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红医生,真实身份触目惊心,为敛财用尽各种手段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5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9 16:07: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互联网时代,网民获取知识更便捷,但 “隐形带货” 产业链也在恶性发展。

不少消费者轻信 “科普博主”,落入带货陷阱,直到购药后才发觉上当。

近日,人民网、国家卫健委等官方机构发文,严厉批判 “网红医生” 现象。      

“网红医生” 本是对在网上传播健康知识博主的中性称呼,听其科普视频没什么危害。

但不少人做视频是为牟利,常以科普为先导带货。

比如介绍赖氨酸功效,给含赖氨酸的营养品打广告。

家长爱子心切易购买,可实际上,网红医生会忽略或夸大内容。

像赖氨酸虽对儿童成长重要,可与孩子身高关系不大,一个鸡蛋的赖氨酸就够孩子一天所需,并非只能靠药物补充。网红医生打广告多是制造焦虑、创造需求再推销产品。而商家常和一类博主合作,借助 “信息茧房”,让你刷到大量同类视频,不断强化认知,即便想不买,也可能受影响。

评论区里,商家还会伪装成观众卖货,这种 “软广” 更具迷惑性。

互联网应是工具,可不少人成了其附庸。按规定,保健类药物不能以职业医生或患者名义代言,

商家才选网红医生渲染焦虑带货。我们支持专业科普博主公道带货,但抵制低质网红医生念广告词、渲染焦虑卖无用药物。

避免上当,别盲目信 “网红医生”。他们无法对症治疗,真实身份不明,出事后难追责。身体健康要信官方认定的专业医师。面对互联网信息,不能听一面之词,要多方了解。还要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打破 “信息茧房”,擦亮眼睛,提高辨别意识。


9 o* N  k) U+ P3 W9 m! }. a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18 03:2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