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出发点在于“为小汽车让路”,但专家认为作用有限 停靠在站台的巴铁,厢体下可通车 据新华社报道,8月2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辆“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启动综合试验(右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不少人为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期待展望的时候,也有不少观点把矛头指向了“巴铁”的可行性,乃至设计研发者的个人经历。 那么,“巴铁”真的靠谱吗?是圈钱的噱头吗? 火爆 “空中巴士”为什么这么火? “巴铁”被称为“空中巴士”,这个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2010年,此后6年间,这种新型交通工具偶尔在媒体露一次面,并未形成轰动效应。在今年5月的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空中奔跑的巴士”才惊艳世界。 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设计者表示,巴铁的优势之一是减少拥堵。利用空中资源,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平均时速为每小时40公里。 优势之二是载客量大。按照每辆巴铁每小时平均载客800人次,运行17小时计算,每辆巴铁载客约13600人次,载人数量是普通公交大巴的几十倍。 除此之外,根据公开的资料可知,“空中巴士”的造价宣称只有地铁的16%;采用电力驱动。 落差 受邀前往 却难以抑制失望情绪 对巴铁的争议由来已久,记者检索发现,早在6年前,就有人质疑过巴铁在轨道、行车、安全方面是否过关。而巴铁的设计者宋有洲曾经通过媒体公开回应:巴铁没有问题。美国的《时代周刊》甚至将巴铁列为2010年全球50大发明之一。 8月2日,长达22米的巴铁1号试验车在秦皇岛北戴河区亮相。但受邀请前去体验的董鑫却难以抑制住自己的失望情绪。董鑫表示,很多乘客都需要站在车厢中,运行速度也很慢,窗户全封闭没有开空调,车厢内让人感觉很热。 伴随着巴铁一起亮相的,还有越来越多的质疑声:“这个巴铁本身实用性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除非是把一个城市完全拆了,重新按照它的轨道建,这样的话所谓节省成本、不造成拥堵的这些说法就完全不成立。” 惊诧 秦皇岛市发改委官员: 它是作为旅游项目实施的 当天,据记者观察,巴铁一号试验车的试验路段实际为北戴河村旁的一条断头路。秦皇岛市发改委交通科科长翟文告诉记者,该项目的试验路段,实际上只有300米。但在今年5月的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巴铁的设计师宋有洲曾公开表示,要在秦皇岛进行一公里的实验。 记者随后采访秦皇岛市发改委时了解到,该项目是按照旅游项目审批的,而非交通项目。翟文说,巴铁项目并没有投入交通项目的计划,完全是作为旅游项目实施的。 动机遭到质疑 融资才是目的? 1被列入黑名单 巴铁项目的幕后推手,是因涉嫌非法集资、多次被列入黑名单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华赢凯来”。 2“山寨社团” 巴铁董事长白志明,身兼中国建设企业联合会会长,这个协会被民政部列入“山寨社团”名录。 3“北京巴铁项目基金” 该基金规模5000万元到1亿元,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12%。 五个技术难题 谁能给出答案? 1自身超限 试验车高4.8米。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一般道路限界高度为4.5米,同时主干道上桥下限高4.2米的警告牌也很常见。 2下方限高 根据设计,下层镂空部分可以行驶高度2米以下的车辆。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对隧道限高的规定标准是:二级以上公路隧道净高在5米,二级以下是4.5米;按车辆类型分,小客车最低限高为3.5米。 3事故问题 如果发生起火等事故,下方行驶车辆被困在这个半封闭空间内,极容易引起灾难性后果。 4道路承重 据测算,巴铁载客运营时总的最大重量超过100吨,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所有道路最大承重重量为50吨。 5视野难题 “巴铁”下方的行驶车辆无法查看路侧和前方的道路交通标志。此外,在交叉路口,“巴铁”与小车的行驶方向不一致怎么办? 发明者宋有洲: 心都凉了 治堵黑科技“巴铁”项目面世以来,一直备受各方争议。8月2日,巴铁1号刚刚在秦皇岛启动路试,突然又被曝出可能涉及P2P融资骗局。在巴铁项目的背后,声誉欠佳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华赢凯来闪现其间,并被指借项目融资圈钱。 如果国内搞不下去 可能会去国外 “我现在很伤心,没想到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质疑、谩骂。”8月4日,“巴铁”发明者兼总工程师宋有洲在电话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据宋称,这个项目在欧洲、美国都获得了重视。 宋有洲说:“巴西一直在邀请我们过去,因各种原因我们坚持在国内搞,但实在是太难了。现在我的心都凉了,如果国内实在搞不下去,可能会去国外。” 然而巴铁项目的实用性一直在业内备受争议,特别是横跨两条街道、行驶在小汽车头顶,需要面对复杂的城市路况,甚至被怀疑“治堵”可能变“添乱”。