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均是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引发超越事件本身的不良影响,主要暴露出以下三大问题:9 u; O' z3 L% D* F
' P" y4 T8 S# @1 ( W% q! r7 c$ n2 z7 ?- I" }4 p" Y2 x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当事公职人员透露出的“权力傲慢”。两者都表现出对媒体采访的抵触和不配合,甚至采取反驳和威胁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和责任意识。这种态度不仅显得傲慢,而且显示出他们对媒体监督的不重视和对公众知情权的轻视。诸如在一些地方或领域,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使得个别官员误认为自己可以不受外界监督,行为可以不受约束,长此以往必然会滋生傲慢的心态。 . j7 I5 y9 z& ?' a6 D% | 6 ~( c7 e" D7 x7 ~' J8 ^* I9 u, d22 a' B1 @9 ` W. Y. f
: V N) d$ u7 V4 k) L5 Z受访者发言随心所欲,内容缺乏专业性和法律常识而“授人以柄”。秦保局当事公职人员是试图通过引用错误的法律概念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显得非常不专业。根据《陕西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对景区内巡查车辆的相关规定,明确要求“严格实行一车一牌的车牌管理使用规定”,并没有给公务车无牌上路开绿灯。因此,如此信口开河的说辞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是极不负责的行为。而滁河水体污染事件中的受访干部是用极端不合逻辑的比喻来否认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试图用酒精中毒的个例淡化水污染问题的客观存在和负面影响,完全忽视了公众对环境清洁安全的正当关切。+ j/ D8 ^6 G5 Z' r; I
0 }! T! ^6 M- U6 f. j9 L7 |37 |1 }" Z" I2 Y
* H. q; ^+ G. R6 E# G此外,与近期采访中相关干部的“信口开河”形成明显对比的另一个极端便是“一问三不知”。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11年4月央视新闻就“武安钢铁产能问题”采访原河北邯郸市武安市发改局业务科室马科长的“名场面”。面对当年记者的犀利询问,当事科长回答时的一问三不知、答非所问、不知所言也一度引发公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