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康定8月4日电 题:全力以赴抢险——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进行时“赶快叫人,赶紧撤离!”8月3日凌晨3时许,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暴雨如注。当地干部密切关注雨情,发现沟水愈发浑浊、山体轻微震动,立即发出警讯,并组织群众转移。, B- {: Y1 T0 m9 ~" e& F
3时30分左右,日地村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附近的雅康高速公路隧道间桥梁被冲垮、有车辆坠落,国道318线断道,日地村有房屋被毁,有人员失联……接报后,当地紧急行动,生命救援由此展开。
( X* W9 P! |+ G$ y. e+ _$ b W. o& h6 M% B5 }
警讯:紧急转移群众 J7 {4 |6 v$ x& w# o5 r' K
! u. w& B& n* `4 O* t0 { ]
巨大的山洪泥石流在日地沟上游形成,沿着沟道直泄而下,首当其冲的是雅康高速公路康定至泸定段日地1号隧道至2号隧道间的桥梁。
/ }' ^+ N* Q3 X ~% W; q* g b6 ]9 y
目击者看到,随着泥石流猛烈撞击,隧道间腾起烟雾,桥梁垮塌,有车辆坠落。后方司机赶紧刹车掉头,逆行停车示警,拦住后续来车。凌晨4时左右,高速公路关闭,疏散和救援行动火速进行。
这是雅康高速公路康定至泸定段日地1号隧道至2号隧道间桥梁垮塌现场(8月3日摄)。泥石流加速向沟底的日地村冲去。65岁的村民李成福被咆哮声惊醒,到窗口一看,裹挟着巨石的泥石流正朝这边奔涌。“快出来,跟我们转移到安全地方!”这时,村干部在大声疾呼。8 T" c# {" a3 y& B5 h' u( \
$ J, V& c8 J, J0 I4 t9 J7 }' o0 E: [ 据了解,日地沟属于地质灾害风险区,近期持续降雨,当地干部保持高度警惕。3日凌晨发现情况不妙,他们立即组织群众转移。# d; p( _/ C L( Z
) M' Q1 J! @" o “我活了79岁,这么大的泥石流从来没见过!”村民钟木林想起当时情景还后怕不已。58岁村民谢继才说,多亏村干部“搞得快”,逐个打电话、挨家挨户拍门让大家转移,才让更多的人得以逃生。
$ }# Q9 L/ `' Y8 E/ z1 C W% j" V5 G3 U3 H
截至4日14时30分,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姑咱镇日地村6人遇难、11人失联;隧间桥梁垮塌4辆车共11人坠落,其中1人获救送医,2人遇难、8人失联。5 V8 n1 h' p+ N/ T" x/ F" Y
" k( G' T7 d/ O# v6 b! i* U 为何这起山洪泥石流灾害来势如此凶猛?
4 D+ o, M+ U) m4 [. C; ^
7 Z; c2 ^2 L4 ] “本次灾害是因持续降雨叠加冰雪融化引发的特大型沟谷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在现场踏勘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运生说。9 K6 }1 m5 K$ U# [
) ]7 N( K/ S! W6 u5 T0 _
王运生介绍,日地沟沟域临近鲜水河断裂带,强震多次叠加致使山体震裂,同时其高差达到约4000米,且呈树叶状易于汇水。本次山洪泥石流冲出固体物源约58万立方米,所携孤石直径最大达6米,流速估计大于8米每秒,流通区冲击力可达百吨以上,破坏力巨大。% |" @4 i' F- B4 h- M s
' z8 f+ }! q% o8 u3 J6 X @. `0 W
近期当地气温偏高,山上冰雪消融加快,加之持续降雨,导致沟道堵溃引发山洪泥石流。由于上游属于无人区,没有有效的监测手段,也不排除沟道上游因高程效应引起的局地强降雨影响。
5 O* N# y% W5 u: _* p' G, N; r) s9 C9 k
搜救:抢抓黄金救援期. h2 v. ]0 [; a4 x
: Z7 S. I: w0 y
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四川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灾区一线指挥部署。
% O2 X7 ?* r( p
1 v7 W% l, I( s4 A 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出动各类抢险救援人员1554人,搜救犬8只,车辆及工程装备311台套,通信设备68台套、救援器材1500余件,轻型直升机1架、大型无人机1架,深入现场开展人员搜救和各类保障工作。
2 M ?% |; Z" O" j: z5 a; R+ C9 p# h3 Z% L @* z( R8 i
“抢抓黄金救援期,充分利用人、犬、专业装备、信息技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尽最大努力搜救人员。”甘孜州应急管理局局长康斌说,已成立10支搜救小分队,开展拉网式排查搜救;已救出16人并及时转运救治,其中4人已出院,其他就治人员没有生命危险。
