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用的象拔浮漂一直在漏气,教练明显也慌了。我感觉三个人都会死在那,但还要假装淡定安抚我朋友,让她放松。”半个月过去了,拥有9年潜水经历的徐曼(化名),回忆起马尔代夫的那场潜水经历,依旧心有余悸。 9月1日,她和朋友在马尔代夫参加酒店的潜水项目时被潜水船遗留在海面,两人连同教练在海面漂浮35分钟不停呼救,最终用一根自拍杆绑着漏气的浮漂挥舞,吸引路过的渔船将他们打捞上船。 徐曼说,她已向国际潜水协会及马尔代夫文旅部门投诉,目前暂未收到处理进展。“涉事酒店一度被网友差评到下架,但目前又重新上架。希望更多游客看到,以免再遭遇不专业操作导致的风险。” 两位女士马尔代夫潜水被遗留海面 漂流35分钟引来渔船获救 徐曼介绍,她9年前考核获得了PADI(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的潜水证,2024年考核成为救援潜水员。近几年,她参加过多次潜水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潜水经验。 8月底,她和朋友张丽(化名)相约前往马尔代夫旅游。出事前,她们已经在两个小岛不同潜水点进行了潜水活动。 徐曼说,9月1日她们在入住酒店的宣讲下,参加了酒店所属潜水点的潜水活动。报名的游客只有徐曼和张丽。因为张丽报名的是游客体验项目,船上除了两名普通工作人员,还配备了一名潜水教练,负责一对一协助张丽体验潜水。 船开出10多分钟到达潜水区域,张丽在教练协助下,在5米以上的水层潜水。徐曼自行下潜到10米之下的水层活动。 “总体上,我在水下能看到他们在上层的活动,同时保证我自己在教练的视线范围。”徐曼说,她深潜结束返回水面时,按操作要求在5米水层做适应等待,发现教练并不像其他潜水惯例中那样,预先打开象拔(充气式醒目浮漂,被潜水领域称作象拔)引导潜水船前来。 “等我适应完水压浮出水面,发现他还是没有打开象拔,而是一只手伸出水面挥舞。我扭头到处看,发现船在几百米之外,可能看不到我们。”徐曼说,她在潜水过程中发现水下有洋流,感觉是被洋流冲向了远处,因为没有提前向酒店询问项目模式,她不清楚潜水船是在原地等候还是提前绕到远处等待游客,就默认等待教练下一步安排。
徐曼出水时,看到教练伸手示意潜水船(受访者供图) “教练发现挥舞手臂无效后,开始打开象拔浮漂。结果,浮漂是漏气的,直挺不起来。”徐曼回忆,在这期间她发现三人越飘越远,潜水船越来越小。 徐曼感觉有些惊慌,向教练提出可以把象拔绑在她的自拍杆上,但被教练婉拒了。“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说用不着,还在一边给象拔冲气,一边试图让象拔浮立在海面。”
教练挥舞漏气的象拔浮漂求救(受访者供图) 徐曼回忆,浪越来越大,不停拍打和淹没她的脸部。她体力消耗严重,只能勉强能控制身体让脸露出水面。她看到张丽还戴着面罩,脸几乎一直在水下,死死抓住教练不敢松手。 徐曼说,教练同时要操作象拔,还要控制着张丽以免她漂走,显得很吃力。最终,他接受了徐曼的建议,接过自拍杆,将漏气的象拔绑在上边,使劲举出海面摇晃着求救。
徐曼的自拍杆(受访者供图) “那时候我们已经漂出很远,已经看不到潜水船,周围也看不到小岛了。船上的人更看不见我们。”徐曼说,期间一艘渔船远远路过,但没看到她们的求救。 绝望中,另一艘渔船看到了摇晃的红色浮漂,将三人拖到船上,送回了潜水船。 随身设备拍下整个遇险过程 曾想拍下“最后的画面”供调查 “张丽戴着面罩,呛了好几口水。教练后来体力也出现问题,他也慌了,才接受我的建议求救。”徐曼说,在漂流的后半程,她出现了不好的预感,感觉三个人都会死在那片海域,或者会被冲得更远。 “我们身上有救生衣,我可以勉强控制身体保持平衡,或许可以支撑着漂流很久。但张丽不会潜水,控制不了身体,氧气眼看也要耗尽,我特别担心她。”徐曼说,她当时一直故作淡定,不断安抚张丽“放轻松”,但张丽的嘴巴塞着氧气管,无法回应她。 徐曼一度关闭了录像设备。她想把电量留着,万一出现最坏的结果,她可以把两人最后的画面拍下来作为调查证据,“我担心我们两个外国人,出了事都没有人认真调查。” 她的拍摄设备里,记录下了遇险经历中的一些不专业操作。 12点56分,张丽穿戴好潜水设备坐在船舷上,被两名工作人员协助入水时,先行下水的教练在水面喊着“No!No!No!”。
