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已起锚开航,公安机关将如何接续作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公安机关该如何继续为乡村保驾护航,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维护乡村政权稳定,严打乡村涉黑涉恶势力 夯实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乡村振兴战略地施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利益格局调整。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的开放程度会不断提高,利益主体、思想观念、社会心态也将呈现多元化,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把提高保卫和巩固基层政权的能力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严密掌握各种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组织动向,做到提前预警、精准打击,防止捣乱破坏活动影响农村稳定。 提升严打农村涉黑涉恶的能力。农村涉黑涉恶势力、宗族势力向乡村政权、经济建设、乡村管理等领域渗透侵蚀,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动摇党治理乡村的根基。且从打击处理的案件来看,涉黑涉恶势力的触角主要是伸向农村的砂石等矿产资源、土地等生产资源形成垄断性控制,从中赚取巨额非法利益,并拉拢腐蚀一批领导干部,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拔高严厉打击黑恶犯罪的能力。推动落实基层派出所驻点包片、黑恶线索摸排等责任,严打侵占集体财产、垄断集体资源、谋取非法利益等涉及“三农”的涉黑涉恶势力,严打赌恶合流、债恶合流等扰乱农村治安秩序的势力,严打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群众的安宁和农村的平安。 塑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乡村,肃清乡村治安问题 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农村信教群众较多,各种邪教和非法宗教在广大农村都有存在,破坏和渗透活动比较严重,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公安机关投入警力对邪教及非法宗教的摸排,加大打击处理“法轮功”等非法邪教组织,营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好稳定。 提高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能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城乡之间的四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量不断加大,整个社会的关联性、流动性、开放性、共生性大大增强,一些新的违法犯罪形态也会随之产生。公安机关必须要积极主动适应农村治安形势的变化给社会治安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以公安基层执法部门为平台,不断创新打防管控新机制;以维护人民的核心利益为中心,全面提升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国农村实际做出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站在政治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要把工作放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大视野中来布局,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聚焦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提高化解社会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好农村稳定大局。 拔高严厉整治治安乱象的能力。集中整治农村麻将馆、网吧、游戏厅、浴池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场所,深挖幕后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坚决铲除黄赌毒在乡村生存的土壤,全力打造“乡村文明”的精神家园。 创造公正执法环境,夯实依法履职能力 推进大普法,法治进乡村。要将法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法律为乡村生活各个方面提供坚强保障的重要作用。 完善法治乡村体系。坚持法治为本,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乡村社会氛围。 规范基层执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执法,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严格执法程序,公开执法内容,提高执法质量,加大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增强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培养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必须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度站位。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国农村实际做出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公安基层执法部门是农村治安保卫的主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造、维护优质环境,同时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做好群众工作、防止不和谐问题发生。 必须牢固树立乡村战略实施的导向。公安基层执法部门在统筹公安工作时,需要聚焦新情况、新变化,提高化解社会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好农村稳定大局,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高质量服务。 加强源头治理,防控化解风险。要树立底线思维、忧患意识,着力加强风险隐患的预防和化解,全面落实情报信息、专案侦查、阵地控制等有效措施,提高对治安稳定的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和依法妥善应对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公安工作优势,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方式解决利益诉求和矛盾冲突。(刘岩 达川区公安分局文职 双河庙村驻村第一书记)
( U4 E8 S, {% f9 w' k) i X& Q9 S$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