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民在中国第一个做出了速冻汤圆,现在每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小汤圆做出了大文章 原标题:医院副院长下海卖汤圆 卖成了河南首富 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和他创业之初的小石磨。本报记者郎清湘摄 在外打拼的重庆人中,陈泽民是一个传奇人物。50岁时,陈泽民辞去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职务,放下拿了30年的手术刀,推起了家乡的小石磨,卖起了速冻汤圆。如今,72岁的陈泽民已成为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创始人,企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 2013年陈泽民家族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以62.2亿元的财富成“河南首富”。 放弃30年铁饭碗下海创业 1943年,陈泽民出生在重庆江津,21岁从河南新乡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宜宾一家医院当外科医生。10多年后的1979年,陈泽民被调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这个小石磨是从几千里外背过来的。”陈泽民说,下海那年,他50岁,是医院的副院长,工资是全院最高的,每月130元。 改革开放之初,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般出来,“当时社会上的情况是个体户最有钱,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比如我的邻居就是卖水果的,他做批发水果也致富了。” 捧着铁饭碗的陈泽民果断放弃30年的手术刀。陈泽民说,下海时没想过今后要做多大,多增加一点收入家庭生活好一点,就很满足了。 包出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 陈泽民告诉记者,无论下海还是做事,他都是有的放矢。 到郑州工作的时候,陈泽民和爱人带着那个已经用了几年的小石磨。逢年过节,他们都要包上许多汤圆,送给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和老乡,让大家尝尝。品尝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有的还上门来请他们做些汤圆馈赠亲友。 “到底还是自己包的汤圆好吃,可惜街上没有卖的,如果街上有卖的,我们肯定要去买啊。”亲朋好友的一句话,让陈泽民有了想法。 陈泽民为他的汤圆申请了注册商标和产品专利,这也是他和其他个体户不同之处,有了自己的金刚钻。 怎么让汤圆能够保存完好。陈泽民想起,哈尔滨人把吃不完的饺子放到户外冻着,于是他突发奇想:把汤圆冷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这样就解决了长时间保鲜的难题。 就在那一年,陈泽民拿出了整体的设计,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并先后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发明专利和外形包装专利。就这样,陈泽民靠着从家乡带来的这个小石磨,包出来了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 带动企业家助力家乡发展 1990年12月底,陈泽民把速冻汤圆拉到了郑州一家很有名气的副食品商场。 听了他的介绍,商场负责人非常惊讶,没有想到最易变质的汤圆经过冷冻后可以长期保存和销售。品尝后,这位负责人半信半疑地答应先进两箱货试试。陈泽民又先后拜访了郑州市的几大商场,都争取到了“送两箱试试”的机会。 送到商场的速冻汤圆当天就销售一空。商场经理们不再冷淡、不再犹豫,希望陈泽民长期大量供货,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 至今,三全食品走过了20多个春秋,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达数十亿元。陈泽民用小汤圆带动了一个产业,做出了大文章。 提起“三全”这一品牌的由来,陈泽民说,他能够下海创业,要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他不可能有今天。 陈泽民说,他有一些为家乡做贡献的想法。“一个是直接投资,一个是间接投资,一个是参股。用资金上的支持、技术上的支持、经验上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让他们更好的发展起来,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我会尽力帮助,我也将调动更多的人到家乡兴业。” 本报记者郎清湘 陈泽民,72岁,重庆江津人,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50岁时,他辞去医院副院长职务,蹬着三轮车卖起了自己研制的速冻汤圆,并创办了三全食品,2013年陈泽民家族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以62.2亿元的财富成“河南首富”。 “我能够下海去创业,要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这个政策的允许,不可能有今天,这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带来的硕果。” 重庆晨报:放弃30年的铁饭碗,很多人不可理解。 陈泽民:1989年,我两个儿子高中毕业,眼看就要成家立业了,他们能不能靠我这100多块钱工资,体体面面的去谈朋友,解决以后结婚、住房等问题。我想了很久,如果这个事情都解决不了,我承担不起我这个当父亲的历史责任。我要向个体户学习,靠自己的勤劳致富,所以下海了。 重庆晨报:你对家乡有什么想法? 陈泽民:我想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帮家乡的发展出些主意,带更多的企业家到家乡走一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投资家乡,使家乡的发展更好更快。
! d, w2 K- U% T0 W; W!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