张丽被人协助入水时,教练在水面喊NO(受访者供图) 徐曼介绍,潜水入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穿戴好设备面向海面,坐在船舷往前倾身入水,或者站在船舷向前跨一步自然落水。另一种是背向海面,往后倒下去入水。“张丽没有潜水经验,潜水设备有十几二十公斤重,需要专业人员协助。但是,那两个工作人员不专业,拎着后脖颈子把她丢下去,她的脸几乎是直接拍在水面。所以,教练一直在说No,想阻止他们。但教练又没说该怎么操作,俩人纠结半天还是拎着她丢下海。” 徐曼说,张丽穿戴的潜水设备也是故障的。按照国际规定,氧气瓶应该有一主一辅两根口塞管子,张丽的主管是故障的,教练未更换气瓶,而是直接让张丽咬着辅助管下水。
张丽入水前,主氧气管出现故障(受访者供图) 此次潜水之前,她和张丽在马尔代夫另外两个小岛已经参加过两次潜水活动。那两次,船上随行的两三名工作人员,会按照惯例帮助游客穿、卸潜水设备,会在海面搜寻游客踪迹,及时将出水的游客拉上船。 徐曼介绍,这类潜水活动有两种情况和流程。一种情况是海域水流相对静止,潜水船会原地抛锚,等候游客完成潜水,将游客全部拉上船,确定人员齐全后离开。还有一种情况,是海下有洋流,游客全部下水后,潜水船会绕到下水点往前的位置,提前到一定的区域等待游客出水。一次潜水的时间一般在40分钟至60分钟之间,超过时间未看到游客,工作人员会展开搜寻,以免出现意外。 录像设备拍摄到,徐曼13点40分浮出水面时,教练已经控制着张丽并举着手臂向远处示意。14点16分,三人被小渔船救上船。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对接的,酒店那条船没有到洋流前端接人。我们从下水到获救,前后将近一个半小时,他们没发现游客的踪迹,也没有到处找找看,就在那等着。”徐曼说,教练没有预先打开象拔,以及后来发现象拔漏气、教练一边呼救一边给象拔充气的场景,让她在恐惧中甚至忍不住笑了。她觉得整个过程太荒诞,太不专业。 徐曼说,被救上渔船后,渔船上小哥一边追赶潜水船,一边挥舞旗帜吸引潜水船注意,把他们送回去之后,很快就出现狂风暴雨。“如果继续漂下去,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渔船小哥挥舞旗帜吸引潜水船,红圈圈里是绑着浮漂的自拍杆(受访者供图) 涉事酒店未道歉仅优惠20美元 被差评下架后改名重新上架 徐曼介绍,他们被救上渔船后,教练情绪激动,跟人抱怨他同事的不专业,她当时以为教练也是受害者。但后来的事,让徐曼和朋友哭笑不得。 返回潜水船之后,徐曼终止了接下来的行程,直接返回酒店,向酒店经理反馈了刚刚的遭遇,对这里潜水业务的专业性提出质疑。 “教练突然改变态度,站在酒店的立场劝我们,说游客被船遗忘的事情很常见,并且对我们没有造成伤害。酒店经理也表示,整个过程中有教练一直陪在我们身边,不属于意外事故。”徐曼说,酒店经理告诉两人可以先回房间休息,酒店要商量一下解决措施,会在当天下午7点之前告知她们。 “在房间休息期间,教练不停地发信息给我,说他可能因为这件事丢了工作,不断询问我们是不是会为潜水服务买单。6点多,我们去前台的时候,发现教练就在我们楼下守着,寸步不离跟到前台,直到买单结束才离开。”徐曼说,酒店最终为她减免了20美元作为解决方案,张丽则全额支付了费用。 “当时也想过报警或者投诉,但那个小岛外出只能使用酒店的船,岛上游客也不多,我们担心闹僵了会遭遇其他的事情。”徐曼说,这个酒店及附带的潜水点,在社交平台上被很多网友推荐,她也是跟着网友的攻略定的这家酒店;而酒店周边,有PADI(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张贴的授权、评级标示,该机构对涉事酒店的潜水经营资格有相应监管权限。
涉事酒店(受访者供图) 回国之后,她将相关视频发布社交平台,讲述了遭遇的过程,同时向马尔代夫文旅部门和PADI邮件投诉。“目前尚未收到处理进展。不少网友前往订单平台做差评,涉事酒店被下架,这两天又重新更换名称重新上架了。” “我担心酒店完全没有认识到错误,不重视这期间的失误,那其他游客可能会遭遇类似的危险。”徐曼说,她将继续与马尔代夫文旅部门和PADI保持沟通。
9 z* e, m0 T# }" a7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