) S' I+ v! U# h' a
% _* N9 w. z8 _ 3日上午,记者从成都赶赴救援现场时,通向灾区的道路已采取分类管制措施,救援车辆通行顺畅。据了解,四川交通部门灾后立即在177个收费站开通312条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并通过公路可变情报板信息提示,引导救援车辆顺利通行。4 R" v1 `& H7 z, y4 i! l
0 O; v0 [% P5 B3 W
记者3日下午在救援现场看到,途经日地村的国道318线路面上水流湍急,淹没到人的小腿,消防、电力、安能集团等抢险救援队伍蹚水进村搜救,几辆挖掘机正在将堆积于路面的石头推到路边,溅起很大的水花。
8月3日,救援人员在抢通国道318线(无人机照片)。4日上午,记者再次进入搜救现场,大石头随处可见,挖掘机、破碎机等大型机械正有序作业,覆盖很深的泥石流堆积体被一铲铲挖开,冰冷的沟水不断从石头缝里涌出,通道逐渐显露出来。一组组救援人员成队出动、各司其职,仔细寻找失联人员线索。
' G. X! k4 C1 ~1 u y$ {7 g& M, y% _8 P
记者跟随一支消防队伍蹚水突进日地村深处,看到许多房屋已被堆积物掩埋或被巨石冲毁。队员们手持专业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进入掩埋区域搜寻。“时间不等人,趁着没下雨,今天天一亮我们就进场了。”一名消防战士说,要抓紧白天和好天气的“窗口期”加紧搜寻。
. @/ I( ]8 L& ~- T2 T, Z! J1 e% n% Z+ r1 ?5 R* I, L0 l
为强化救援保障,5名省级专家已赶到灾区开展医疗救治。甘孜州还设置202处咨询服务点,已为6400余名游客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
' d: L3 b6 \) ~: z/ T/ M' F$ S$ L0 A
安置:保障供水、供电、住宿、吃饭7 v" d z0 B; |
' s, E3 V" l$ Q/ j
据介绍,灾害发生时,日地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喊醒叫应”机制,及时转移灾害直接威胁区域内308人。1 n) i, [' p {( O, i
/ D2 ]9 O* _# R* A. k% k9 X2 E
随后,乡镇干部、派出所、消防等救援力量突破几处山洪断道,在天亮前陆续赶到村里参与救援和疏散。据了解,截至3日23时,当地已累计转移灾害发生地及周边群众939人,并通过入住集中安置点、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
6 C2 m# @1 d* P8 N' J* f/ ^/ }3 m' K6 V$ K0 K6 T. W" M
记者3日晚间在日地村18公里外的郎鼓村安置点看到,经过紧急抢通电源,16顶应急救灾帐篷里已接通了明亮的电灯。折叠床上铺着整齐的被褥,一些老人在床头盘腿而坐,当地干部和志愿者在有序开展各种服务。
8月3日,姑咱镇干部在郎鼓村安置点内登记受灾群众信息。“早上我被救援人员送到安全地带时,包子、牛奶就递到我手里了。”李成福说,到郎鼓村安置点时,帐篷已经搭好,厨师支起锅灶正在炒菜。6 W, @6 x7 |# N, Q# r) f
$ L3 J) }" y7 K+ B
据了解,各集中安置点均设点长负责群众工作,供水、供电、住宿、吃饭等服务都有保障。过渡期间,当地将按照国家标准对受灾群众给予生活救助。由于此次山洪泥石流坡度陡、来势猛,已导致国道318线和雅康高速公路这两条进出甘孜州的主要通道中断,目前仅有省道434线榆磨路经海螺沟至泸定一条通道可通行。气象部门预计,受灾区域近期仍有暴雨预警,多种因素叠加给搜救和道路抢通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7 t9 E7 l3 j- `/ I) D3 B9 u8 B. m' p- z
目前,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已调集力量携带专业设备进入现场作业,通过激光雷达、正射相机、五拼相机等航摄装备开展应急测绘,为受灾区域的地质安全提供科学评估依据。* H1 W, m3 J* \. k4 L' P1 r
: c8 o% Z5 X. P$ n+ D# V 同时,指挥部已在各救援队设立安全员15人、观察哨17人,采取分区责任、预警联动等方式,落实安全责任体系,并前置通信保障车,通过无人机等排查险情,确保不因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3 R$ K, n& @/ G$ c) M# R. Q) _( U; ^: {
! a) W! @, F; p6 k- J8 |
“道路抢通方面主要围绕3个点位开展:一是大河沟点位已抢通便道500米,二是宋家沟点位清障100米已保通,三是国道318线二道水点位双向掘进230米。”康斌表示,将尽快安全抢通受损道路。
) L8 a% I) a& m- N* Y; b f; P" {* }* R, q0 t( p" ]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