同时从2010年至今,巴铁项目长期只停留在概念上。 宋有洲表示,这次秦皇岛路试只是模型车,距离真正的样车还有距离,因此也不算真正的路试,只算测试。“但是从目前的测试效果看,我们还是很成功的。”他说,搞发明创造不容易,希望各界能多一些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我只负责技术 不清楚资本运作 巴铁项目的幕后推手,是因涉嫌非法集资、多次被列入黑名单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华赢凯来”。 公开资料显示,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为白志明,同时也是华赢凯来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两家公司的办公地点均位于北京朝阳门银河SOHO中心。白志明还身兼中国建设企业联合会会长,这个协会于2016年4月被民政部列入“山寨社团”名录。 2015年10月,在北京金融博览会上,华赢凯来与臭名昭著的“e租宝”等14家互联网金融机构一起,被列入禁止进入的黑名单。在2015年底的打非办预警金融骗局中,华赢凯来的名字又再次列入黑名单。 而不被各方看好的巴铁项目,也被怀疑真正的目的是融资。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华赢集团所属北京天尔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开销售“北京巴铁项目基金”,基金规模5000万元到1亿元,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12%。 对于项目背后是否存在网络金融P2P融资,并承诺以高额利息回报?昨日记者多次与白志明本人联系,但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巴铁发明者宋有洲则表示,自己只负责技术这一块,并不清楚公司的资本运作。成都商报记者 李伟铭 热点聚焦 “华赢凯来” 是什么来头? 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华赢集团备受质疑。8月3日,《环球时报》甚至直指巴铁是“圈钱”的骗局。记者试图联系制造方,从生产技术角度对巴铁一探究竟,被婉拒。 曾有多家媒体公开报道称,巴铁科技公司的投资方华赢集团以巴铁项目的名义进行私募基金募集,甚至有媒体报道,去年,华赢集团南京分公司被曝涉嫌非法集资,但华赢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对此予以否认。 记者搜索华赢凯来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站的理财产品中,不少理财产品许诺给投资者11%~16%不等的年收益回报。 公开资料显示,华赢凯来是一家立足于成为产业金融和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服务的企业集团。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在今年3月17日曾公开发布将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决定书的通知。 通知原文称:经查,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住所无法与其取得联系,违反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昨日,记者致电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赢集团以及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未对巴铁项目的详细情况进行正面答复。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划部一名刘姓工作人员称,他对巴铁的项目也不是很了解。对项目是如何规划、未来建成多长轨道,该工作人员一律表示“具体我也不清楚”。 玩具还是发明: 拭目以待 有不少专家直言,巴铁没有实际操作空间。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认为,技术创新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 杨涛认为,公共交通才是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矛盾,但是,巴铁的出发点在于“为小汽车让路”。把最有利又有限的路面空间让小汽车通行,而非从根本上抑制小汽车出行需求,很难作用于缓解交通拥堵。 还有专家认为,巴铁本身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决定巴铁是玩具还是实用发明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如果只是建设一条笔直的观光展示线,只要有人出钱,这件事一定能成,但这样也就偏离了它解决交通拥堵的初衷。而如果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巴铁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总之,创新精神是可贵的,民族产业也需要支持和鼓励,但是在公共交通这个关系到广大市民出行安全的重要领域,我们还是要谨慎再谨慎。 “巴铁”是“空中巴士”还是“空中楼阁”,我们拭目以待。 " T! C4 d* \. e7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