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生篡改同学高考志愿被刑拘,此前已有多人被判刑,教育部提醒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44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0:14: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8月16日下午报道: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消息,近日,新城区公安分局警支大队接到报警,称高考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经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某职业学校学生王某某疑似利用隐蔽手段获取同学的填报高考志愿的账号、密码,并借机篡改其高考志愿。 女生篡改同学高考志愿被抓
8月14日,警支大队将此案立案侦查,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其已构成“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无独有偶。今年8月1日,山东阳谷县公安局博济桥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张某报警,刚刚收到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上,高校并不是自己填报的志愿,登录报考网站后发现自己原本填报的高考志愿信息被人篡改了。派出所民警很快锁定临清市李某有重大嫌疑并将其成功抓获。
李某篡改同学的高考志愿接受审讯
! w+ N2 q2 F/ t$ |% |5 j* |" P. W0 g  B& B5 C7 A2 D/ y: ?* G
李某与张某在聊城市区同一所学校就读,两人系同班同学,在学校期间因琐事发生过矛盾。出于泄私愤的目的,李某使用微信冒充老师,获取了张某高考报名所用的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并登录报考平台将张某的高考志愿进行修改,进而造成张某未被自己报考的高校录取。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作案原因各不相同
记者梳理发现,近十年以来,篡改志愿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有的是为牟取非法利益,也有是出于个人目的。
2014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星海艺术学校考生李某和张某的高考志愿被篡改,篡改人竟然是他们的班主任。事后,分宜县教育局责成星海艺术学校开除涉事老师,学校向两名学生和家长赔礼道歉,最终学校及涉事老师和学生及家长达成赔偿协议。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警方破获一起恶意篡改上百名同学中考志愿的案件。据调查,西昌某中学毕业生吉某某通过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尝试输入密码成功后,篡改了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之后嫌疑人吉某某被刑拘。
去年6月25日,罗某在其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家中,用电脑登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系统后,通过账号及密码登录了7人的账号,对这7人填录的第一报考志愿的四位数字代码进行篡改,导致7人无法就读自己所报考的第一志愿学校。
据悉,罗某在学校一贯表现良好,曾担任班干部,学校教师对其评价也很好,没有违法犯罪前科,此次犯罪系法律意识淡薄、嫉妒心作祟;案发后罗某向被害同学积极赔礼道歉,罗某的家长与被害方家长积极协商赔偿事宜,为表歉意已主动从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密校区)退学。法院一审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决被告人罗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教育部曾发出提醒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发布了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公布“高考志愿被篡改”等典型案例,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信息泄露。
在预警信息中,教育部还披露了一起“高考志愿被篡改”案例。某省一考生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利用同学的准考证号非法篡改高考志愿,导致同学受到影响。公安机关对该考生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省招办决定让受害人重新填报志愿,以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图为教育部官网截图
教育部提醒,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篡改他人高考志愿可能涉及哪些罪名?
对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张丽敏表示,目前实践中有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还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等罪名。
此外,在我国建立的“治安处罚和刑事处罚”二元惩治体系下,对尚不构成犯罪的,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篡改高考志愿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主要是通过审查其手段的违法性和行为后果,对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处罚。”
张丽敏认为,篡改高考志愿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执法机关、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预防和处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密码管理等技术安全措施,同时增强考生的保密意识。对于被篡改志愿的学生,教育招生部门及相关高等院校应建立救济机制,确保其受教育权得到实现。
( o5 D2 e! b2 A! T9 C# D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16 04:0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