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 m0 W* w" y1 K. v, y. y5 b) t
$ r0 |- T9 D( `' x- r/ i: p k2 J0 k+ ~今早看新闻,成都将颁布新的禁烟令,一,无论传统烟草还是新兴的电子烟,只要能够呼出有害烟雾的行为都被纳入了禁止范围。二,禁止吸烟的场所主要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等,简单地说就是有天花板的地方和人群大量聚集的地方都不能吸烟。三、人们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烟场所停止吸烟,而经营者也有义务对吸烟行为进行引导和劝阻。
+ B5 l" r+ V1 U$ @2 c# g! B
! r" w, ^$ K* C! n- s目前全球吸烟人数大约有10亿,中国吸烟约3.5亿,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国人口约13.9亿,也就是说每4个国人中就有1个是吸烟者,烟民数量庞大,要管控起来确实不易。
# N S6 { _* \5 D: A9 m: N7 R: {% [4 \) \- R
那么问题来了; ^5 h% L' B" i7 R8 W( Y. Z3 u
7 z) F# J3 L! M一、在日本,便利店门口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吸烟区,而成都除了机场火车站有专门的吸烟室,市区其他地方鲜有有地方配备了吸烟室或者吸烟区,可否划定专门的的区域供烟民解决问题?( d9 t& G, g4 Z# X6 H
; `. d# @% j7 N二、全台湾烟民都知道抽烟需要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是因为台湾规定除了室内,3人以上的场所也属于禁烟范围,成都禁烟令对不能吸烟的室内场所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室外界限却说得佶屈聱牙让人摸不着头脑,我觉得可否参考台湾的办法将室外禁烟范围细化、通俗化?! y0 J" q" \3 ]- j5 h# M
% L7 Z! Z' _- D1 t( q三、经营者有义务劝阻吸烟者这件事还缺乏力度和具体的可操作细则,店家很有可能在干净的空气和生意兴隆之间选择后者。顾客到店消费,是来吃饭的,不是吃二手烟的,店家有义务提供无烟环境,如果有人在饭店抽烟,而店家不加以制止,其他顾客是否有权拒绝买单或者提出赔偿?% H2 k- {! u! E F
4 E7 y6 l$ d7 Y1 ?四、在香港,乱丢一个烟头不仅罚款1500港币还有可能进监狱,成都烟头遍地依然可见,新禁烟令可否把对烟头的管理办法也加进去?( R5 t1 S, ]3 P8 D, e& r9 e
" @; w: a( T2 l6 C- z2 @五、如果说固定吸烟者造成的是局部污染,那么那些边走边吸的人造成的是全局污染,走在他们后面妥妥地吸二手烟,是否该对边走边吸烟的行为也做一些限制?台湾对这一行为也纳入了禁烟范围,违者面临高额罚款。
5 ~( \& F! h) Z# B3 }1 `, Y6 F) j9 j6 G7 S0 t
六、台湾和香港对戒烟都有着财政上的支持,他们会拿烟草税用于帮助“瘾君子”戒烟,而且戒烟服务点具体到了社区,2018年我国烟草税利11556亿元,可否拿出一部分来帮助烟民戒烟?1 ]3 c+ D3 e6 A n( }/ c
6 |2 z5 m+ f5 |8 H" Y# i+ y
七、香港和台湾为了劝阻烟民戒烟,通常会把吸烟后造成的肿瘤、病变组织的图片印在烟盒上,而我们的烟盒现在止只印了“吸烟有害健康”一行苍白的小字,全部精力都拿去研发精美的烟盒包装了,我觉得可以从本土烟企入手,改良烟盒设计,让烟盒成为真正的戒烟宣传载体。& W+ K1 b# \" o I
' E: C# f, l. }' [* e
八、国民素质的提高仰赖于教育,可否将禁烟一事写入课本,就像思想品德课教我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一样,把为他人着想而自觉拒绝吸烟的行为以美德的方式传承下去。3 G/ [8 I0 m) V' s- ~* \
a- a7 Q! s* M
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我国拥有如此庞大的烟民数量,出台相关的禁烟令,让禁烟做到有理可查有法可依固然好,但禁烟令背后的3.5亿烟民该何去何从,除了立法,我们还需要“一条龙”式的政策支持,我想这里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除了我上面提到的建议,你还有啥有好的建议也一起提出来吧?
" u* @ y( I- u; g/ W- ^% H8 z2 _! e'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