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沙坪坝区曾家一处小区内,40多岁女子王清拨打110报警,女儿有严重洁癖,每天要求母亲洗手几十次,一次洗5分钟以上。为此,女儿买了数万元洗洁用品,要全家人一起洗手。
5 {* `- g1 t% j# w突然变得喜欢洗手 , _3 A3 M; N5 _6 R7 {2 M$ V1 ~
当晚8时多,曾家派出所民警王锋和同事赶到现场发现,母女间气氛紧张。年轻姑娘情绪激动,中年妇女一脸无奈,满眼泪水。 中年妇女告诉民警,她就是报警的王清,年轻女子是女儿郭娇,21岁,几年前没考上大学,家人给女儿找过几份工作,都没干多久。几次不愉快的工作经历后,郭娇干脆辞职在家,再没上班。最近大半年,女儿行为变得奇怪,喜欢洗手,频繁洗手。起初,大人没有过多干涉,直到有一次,看到女儿的手洗得变成紫红色,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7 v* U/ t5 ^% |+ I0 H0 D1 o, [还要求家人不停洗 . l# D" {% y( |7 r
王清说,女儿除了必须出门的情况,几乎足不出户,把家里门窗关得很严实,自己卧室更是一尘不染。以前每天洗手10多次,后来每天洗手几十次,次数越来越多。不但自己洗,还要求妈妈洗。 “她要求我每次洗手,都要洗5分钟。”王清说,她做样子敷衍女儿,女儿就要求她洗手时从1数到100,声音必须大到外面也能听见。 一段时间后,王清无法忍受。“我还要上班,下班煮饭,还要受这种折磨。”王清和女儿发生好几次冲突后,终于选择报警。 王清说,目前的房子属于安置房,以前和女儿发生矛盾,谈到过分家,让女儿自力更生。夫妻俩决定给女儿15万元,作为安家补贴。 给了钱以后,女儿并没搬出去,而是用这些钱网购,全部买的是洗洁用品。 民警看到,王家地上桌上,全是各种各样洗洁用品和纸巾。“家里像一个小超市。”
* @* E0 ~6 G" |5 T/ Q不洗手会很焦虑 M8 B# T5 ~) i
与郭娇交流中,民警发现,郭娇语速很快,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都很清楚。 郭娇告诉民警,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成这样,一旦不洗手就会很焦虑,无法忍受。 王清说,曾经和丈夫带女儿去医院,医生鉴定属于强迫症,开了一些药,但没什么明显疗效,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过民警调解,王清母女恢复了平静。民警建议,郭娇可以找专业心理医生看看。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 [ l1 o7 {& Z3 y6 C4 ?
需要心理医生辅导 : |( e$ [5 D2 c! n+ X# p
重庆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心理咨询师蒋华介绍,洁癖是一种行为模式,反映出郭娇具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大约有70%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不是家人、朋友开导开导就会好的,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辅导,找准源头。 蒋华表示,较轻的洁癖是一种不太好的习惯,严重洁癖属于心理疾病,属于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符合4个标准: 一、怕脏观念严重,反复洗涤各种东西,包括自己和身外物。 二、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过分的,但是无法控制。 三、给自己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带来影响,形成很大困扰。 四、是一种重复性行为,时间较长。
9 H m# n0 u6 t* z!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