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网客户端 8月1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及典型案例,明确针对用人单位规避社保缴纳、劳动者主动放弃社保等问题,无论双方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劳动者有权据此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 @( i- ^ ~- t' s8 K3 \
3 `/ k& u$ x* W/ E$ \ 典型案例:
2 P( j h" m1 q' I& d$ n 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p% b% r0 G) w$ O3 E# g* L
——朱某与某保安公司劳动争议案
: s3 P. }1 g) R% ~& }基本案情$ }$ ?2 N2 ^' A$ N/ y, ~9 g
2022年7月,朱某入职某保安公司,双方约定某保安公司不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是将相关费用以补助形式直接发放给朱某。此后,某保安公司未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朱某认为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是某保安公司事先打印好的格式条款,剥夺其法定权利,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不具有法律效力。朱某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某保安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请求。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未支持朱某有关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请求。朱某不服,诉至人民法院。/ C: M/ {6 i, D) Y2 S2 o
裁判结果
# F1 ?3 G, d9 W 审理法院认为,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除法律规定的事由外,不因双方约定而免除,双方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某保安公司未依法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朱某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符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审理法院判决某保安公司支付朱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 ]! i, z" X' N5 ]典型意义
* X$ j3 y6 l+ o6 \3 z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人民法院在本案中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因违法而无效的规则。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此类协议、以补助等形式发放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此规则有助于督促用人单位通过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分散用工风险,引导劳动者关注长远利益,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来源:记者 魏哲哲 人民日报客户端)
9 j% U; Z' N7 ^3 i; S+ Z9 S
6 K6 h. Q' d( I m' }# b: C' h% ?9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