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海,某所大学里。 下了体育课的女学生,收到一则好友申请。 发现是刚给自己上课的严老师,就顺手通过了。
老师上来就给了她一个小小的夸赞,说在刚才的垒球课表现的不错,两人的距离瞬间被拉近了。
女生这时候还没有想到,明明表现并不突出的自己,为何成为了老师重点呵护的对象。 她以为这次联络,是老师对学生例行公事的慰问,是自己成长道路上微不足道的一个花絮。 丝毫没有考虑过,之后的狂风暴雨。 很快,她就发现,严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有些过于“体贴”了。 她每天都能收到严老师不期而至的细心问候:
0 {- \; ^8 }" N- _, W& d“干嘛呢?”“在哪呀?”
仿佛两人不是师生,而是一种更加密切的、暧昧的关系。 似乎是习惯的作用,在严老师日以继日地关怀下,女生开始注意起严老师的一举一动。 也会在夜深人静时,期待他的问候。 年轻的女孩子,总是很难拒绝愿意陪她聊天的人,哪怕对方带着强烈的目的性。 在严老师的“嘘寒问暖”之下,女生终于鼓起了勇气,小心翼翼地问:
. t& f) L0 `/ ~) F) x3 b0 m7 J“老师,你有女朋友吗?”
5 ]. F' h N" L8 ^. { a严老师打了个哈哈,用老练的话术反客为主。 但女生还是很执着,想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个年纪的女孩还有天真,还有无所畏惧的冲劲。 哪怕她还不知道,她的勇气来自于,阅历碾压之下,精心编织的谎言和话术。 很快,女生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严老师告诉她,自己没有女朋友。
话既然说开了,那在“单身男女,恋爱自由”的庇护下,师生恋为什么会成为禁忌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很快,女生收到了严老师的约会邀请。 在女生看来,两人已经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如同恋人般的感觉。 她就这样带着青春期的悸动,和严老师开始单独约会。 他们一起去了酒吧。 大概酒精总是能很轻易地击破心理防线,在两人离开酒吧之后,女生在半梦半醒之际,被严老师带回了公寓。 仅仅12天,女生就沦陷了。 可怜的是,她还以为这是龙卷风一般猛烈的爱情。 可能如同每个恋爱中的女生一样,还在期待着执子携手,与子偕老的故事。 可言情小说毕竟只是小说,现实中的故事,往往更为残酷。 三个月后,一切都变了。 女生发现,严老师很少主动联系自己了。 她以为只是对方很忙,所以很懂事的留给他空间,想着不忙了就会来找自己。 可没过几天,晴天霹雳。 女生偶然得知:严老师早已结婚生子。 那自己算什么? 她约出对方想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可对方却说: : }* Z# @* ?$ Y3 v9 a) ^3 [
“不如还是做朋友。”
- y% ?' h) U2 `+ t为什么确认关系后,他可以那么轻易地反悔呢? 她想不明白,甚至食不下咽,生生瘦了十几斤。
悲伤过后,清醒过来的女生终于意识到:这可能只是一个圈套。 她发了一封举报邮件,举报这个已婚出轨、欺骗感情的男人。没想到举报一出,久未联系的严老师疯狂打电话找她。 甚至严老师的父母亲朋都来劝说她: 1 y, H7 V+ z3 T% P6 M, o
严老师儿子才刚周岁;他刚工作没多久,未来还很长;你别破坏他的家庭...
