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荷 于 2015-8-25 14:41 编辑
2 K( o P) U0 M. c. p e+ W4 l$ x( Z* X( J+ P
报告老板:不花一分钱,100%精准的广告,投吗? 导读: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品牌广告宣传已经失效,广告费流失严重。而秒赚App的出现无疑颠覆了传统的广告模式,而其新推出的“免费品牌推广方案”,更让品牌不花一分钱,100%精准地获得一亿人次关注度。 * M) n, @2 R- `3 m" Z
商界招商网 (文丨张禄桅)8月15日,重庆秒银科技有限公司在秒赚App新开辟的“秒兑专区”上,全新推出《免费品牌推广方案》,即企业用商品在秒赚App上投放广告,秒赚App上的用户以“现金+银元”的方式兑换商品,企业收回包括商品成本在内的所有广告投入,实现免费品牌宣传。 也就是说,这一方案能让企业投放广告时,做到不花一分钱,且100%精准。 然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信息轰炸中,秒赚是如何做到“100%精准”?又是如何撕下广告费的“高额”标签,实现“免费”的? 颠覆传统广告模式的创新 秒银科技是一家专业的软件开发商,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多项著作权,目前已经启动上市程序。 其研发的秒赚App,是全球第一个手机广告精准分配平台。其“用商品发布广告、看广告获取银元、用银元兑换商品”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广告模式,为广告转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以往企业发布广告,大多是通过媒体将广告信息强推到受众面前,受众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这样,既引起了受众的抵触和反感,同时也造成了广告传播效果的大打折扣,就像射出去的箭不但未中靶心,连靶都没碰到。 而秒赚App利用高端移动互联网技术采集数据,并搭建大数据库,再通过对用户数据的管理、挖掘和细化分析,将广告主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 企业可根据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个性化属性,自己选择目标客户,排除非目标客户,减少广告目标浪费,提高转化率,从而实现广告的100%精准投放。 另外,对于用户来说,“看广告获得银元,用银元兑换海量商品”,这就使原本“单纯看广告”行为成了一件“有回报的、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提高了用户黏度和积极性。 时间和成绩也证明了秒赚模式模式不是空想式创新,而是落地可行的。从去年3月上线至今,秒赚完成了全国31个省市的运营网络布点,发展运营商近1000个,累计拥有商家近30万户,广告交易额达24亿人民币,用户量达到了近2000万。 产品创新:0元获得1亿人次关注度 而此次推出的《免费品牌推广方案》,将原有的银元兑换商品,升级成“现金+银元”的模式,进一步完成了产品创新,使广告投放做到了不花一分钱。 企业在用银元广告绑定商品投放的同时,通过“现金+银元”的兑换方式,将广告转为实质性的销售,将商品出售给用户,用户以“看广告获得的银元+超低价的现金”兑换商品,最后企业收回包括商品成本在内的所有广告投入,实现免费品牌宣传。 就用户而言,看广告可以获取银元,并且通过“现金+银元”的方式,能以低价买到心仪的商品。 以某市场零售价为200元的商品为例,假设投放在秒赚平台上的数量为5万件,也就是说在平台投放的商品价值为1000万。 用户在秒赚平台上收看该商品广告,每一人次收看扣除商家0.1元,那么1000万将会获得1亿人次观看。 如果用户收看广告后喜欢该商品,则需支付“80元(成本价) + 价值120元的银元”兑换该商品,那么5万瓶全兑换后,企业将回收400万元商品成本。 仔细计算后会发现,在整个投放广告的过程中,企业没有支付一分钱,但却赢得了1亿人次的关注度,以及5万用户的分享。 另外,在投放广告期间,企业还可进行发送红包活动,任意设定红包的数量、时间和广告内容,发送给指定的精准用户,从而提高用户黏度。 一方面,用户在打开红包,阅读广告信息之后,可获得相应收益,这就可以调动用户对商品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企业还可针对关注企业的、咨询过产品的、购买过企业产品的用户,再次发送红包,进行维护和二次营销,培养忠实客户。 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秒赚模式颠覆了传统广告的商业模式,此次推出的《免费品牌推广方案》带动了品牌推广的创新……秒银科技一直致力于走在创新的前列。 而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在商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像秒赚这样颠覆式的创新,唯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据了解,在今年9月,秒银科技创始人马昭德将受邀参与《中国产品创新高峰论坛》,届时他将现场分享秒赚是如何完成颠覆式创新的,以及他个人的创新观。 《中国产品创新高峰论坛》是由商界传媒主办,从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论坛以“创新”为会议宗旨,联合国内持续关注创新方向的咨询公司、投资机构,联手打造的一年一度的行业方法论盛会 。 而第五届《中国产品创新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9月落地重庆,并同期举办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创客大赛,评选2015年度创新产品,甄选可能改变世界的未来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