司在与农户签订合同的同时,与时俱进,与200余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进一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这是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对农业种植基地建设的大手笔,涵盖规模种植、分类种植、探索高效农业等方面,涉及土地面积100多万亩,惠及河南十几个地市、三十多万农户。
* \6 \: P. D7 Z- L$ A( v' `! Y% o5 C8 G% h: o% v$ C' i
/ t" d4 \2 G+ v' c/ X; z
河南三农生态产业公司总经理王国强表示,实施订单农业可以做到农产品优质优价,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要力争把“订单农业”这个项目打造成“富民强企”项目,在做实做强做大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的同时,携手广大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t. p( g) ?0 W h8 q( m
, H, R! y" f* f- f
* r/ @1 t8 m3 d9 F
“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今年,我村订单种植面积已全部落实,预计将种植1500余亩。”延津县榆林村村干部介绍,该村在订单农业种植中先行先试,与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种植的新模式,让农民群众真正受益增收。目前,“订单农业”已经成为该村农户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农户普遍感到满意,同时要求长期签订“订单合同”。
5 U6 P$ B, b5 Q$ w9 A. P6 @% [3 `. o6 ` ~! U0 Q
( u" L% T; c, T8 X 从新签订的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订单合同中看到,除已经签约的百十个行政村外,今年该公司又与10多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种植合同,签约面积达20多万亩。
) C- H7 j: E# O; Z P, y: @/ @! o/ X4 ^" B2 r8 Z
l$ V/ G' S6 V% a) |/ t 农户经济收入结构悄然发生改变,“订单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延津县一位人大代表介绍,订单生产是今后农业规模化种植经营的发展方向,“订单农业”帮农户解决了三个问题,风险问题、利润问题和技术问题,使他们从思想上摆脱了后顾之忧,甩开膀子种,种出来都是钱。
' L9 {0 E! A$ T' [5 K1 b
6 c* C( a, `" N2 ]: W! |
; s4 J& ?6 T/ M" L1 x I) w) A: W 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利用其既有的组织和网络开展订单经营,支持农合组织参与政策性粮食委托收购和竞价拍卖,促进搞活农村经营。
: e. I% n* o. \% `9 W* @3 ]
. c) o$ @. f3 D7 P; f, b
1 z& D" k8 @) a8 B" ?+ m 今年,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与农民签订种植高粱的收购价格是高于玉米保护价的20%,但受今年经济大气候影响,市场行情不好,贵州四川酒厂的收购价仅仅块把钱左右。这种情形下按公司预定收购价收购的高粱每斤就要亏损0.3元左右。这就是公司的“保护价”在发挥作用,收购价只上调不下调,让农民的利益始终有保证。不仅如此,对发展“订单农业”的农户,公司提供种子、肥料、技术等多方面的服务,与农民建立关系紧密型的优质粮食订单生产经营,让农民在种植的同时又可以做“甩手掌柜”。
4 F' L k2 G/ B6 C) |( i, q
8 l6 C3 x& g! X+ t' T! `
6 V0 L9 L) ^/ K# v8 y! Z8 _" Y 面对数千万元的巨额收购资金,冉超董事长也常常感叹。受市场影响,今年跟公司合作的好几个酒厂都出现了资金短缺,造成拖欠,给公司粮食收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致使部分种植户种植的高粱未能及时收购感到非常的痛心与内疚。但公司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尽力挽救大家的损失。公司组成以总经理王国强为主的谈判、营销队伍七下四川、贵州,与酒厂协调解决方案,最终达成性战略合作意向,酒厂可以提供原酒或成品酒供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融资或经销,以解决种植户的困难。他恳求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伸出关爱之手,使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和种植户渡过难关。" Z7 w7 A7 z- D0 p
) D8 ~. _1 L* a, E6 Z1 g
$ ^0 H! M5 h6 C/ R1 x! ~ “我们公司的宗旨就是带动农民致富,实现农企双赢。前提是,风险由我们公司承担,让种植农户实现零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土地的复种指数,让一亩地产生两亩地的效益。”对此,总经理王国强更是直言不讳,他认为,不能为农民创造利益的企业永远不是有责任的企业,企业与农民应当利益共享、风险“企”担。3 a1 L& z! K+ H- V& W. O5 @) k+ u m
( l) x i7 T8 R8 o2 Z+ Z
- r- B8 ?! p0 f/ t 面对订单农业的发展,总经理王国强表示,公司现在的订单农业还存在规模小等问题,与产业化的要求、与农民增收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但集团公司有基础、有实力、有信心。该集团将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Q8 T1 {- h* w9 c; Z
: E0 D' k1 a9 R* S; Q$ [
$ ]: g, w. b5 `/ H& O5 [" U: X' Y5 \. @2 {* ?% e7 l7 a
河南发展订单农业的思考
; h' @0 |. e2 u$ R( N( M0 U5 D- L8 S# A- z8 a& B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国民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影响,过去通过增加产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已失去昔日的光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应有新思路。在同河南三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强的采访交谈中,记者对河南订单农业以及订单农业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有了深入地了解。. m; x+ L4 w) U$ ^- Z/ s
2 b: i! m3 _. a 7 \, B& [7 v2 I
0 E/ X) I5 ~9 B 一、 订单农业的优势 ( [ G2 x# z$ \& Y v- |
+ l+ }: s& V' h% D" k# i
8 v+ U# u+ x3 z& T ? 现阶段在我省农村发展订单农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据报道,目前我国各类订单农业面积已经达到2.8亿亩。订单农业是促进农业市场化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引导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推进标 准化生产。订单可以反映市场需求,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从而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农民通过订单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使其生产的农产品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获得较好的收益。农民为了获得订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得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上努力。
Z) g# N7 @9 k# @7 a' C+ q% i. ?! s+ _: c1 O- z8 }, x) V8 T
7 |0 O- N. c7 S: L2 H* b2 q
二、 订单农业的现状
: B# B; E. E5 R& ~
/ Y& G; u% @# n/ n" ?: v7 X {# P% j+ K6 a. r4 {3 [
?订单农业在河南已有多年的实践,但是订单农业的发展却缺乏后劲,很多因素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订单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订单农业主要形式处于自发状态,订单运作方式简单,订单协议模糊、规范性差,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中介组织如产业协会,不够健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完全行使中介组织的主要职责,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以及销售等缺乏明显作用。农业经纪人才队伍缺乏,农户的生产处于自发状态,受市场因素影响很大,处于市场中被动的地位,不适应市场经济状态下的产业化经营。 4 R% K+ U! W, a/ Q) k) v3 w1 S% l