' C" w/ e7 _# F. c% s# q7 }1 ?/ j" F说女生不心软是假的,毕竟她曾经这么争执和疯狂的爱上了这个男人。 但偏偏她又从多个渠道得知:受骗的女孩子,不止自己一个。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不能任由这件事“悄无声息地结束”。
如果真的珍惜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又要打着恋爱的名义,到处撩骚别人呢? 女生想不明白。 不过她更不明白,为什么向学校举报之后,石沉大海,事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甚至自己还被某些人私下“威胁”:
' Q! P" H1 d5 B: I- V% q严肃处理后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政审和毕业事项。
难道受害者想要维权,就是个错误吗? 11月23日,两人相识的第165天,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上午11点,女生在网上发文控诉,想借助网络的力量讨回公道。
她还新建了一个邮箱,供和自己一样的受害者提供证据。
事情一经曝光,立马冲上热搜,引起了大量网友关注。
这次,学校回应来的很快。 当天下午,该校官方公号发布通报称: 5 l! @! g- Y* J+ F% ^+ j: Q- G8 _ z. j
已对当事教师(严老师)作出停课处理决定,并启动调查。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绝不姑息。
我们可以确信,这是一场“公平”的公开处刑,所以必定是对作恶者严惩不贷。在这件事情的背后,离不开勇敢的曝光者,也离不开网友们的支持。 可细想之下,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悲愤。 有人感叹,什么时候网络成了最有效的监督手段。
也有人说,权力丑闻频出,舆论倒逼司法,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近年来,老师骚扰、侵犯学生的新闻层出不穷,且越来越多朝着低龄化发展。 究其原因,是老师利用自己的强权和阅历,对女学生进行了降维打击。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中,就讲述了13岁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
0 L7 Z! y5 }; ~; f( s“我下楼拿作业让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只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在这里,她还用红笔标注: % e" d3 b- t1 Y) X3 P f) f
“为什么是我不能,我不可以,却偏偏是我不会。” " Q1 t7 o' @* s- f H4 t
因为年幼的房思琪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在她心里,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带有一定的光荣与使命,他家庭美满、人人称赞,所以他做什么都是正确的,为自己好的,自己只要照做就好。 甚至,在陈国星性侵另一个女孩被爆了出来的时候,她的母亲却说: 1 U% i( B8 V# _+ g$ h2 P
“那么小就勾引老师,一定很骚吧。”
这下,年幼的房思琪更不敢说出实情了,她觉得错的不是老师而是自己。 每次事后,李国华都要对房思琪说:
6 d9 }2 X3 Y- i- D“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 S' q9 v: z& w: p* r2 `3 D
更是让她在潜移默化中,把这种强权下的暴行,当做了爱情。 她一次次地试图说服自己: 2 z" }7 G! Y6 |0 x' E, X
“若与自己不爱的人做爱是污秽的,而既然老师爱的是自己,如果我也爱老师,那就不脏了。”
( @! P4 h( v1 t/ u# y0 Y' K2 o那时候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心理,正是对方无所忌惮的春药。
. O$ V0 |/ H t$ _. |% }) h% Z“李国华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自己都觉得是自己的错。”李国华已经知道自己给女孩带来很严重的伤害,造成了一些心理疾病。 可他丝毫不关心受害者未来会怎么样,而是沉浸在这种权威带给自己的满足当中。 更可怕的是,李国华毁掉的,不仅是房思琪的5年,更是林奕含的一生。 现实中,林奕含遇到了她的丈夫,真心爱她之人。丈夫对她表达爱的方式,和她小时候告诉自己的“爱的方式”完全不同,她的信念堡垒开始崩塌。 丈夫对她越好,越温柔,她越幸福,就越感觉自己曾经的经历恶心、污秽、肮脏、罪恶。 她不知道哪边是对,哪边是错,也无法接受自己曾“爱过”李国华这个恶魔,在这种挣扎中变得痛苦不堪。
2017年4月27日,年仅26岁的林奕含选择在家中自缢。 几年后,害死她的那名老师,开设了补习班,继续以老师的名义上课。
一个女孩的去世,竟然什么也改变不了。 林奕含的逝去让人悲痛,也让我们警醒。 不再对掌权者盲目屈从,也许才是自救的开始。叔本华曾说:
& t7 \3 R7 |" n! h( ^' g8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 p$ |/ H$ S4 R; F) L; d而当权者对弱者侵害,早已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体上、时间上、精神上...... 除了师生,还有上司与职员、院长与护士等,现实生活中,只要存在权利不对等的关系,就总有人想要钻权利的空子。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奴役别人,享受掌控别人的快感。 并且这些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会精心挑选受害者,
- l" h5 K. v5 h( b' [/ S, X& {5 {心理脆弱的人;经济上有困难的人;曾经遭受过某种创伤的人.... ( C' n! s x) [% _! m. S/ X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更容易被掌控。 大部分弱势者不得不在“权利”面前,败下阵来。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严老师,曾经那些受害者难道没有一个人想为自己讨个公平吗? 不一定。 作为一个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成果,怎么舍得在最后弃之不顾。 于是,但凡有人以“毕业”、“政审”等理由威胁,就根本没有几个人可以顶得住压力。 所以,她们都“被迫噤声”了。 难道公平就这么难吗? 你别忘了, 过度沉迷权力的人,终有一天被权力反噬。 在小说《太阳黑子》(后改编为《烈日灼心》)中有段话, ) Z# C" ]' B' w
我很喜欢法律。我觉得法律,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东西了。没有它,我们都是野生动物。我们天生比所有动物都坏。要制定出好法律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不折不扣地遵从它、执行它。不论在哪一个环节,我们血管里的野性、兽性、惰性都会伺机钻出来,占法律的便宜。一部好法律,一部人人遵从的好法律,决定了这个社会的进化步伐。如果你遭受了不公,请你勇敢发声。 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你背后,是法律,是千千万万的网友。 法律就在那里,那是我们权力的底线。
, e2 a( u7 \! w& E"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