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 t W+ z {; k* K* b7 m, \' @% Q: L" }
日常生活中,哪个人没有一点急事?哪个人没有一点难事?哪个人敢说从来都不会有求于人?
# U. S0 K0 h- R, F( {
. R) F8 ?9 {4 N( o; L' M因此,亲朋好友之间,相互借钱应急,也是常有的事,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也是避免不了的事。, i9 z$ c# M( @3 N, m$ Z/ K
4 ?+ d( a/ J) p' _/ {但是,借了别人钱的人,就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能够借钱给你,别人敢于借钱给你,就是相信你、信任你、看重你、愿意帮助你。
如果你该还钱时,无动于衷;该还钱时,东躲西藏;该还钱时,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嘴脸,有钱没钱都不愿意还,想当一个老赖。这样的话,一旦失信于人,你的人品道德也就一分钱都不值了。
! }# T6 {5 }0 q, U- W& v
/ i3 ?; N Z0 y近日,在江西,就发生了一位女子哭泣下跪,向欠债人讨要欠款的奇特一幕。
* {( _7 Q6 o" i" [; W1 Y% |
w% e6 ~- a; j; W; ?# Z在当地的一个派出所里,一位女子双膝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向欠她钱的欠债人诉说着。站在她旁边的一位亲友,一边想拉她起身,一边也不停地抹着眼泪……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把钱借给这位欠债人的女子,肯定是现在自己也遇到了困难,肯定是也急着用钱,肯定是多次向欠债人催要后,一分钱也没有要回来。因此,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出此下策,只好乞求对方可怜一下自己,理解一下自己,尽快还钱。
一个曾经借钱给别人的女子,现在沦落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真是令人寒彻心骨!
$ f; \/ I/ A0 t' m/ `# \
7 N1 m, b; i! `# e看到这一幕,不少网友感同身受。有的网友发问道:你今后还敢借钱给亲朋好友吗?: \$ x* \5 G; P5 ~. l
* C! `1 ?$ K9 b9 B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当别人跟你借钱时,诉说自己是多么的困难、是多么的急迫、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需要你的帮助。可以说是对你好话说尽,什么时候还钱信誓旦旦。
9 B! A0 f- Z) R# U" R! J' n7 r5 U3 k5 q
可是,当还钱的日期到了时,当还钱的日期过了时,当还钱的时间变得遥遥无期时。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借你钱的人不讲信用、没有诚信,而是你自己太天真、太单纯、太慷慨、太大方,而是你太高估了对方的人性道德。
有的时候,你借钱给别人了,到了还钱的时间,或者早就过了还钱的时间,可是,对方一点动静都没有。
7 b) u- z' i& i3 ]" n! @# `+ p: [1 F5 i
你反而会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地想着,怎样才能既能要回自己的钱,又不得罪对方,又不伤和气。这个时候,你本来是做了一件了事的,到如今,却成了一件烦心事;你本来是有理的一方,却觉得自己有点理亏似的。
& E f& D' y2 ]& ?- J0 O! h# z K
所以,当你借钱给别人时,就要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
" k& ]0 h4 d- t( B
# e% a9 `& D! I: |/ R c- J你借出去的钱,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可能对方只能归还一部分;有可能比当初约定的归还日期要长得多。还有可能,你为了要回自己的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对方撕破脸皮,从过去的亲朋好友变成了仇人。
李嘉诚说:什么最难?借钱!肯借钱给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贵人。不仅肯借,而且连个借条都不让你打的人,一定是你贵人中的贵人。
5 f' b3 x) D( C- ] s9 y. [
) G/ G4 H. _# E) v1 a, ~. v6 P对于欠债的人来说,
" ?6 ^) g& N$ A" Q+ g
2 E+ V* U; M8 c' Q5 l7 q5 d在你困难时借钱给你的人,不是因为人家钱多,而是因为在你遇到困难时想拉你一把,而是相信你的人品,而是相信你的信用。/ M+ o$ Y1 l% N, k* v% H7 N
+ g5 X2 |6 L- \$ J
对于欠债的人来说,
4 z9 H/ A8 x9 |4 T& C' O, j" P) j# f2 g! k
要常怀感激、感恩之心。如果到期不能还债时,应该及时向对方说明原因,重新约定归还时间,求得对方的谅解和宽容。- i3 V' W. G+ V0 |) N
0 [$ t. D I: L对于欠债的人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言而有信,一定要信守承诺。因为,一个人的信用就是一个人的人品,就是一个人的面子。那种借钱时低三下四、还钱时就是大爷的现象,那种站着借钱、跪着要债的结局,最好不要出现。7 H0 r4 @& P; n+ U) W
- r1 `5 l, |* a3 s; R; J7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