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k& E) h1 u5 u0 z' W; u8 N$ h“避讳”一词出自北齐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风操》一文中,在该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自此以后,便有了“避讳”一词。 # O8 P/ b) N4 l S* R7 E3 Q, d/ @+ N b! f; Y3 p' b1 P
何为“避讳”?7 e6 u e: s; y0 A
i3 `) r7 s' |《词语新解》中解释称,避讳,原指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规定人们或晚辈在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应以别的字相代替。 8 i& q7 g$ ]6 s* \ 8 x' h. t( }: J2 ^; f一位历史学家称,随着时代的发展,“避讳”一词有了新的含义,一般是指晚辈与长辈之间或异性之间不能触犯忌讳。《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曾经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由此可见,“避讳”一词逐渐演变出了新的含义了。 ~. V/ Y+ ]" Q- ] k N% a8 p4 y2 Z- ^* x7 H! C; ?一位伦理专家曾经称,在家庭成员之间也是需要注意避讳的,比如,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需要有所避讳;儿媳与公婆之间也需要有所避讳等,毕竟,人类是有羞耻心的一种高级动物,如果在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相应的避讳,就有违人伦了。 . D7 V1 t( }/ g9 ~, }* W5 D; S* K; ]! R& x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连最基本的避讳都不讲究了呢!$ N3 E: Q7 a# c$ L( Y) f; k
6 K& P x4 t: W" T2 C2 |7 _
这不,就在2023年8月19日,广东的一位网友杜女士就在网络上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家庭的事情呢! 5 d# u! U! F, d' T _( \" l0 P. C& T
那么,这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V- g9 ?: @/ B; t6 }3 ^: f
3 ^7 f$ z3 J! R/ T7 m7 k* H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