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 |& ^5 [5 R8 ~/ }# A* I. j2 q
/ O- V' G/ Y& [: w
; _- t% u0 X6 F) B “在家也是发呆,不如到公园里坐着,空气好,也热闹。”
; Q$ L3 S. ~2 C “我退休后便去学了拉丁舞,自己寻找新的舞蹈圈子。”+ z% b6 B; t5 j8 r! m7 m) t p
“上了年纪,就喜欢泡茶馆,茶馆比家里亮堂。”0 W6 f: o" o6 @+ ?; E$ Y, k3 I
“今天早上跟老伴儿打牌输了1块钱,我打不过她,还是早点出来看下象棋。”
* e7 t% N, ^. L- ]! P) }; v8 L——我们的长辈们这样说 昨日,是人民公园因“消夏荷花展”降噪的第3天。园内已无卡拉OK、演艺团体的身影,但聚集的老年人并未因此减少。老人们或三五成群跳着“坝坝舞”,或守着一副象棋厮杀一下午,或端着一杯热茶一份报纸在园里消磨一整天。开放的公园已成许多老人日常生活除家以外最重要的场合,他们在这里消遣、交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圈”。当你真正走近他们的圈子,你会读懂他们的热闹和热闹背后的些许孤独。% ?$ r* K7 x( ^% L
我们同时用手机上的噪声监测仪实测不同圈子产生的声音分贝,“发呆圈”周围最安静,仅63分贝;“棋牌圈”周围最热闹,为131分贝。; z Z7 H; m- `
发呆圈- e5 ?$ n) }5 Z* @
副省级干部退休后
( Q p; U2 j# Q/ {* R2 t7 U 一天8小时公园待着5 F( }/ W1 @. }$ q
起床,洗漱,吃完保姆做好的清淡早餐,8时出门步行十余分钟,不到8时30分抵达人民公园,11时再步行回家吃午饭,下午1时坐在湖边的石凳上,下午5时再步行回家休息……85岁高龄的王大爷,几乎每天都按这个时间表生活,一天将近8个小时全部在人民公园度过,干着一样的事情:坐下,看湖。王大爷不愿意透露自己全名,他说:“没有名字,这里的熟人叫我老王。”
: l. K9 j# z9 R 自23年前从省人大退休,王大爷只要有空便到人民公园坐坐,“我退休前是副省级干部,因为住的地方离人民公园近,所以一周要来三四次,退休3年后老伴过世了,我来的次数也就更多。”一个保温杯,几张当天的都市报,还有一个黑色的运动小包,是王大爷的“标配”。来人民公园,他不干别的,只是选上一个靠湖边的石凳,铺开报纸,喝几口热茶,然后开始“看湖”和湖上划船的人,坐累了偶尔起来活动下筋骨,“在家也是发呆,不如到公园里坐着,空气好,也热闹。”( R* g6 p. [) ~5 b0 k$ T
这23年,王大爷对人民公园再熟悉不过,哪条路最安静哪条路花草最多,他都“门儿清”。王大爷说,这公园里像他一样坐着发呆的人不少,以老年人为主且都是附近的居民,“大家常来公园里转,见面脸熟,有时也能说上几句话,不过更多时候还是愿意一个人坐着,想想事看看景。”
% |, {5 j# i/ m+ f! B8 w6 f 声音分贝实测! J* W( |5 h* R( A% l r8 C
○地点:公园湖边 ○时间:中午12时48分 ○分贝:63# c6 b6 q0 ~; W5 U5 X
棋牌圈0 O7 z; z( ` j \3 b+ h1 T
围一圈看人下象棋
# g6 u0 m6 w$ l+ ~! i6 {- Z; T" k 大爷退休32年天天来; F9 R/ L& ^" C8 U
“不能走了,走了人家要把‘炮’吃了。”“哎呀,这个不能跳,很明显你要吃亏嘛!”96岁高龄的曹如杰老人操着浓重的自贡口音,在象棋区里的大吼声,一点不输周围五六十岁的“年轻人”。曹大爷一般不大声说话,只安静地坐在随手携带的便携椅上,遇到实在看不过去的“臭棋”,他才忍不住附和几句。$ [* Q' ?4 m/ X2 R; M- o
这个所谓的象棋区,就在公园相亲小道的旁边,每天下午1时到傍晚七八时,附近的退休老人都会陆陆续续来这里“报到”。伴着下棋时的附和声,这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曹大爷可是这个圈子里的名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可常来玩儿的人都知道,这老爷子30多年除去刮风下雨和身体不适,每天必来人民公园。
1 b1 o# A3 ~1 K, O- x, C0 ]/ V 32年前从市房管局退休后,曹大爷的业余生活大部分都投入到下棋中。老人说,每天早上起床烧开水,喝牛奶,看报纸,然后留1个小时跟老伴儿打长牌,吃了中午饭就到人民公园看下象棋,“今天早上跟老伴儿打牌输了1块钱,我打不过她,还是早点出来看下象棋嘛。”1 p- q2 H: U/ p, P3 N& ]7 h
正说着,曹大爷突然来了精神,“快看,又来一盘儿棋了。”
4 X4 X: l! m' [) j 声音分贝实测
0 r _/ d5 l1 V! [. e# h# s1 S$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