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西一老师上课,学生上台从背后扇耳光,课堂乱作一团,引人深思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3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7 12:06: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从古至今,尊师重教都是一项传统美德,也正因为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学到知识和本领,从而丰富自身,提升综合能力,甚至改变将来的命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有些学生的做法让人愤怒和心寒。
近日,在广西某中学内就发生了这样一起让人无语的事。当时一名女老师正在课堂上讲课,然而教室内的课堂纪律很差,有的同学上课时间随意聊天,有的甚至随意走动,给人一种在菜市场上课的感觉。 不过班级中还是有部分想听课的学生,其中有一名男同学为了在嘈杂的课堂中能够听清老师讲的内容,便主动将自己的凳子搬到了讲台旁,然后坐下专心地听课。
而与这名男同学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另外一名男生,这名男生身穿黑色短袖,不仅全程没有听讲,随后竟然趁着老师认真书写板书的时候,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女老师身后对其扇耳光。
这样的挑衅动作让人倍感愤怒,但女老师也仅仅是口头批评。不过对于这名黑衣男生而言,老师的批评显然听不进去,甚至在老师批评自己的时候,还用手指指着老师,给人一种再说就要揍你的既视感。 随着相关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大家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也为老师的处境感到无奈。
很多网友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班级才会有如此散乱的课堂纪律。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班级并不少,尤其在乡镇中学以及四线城市的中学。
虽然教育部多次强调中学不能设置快慢班、实验班、火箭班等等,但是很多学校为了避免成绩优异、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被影响,同时为了保障升学率和优生率,依然会设置这些班级,而这就导致很多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会被分在同一个班级,于是这个班级的整体纪律就很差,而这也给授课老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因为对于这些老师而言,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如何管理这部分学生。尤其是当出现上述黑衣男学生这种情况时,老师们更加发愁。
单纯的口头批评他们压根就听不进去,但是又不能进行体罚。所以渐渐地,这部分老师学会了隐忍,只要将每节课讲完就行,至于学生们能学到多少全靠个人的自觉。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些弊端,比如班级中确实会有部分学生,他们内心是想学的,只是因为基础没打牢,学习环境和资源较差等缘故,导致他们被分到了这个班级。但是如果长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那么他们将几乎没有实现赶超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将这样调皮顽劣的学生不集中管理,而是随机分配到其他班级,那么对于校方而言也很为难。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校方自然担心这些顽劣学生的存在会让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都受到较大影响。
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这部分学生就会被归集到一个班级中,而这样的班级的纪律往往是最差的,也是最让老师头疼的。
有人说,这种行为习惯的学生就应当开除处理。然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只要不是违法犯罪这种原则性问题,一般不会开除学生,所以老师们以及学校管理者也倍感无奈。
还有人说,可以将这些教室内的监控视频发给家长看,让家长知道自家孩子究竟是什么状态,然后采取管理措施管教。不可否认,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就怕有些家长也管不了自己孩子,或者说压根没时间管,渐渐地,这部分孩子就会被家长以及老师们选择性忽视,逐步地沦为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
所以说,对于家长而言,一定要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哪怕不做一个学霸,也至少懂得守底线、懂规矩、分善恶、明是非。

* X; b6 g* D2 H- I( S9 }; A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9 14:21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