( W d8 q1 t5 o; q% P
- N% J e! t) Q! z$ T: q2 E' [? 三、 发展订单农业的措施
1 v8 t( G$ |, r/ q
# Y! [0 I- E% S4 \5 \ b( }/ G p! c% f: d
? 1、规范订单的运行。
, D t' p) n6 D0 k/ {: _# w& ~6 n" P! D# N! @
# {/ \7 l1 J8 g( U3 o" b ?一是要规范订单的主体,明确企业和农民是订单的主体,政府、部门不能搞包办代替,不宜出面签订合同;二是要规范订单的形式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约方式、违约处理等有关条文和规定;三是规范合同格式和签订程序,要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依法签订订单。要建立良好的收益分配机制。通过明确权利与义务,化解双方订单风险。订单是一种合同或契约关系,受国家法律保护。订单一经签订,订单双方必须严格履约。订单双方中任何一方出于自身利益无故毁约放弃执行订单,造成对方损失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 I, [: ?1 E U
" k m9 e( c& e! {+ r" X. O
6 R: D2 z" n: S+ G+ Y& g+ o
2、诚信才有钱进,在发展订单农业中,有少数农民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在销售农产品时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或是干脆把农产品转卖他人,从而使订了收购合同的商家亏了本,寒了心。 如某乡农民与一外地老板订合同,地老板提供种苗、技术、资金,扶持农民种植菜辣,农民则要按合同提供辣椒,没想到了收获季节,少数农民却不守承诺,私自把辣椒卖给了别的商贩,使外地老板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事后,这位老板再也不与当地农民合作了。 ) ]" o8 a& Q4 y' I3 z- J# y
5 x/ C ^1 c$ c% F0 R
订单农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契约经济,要完成市场交换、交易,需要靠大家相互间讲求信用、遵守诺言、实践信约,这是很多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法宝,农民要想更好地发展订单农业,使自己的农产品畅销无阻,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用契约来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做到言行一致,与商家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
: f# Z* o4 S) z. R( M! M4 s: V ^
) O* V, V4 C& g$ o$ }8 {. M ? 3、选择有效机制,实现利润均沾、风险共担。
# b4 _6 a8 `' f! U4 p. o, W# f
3 B- o8 d0 k- w2 n
: S; i) ]3 u- L, } ? 可选择卖权机制,给予卖权人--农民一种权利,给与买权者--企业一种义务。签约后如果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农民以合同价出售农产品;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农产品以市场价出售。这种关系的形成,以农民向企业交纳一定的风险费用为前提,企业给予农民一定的生产资料费用或保证金为基础,由此形成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
+ F H8 e/ m: b1 b; P, h! j) f! s6 W' a u, p: S% P* i5 a
订单的核心问题是销售价格,也可以市场即期价格为参照,结合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农产品的品种差价、品质差价、季节差价和地区差价合理地确定销售价格,或选择高于市场价10—20%收购农产品的办法,不管市场怎样变化,合同价都始终高与市场价,农民违约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同时适合的品种和优质的产品保证了企业也能接受价格因素,企业违约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9 m& b0 j. s$ T3 \4 g! C
7 q- n* K( g. @ ]8 _: F) h6 l
$ ?5 K3 d! C7 y5 {: }
? 4、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好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销售,卖到好价格,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关键。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一是强化专业合作组织,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千家万户,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收益分配均衡机制,实现三赢。二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政策和税收的优惠。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而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才能销得出、销得好,农民收入才增加,农村经济才发展。 4 x! l( }: h! J6 W: q
' W0 _5 R0 S9 ?- `: p' H3 { G- Y8 i3 b1 g% X( W
? 5、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如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外资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1 X5 v1 S& C2 A4 ^; {' t8 ?! N! I4 a% a( S3 a8 B/ a
$ g2 J- ]0 `" S9 r 其次在加大对农业科研支持的同时,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做好。选择一些先进适用的农业科研及推广项目作为切入点,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在品种改良、优质品种筛选繁育、农业耕作技术创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网络,使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迅速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建立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发、示范、生产、推广一体化的基地,强化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拉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n7 E/ v- O; H. W
, `$ q \' ? k( ?- o: a4 k
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的劳动者给予补贴、鼓励和奖励,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给予补贴等。合理运用农业补贴,保护脆弱的农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政府与各部门还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变管理为服务,尤其是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特别是粮食收购季节,企业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用于周转,银行要敢于雪中送炭,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 e. }: t9 C" E! Y; V. g8 m6 D: c- G
7 P1 i: }9 b' p
6、强化技术服务,达到有效保障。可邀请相关农业部门和大专院校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订单项目。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电教等多种形式辅导农户,通过提供优质品种开发与技术服务参与到订单,保障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协会、技术人员、农户进行有效的合作,产、销、研一体化,从而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得以破题,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利润、农村得到发展。 来源:中国民生经济网' m1 y7 D: d9 @( l3 O#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