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有山东青岛网友发布视频称,青岛中山公园小西湖凉亭当日下午发生垮塌。网友录下了凉亭垮塌的全过程,视频显示,凉亭垮塌前顶部已出现多处明显裂缝,随后从上至下垮塌,所幸凉亭内无人逗留。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青岛中山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山公园小西湖凉亭曾于2024年8月被拆除重建,于当年9月建好。 青岛中山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称小西湖凉亭垮塌一事属实,无人员受伤,垮塌原因暂不清楚,还在调查中,后期会重建,具体情况以官方公告为准。
网友拍下了凉亭垮塌的惊险场景,暴露出公共建筑安全防线的脆弱。影像中清晰可见的顶部裂缝,本应是预警的信号,却未能阻止事故发生。凉亭虽小,却位于国家4A级景区的建筑,本应是游客休憩娱乐的港湾,却险些成为伤人的祸患。尽管此次事故无人受伤,但若类似隐患未被彻底排查,谁能保证下一次不会酿成大祸?公共设施的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每一次“虚惊一场”都应成为警钟,而非懈怠的借口。 让人震惊又费解的是,这座凉亭去年8月才因被鉴定为“危房”而进行修缮,去年9月完工,使用不足一年就塌得稀碎,这个保质期是不是也太短了?这让人不得不质疑:当初的重建工程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工程质量是否得到了严格把控?我们的公共工程是在玩“建了就塌、塌了就建”的过家家游戏吗? 公园管理中心表示,凉亭虽塌了,但后期会重建,这个“大方”的态度真让人无语凝噎。公园凉亭这样的公共设施,每一次重建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建了就塌,塌了又建,是对公共资金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公众信任的严重磨蚀。 我国早已建立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不能简单地“重建”了事,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采购到工程验收,各方是否严格履行了各自的职责,值得追溯和细查。如果存在偷工减料,质量缺陷等违规行为,不但要追究施工方的责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都逃不掉追责。也只有全面排查,严肃问责,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公共设施不但看上去光鲜,也能真正地安全稳固。
9 N3 t) D- ?. \, c S7 _ ^9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