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了一篇文章,系统梳理了2023年的纪检监察工作情况。岛叔注意到文中的一组数据: 3 v2 Y; o5 F/ C n& p ; M0 W' x3 I, X. Q6 R 2023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向25个省(区、市)纪委监委集中督办交办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共追责问责746名责任人和97个责任单位,其中204人为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 : I: g3 \9 X* H* d( W* L f1 i V9 ^ \9 Z; n6 h1 x* w1 y 因耕地违纪违法问题问责“一把手”,这事值得说道。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纪委监委对乱占耕地、“非粮化”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中国人多地少,14亿多人口占世界总数的近20%,但耕地只占世界总量的9%;人均耕地面积约1.4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V. V5 i+ [! v+ u2 O$ [
' _ g; {& t% a! P# F) E
本世纪初,中国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当时提出,这条红线如果被突破,将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 $ q+ G( w3 N2 ]/ U4 \+ Y- I4 h. `4 Z( w. A1 [' t
但为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仍屡禁不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对岛叔说了两个字:“利益。”钱文荣说,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发展二三产业比第一产业来得快,一旦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地方容易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比如,与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作物种植收益明显偏低,当遇到经济作物侵占耕地时,农民没有太强的阻拦动力。 7 A, }- ^. i, @$ R$ z, J8 e( u& a' s, U; z! k- B a) A' q' m0 h# d
除了种粮收益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偏差也会加剧耕地侵占问题。有的人只考虑个人升迁,热衷于造势造景,打造所谓显绩、政绩,置耕地红线于不顾,成了实打实的“耕地刺客”;有的人失管失察,碍于“人情世故”睁一眼闭一眼;还有的以权谋私、收受贿赂,靠国家的地,发自己的财。 * p, l1 L; S0 }: Q$ `0 \6 p; G E
此外,耕地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一个地方如果缺乏有效协调贯通机制,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也难以形成合力。
浙江省金华市纪委监委干部向种粮户了解情况。再难管也要管好。钱文荣认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离不开3个关键词。 3 d+ x. \- E; V$ s5 v' {3 U. {) V% U! M
一是考核。包括对耕地保护成效的直接考核、对地方经济考核体制机制的完善。目前,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已明确各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落地落图,这些是硬杠杠,有关部门应严格考核问责,加强专项监督,向破坏耕地行为果断“亮剑”。完善地方经济考核指标,不能简单以经济增长率论英雄。地方政府官员也得摆正政绩观,别总以为一任只管一任事,图个任上光鲜,要知道耕地红线是终身追究,退休了也得担责。二是技术。耕地损毁容易,修复难。对于违法违规侵占耕地的行为,早发现一天就能少一点损失,不能等表土层都破坏了再发现整改,那修复就难了。要充分利用航拍、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掌握耕地情况,快速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线索,提升耕地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 b# Q! o3 U' P4 c$ d4 d% S/ ] q" U2 u2 h9 F" G0 Z9 g; Q
三是效益。加强耕地保护需要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农民来说,得让种粮有利可图。可行的措施是推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种植比较收益。种粮有钱赚,农民自然会在耕地保护上多出力。1 l4 r) G, {2 ~0 } I( k3 @+ I
3 s; k& N1 C) ?. y5 w 另外,不能让种粮地方总埋怨“凭啥别的地方不种地、少种地去搞经济,自己费劲种地还穷得叮当响”。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都是对症下药的办法。 5 }% u8 f6 z. |) m X% c9 Q- C7 P i% D1 A: w; x “当然,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钱文荣说,耕地保护应避免“一刀切”“大跨步”,要先立后破,给农民整改留出过渡期。农民利益受尊重,好政策才能有好结果。3 d4 o4 n/ I* J8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