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伤亡数字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衡量战斗胜利的标注之一,对于现代化战争来说,要求和标准相比较传统战争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历次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基本上战斗双方公布的伤损数据都能够大致相对,士兵也都是有名字有记录,只要参加了战争基本上也可以做到全程记录。
不过俄乌军事冲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两国的伤损数字似乎总也对不上,当然了这种数据也并非都是俄乌双方发出,如3月23日根据媒体报道,北约一位高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称:根据乌克兰方面给出的消息,俄罗斯军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伤亡数字攀升至7千到1.5万人,另外或许还伴随着3-4万人不同程度的受伤。
这么一看似乎俄罗斯方面在战斗中伤损情况令人堪忧,不过从俄方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似乎与北约方面提供的乌方数据有着很大出入。如3月25日,俄罗斯武装部队第一副参谋长谢尔盖·鲁茨科伊上将宣布俄军已在乌克兰完成了第一阶段作战任务,俄军为了此次任务共有1351名军人阵亡,3825人受伤。
+ ?- Z, {7 K/ q' Y8 K$ q9 w) U* G) F6 ?8 k
双方公布的数据也让很多人犯了糊涂,这种情况下到底听谁的?
确定这个问题谁是谁非之前,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次冲突中双方军事行动部署情况,从地图上看,俄罗斯军队进攻的范围大体上呈现出包围、半包围的形式,基本上将南、北、东三个方向围了个水泄不通,乌克兰只有西部还留存一个接受援助物资的通道。
北线战场的主要目标是乌克兰首都基辅,东北方向俄军从哈尔科夫州和苏梅州持续推进,东南方面以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为主要出发点,同时黑海上的俄军舰队也在水面展开了配合行动,南向从克里米亚进发,牢牢锁住黑海出海口,方向直指敖德萨地区。在战斗中俄军采用的也多数都是现代化军事武器,伴随着大量的装甲重型火力,基本上战争一开始乌方就失去了制空权和战场的主动权。
乌克兰方面相比起来就显得有些被动,武器多数都是解体后购买或是解体前的老物件,以及近几年北约一些国家支援或者出售的武器,其实战力并不算差,只是和俄罗斯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那么从现有确实证据来说,这种军事到人数再到实力上的差距,又是现代战争,似乎乌克兰方面不应该占据特别大优势,可乌克兰方面对自己军队的伤亡数字似乎很是敏感,每次提到都是含含糊糊,让人猜不清楚,最近乌总统泽连斯基对外称俄军伤亡1.6万,与之前的含沙射影显然有些对不上,俄方没有这种顾虑他们公布的乌克兰方面伤亡数字之前已经达到了3万人。
两者之间一时间搞不清楚谁真谁假,能够确定的是只要战争没结束,伤亡数字也是仅供参考,根据俄方报道在之前一系列军事打击行动中,乌方的士兵甚至有些连尸体都没有留下痕迹。
事实上,从现有资料和对比来看,俄方提供的数据似乎可信度要更高一些,但不论如何伤亡过万都是抹不去的事实,乌方的瞒报举动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猜测,或许存在一些精神层面上的顾虑,比如士气、民众信心等问题,种种情况加上西方媒体的有意散播,逐渐就将俄乌双方的战损情况推向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我们或许只能这么判定,关于俄乌双方的战损数字有实际情况,也有政治考量,又或者还有一部分的国际形势需要。
, j; R% x* o+ o( ?6 ]5 E% p9 h! Q其次,关于战争结束时间的预估
# }2 I5 d3 a3 p" r: d( @. U说完了战损情况,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世界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战争到底什么时候结束。3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在内部简报中严明,俄在乌的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宣告结束,之后将进入第二阶段的行动。随后乌克兰武装部也通过媒体曝出,称已得到确切情报,俄罗斯想要在胜利日也就是5月9日前结束战斗。
如此劲爆有价值的消息竟然出自乌克兰这个对手,还言之凿凿,这个消息听起来就很不靠谱,从表面上看真实度也不算高。战争一开始,重型武器、远程导弹、军舰、先进战机就已经被投入到了战场,东欧这片土地的冬天显得格外不安静。不过从最近几天的战事进展来看,似乎双方的对抗也并没有一开始那么激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胶着,这一时期拼的就是耐力和策略,以小规模胜利带动大规模战争,也可以理解成俄方一直强调的“特别军事行动”。
