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巴中8月31日讯(记者 余开洋)“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想为家乡的老百姓做点事情。”近日,巴中68岁老人黄运春回乡捐赠30万人民币,帮助家乡修路的事迹在当地传开,大家纷纷对她这种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39年前年离开家乡 但始终不忘自己是四川平昌人 1948年,黄运春出生在平昌县兰草镇双柏村(今建政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66年,刚满18岁的黄运春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工人。“那个时候我是在达县(今达州)工作,1977年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河北唐山,退休以后,跟着儿女定居在了深圳。” 黄运春说,她39年前离开家乡,由于工作繁忙只是在1993年和2014年回到过家乡。正是2014年回乡那次,让她有了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想法。“那个时候回来,只是想为家乡做点事,至于做什么也不是很清楚,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四川人,是平昌人。” 家乡修路资金紧缺 带伤回乡捐赠30万 黄运春出生的建政村位于平昌县兰草镇,由于长期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生活发展。2013年,村委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立项,实施村道路升级硬化工程,但路基建设由村组负责,因村民自筹资金难度大,项目一直没有得到落实。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运春从老家亲戚得知了这件事。“村民自筹部分我来承担嘛。”刚开始,老家亲戚都以为黄运春是随便说说,并没有放心上。谁知,今年8月8日在儿子的陪同下,黄运春带着刚刚骨折的手回到了建政村。在了解情况后,8月10日,68岁的黄运春将一张30万元的支票交到村支书手中。黄运春捐款30万元修路的事情,在附近村里迅速传开,大家纷纷对她这种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我的能力很有限,只是想为家乡百姓做点事情。” 谈起捐款30万,黄运春说她并不是一个十分富裕的人,儿女对她的支持和理解让她有了更大的勇气。 据建政村村支部李书记介绍,该村4.3公里长的村道路,还是多年前修建的毛坯路,晴天还可以勉强行走,下雨天就是大坑小坑的泥浆,村民出行非常困难,基础设施差已经严重阻碍了建政村的发展。黄运春捐赠的这条公路修好后,建政村4个社,100多户村民,近500人将从中受益。 黄运春为家乡修路捐款30万元,也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起到了带头作用。近日来,该村在外发展较好的一些成功人士,纷纷表示愿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村委正在研究村道路升级硬化的相关事宜,热心人士捐献的资金将全部用在公路建设上,资金使用情况也将及时公示。 - V4 m, J& I+ c4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