从种种情况看,想要结束战争的首要前提是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双方达成一致或者一方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如今双方的谈判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在某些方面的认知上依旧处于无法定论的状态,那么接下来就很有可能维持且战且谈状态到打不下去为止,也就是某方达成战略目标。
首先是乌克兰方面,他们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渴求的是战争结束,俄罗斯退出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同时也有着自己不可放弃的立场,如坚持不允许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以及像克里米亚这样的历史遗留敏感问题。
其次就是俄罗斯方面的诉求,他们的要求很好理解,第一就是要乌克兰成为永久的中立地区,保持自己的衔接缓冲位置不变,不能进入北约或者欧盟让俄罗斯的西部防线暴露在北约的视野之下。第二点就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独立,两个地区脱离乌克兰。最后就是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这三个方面是俄罗斯的主要诉求。
那么我们可以从俄罗斯的诉求方面反推,首先就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也是这次军事冲突的最直接导火索,从战争一开始关于乌克兰进入北约的问题西方基本上处于集体失声的状态,而在战争持续推进阶段乌总统泽连斯基也在公开场合一再催促北约方面加紧审批乌克兰进入系统的流程,显然在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效果,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管西方是如何制裁谴责俄罗斯,始终没有在进入北约的问题上对乌克兰大开方便之门。$ \1 t# o- O* ^" l/ N
其次就是在卢甘斯克和顿尼茨克的问题上,冲突开始前俄罗斯方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两个地区的独立。显然这一诉求如果不考虑乌克兰和乌克兰背后的势力,那么基本上也已经宣告达成,没什么可议之处。
- D5 K1 U7 K1 v# V) D7 @
至于乌克兰去军事化这个诉求,背后代表的意义就复杂多了,比如在这场军事冲突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俄乌的矛盾,但从深层次讲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军事冲突之前的乌克兰与西方眉来眼去已久,并且与俄方的历史矛盾较深,站队西方虽然冒犯了俄罗斯的利益但对其自身来说,或许也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如果现在预测战争结束时间,或许我们可以首先排除像抗日战争或者是阿富汗战争这样的旷日持久的战斗,长期作战对于交战双方损耗巨大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来说,经济情况也都谈不上十分景气,甚至还伴随着从未间断过的各种制裁,种种外力更是雪上加霜。不管是战争还是战败都需要一场急速的闪电战,根据当前战局和国际环境施加的压力来看,下月结束战胜有一定的可能性。
还有就是乌克兰方面自称截获的消息,言明俄罗斯方面将在每年十分重视的胜利日5月9日前结束战斗,也有很大可能会出现,从时间上符合短期作战,在军事压力下或许也能达成某方的诉求,并避免了拖入长期战争的泥潭。所以,如果脱离出乌克兰方面公布的俄罗斯决定结束战斗时间这种句式的固有框架,那么其推论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重要节日前结束战斗极有可能会发生。
! {/ K, ^% e! u9 m7 K% ~' J最后一种情况或许也是不太乐观的猜测,那就是这场军事冲突将持续到下半年冬天来临之前,理由是大国或者是集团的政治博弈,想要双方达成一致就要在在利益上做出妥协和让步,谁能坚持到最后,或许就会成为最终获利方,而打出了大半年的空余时间,不管是手握能源的俄罗斯拿住西欧命脉,又或者是欧洲方面找到了解决能源的办法,这些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0 V1 x0 q y/ v: G; \- Q
4 Z7 w& ]0 O8 y8 {
' g" |4 ]$ G% Z6 V7 @! \9 R! r2 h# y! g# j) F% V( y* Z- m# [" P: @
2 q+ q* S) J2 n; M3 [
, r+ C9 S! e( P$ j6 B: a) b5 K: A9 w. e+ @# u: S2 s; [
! n P; f, t: N2 ~. X( f! ]$ I
- A6 i. |8 O% M8 i0 ?1 {; B( X
9 k1 Q; o$ P6 A* `& R0 R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