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家就疑似“商场不雅视频事件”发声明:已报警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2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4:54: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近日,一段疑似在宜家拍摄的不雅视频被上传网络,5月9日,宜家家居IKEA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关于近日网络上传播的疑似涉及宜家商场的视频事件,宜家中国非常重视。其坚决反对并谴责这种行为,并已第一时间向疑似受影响的商场所在城市的警方报警。

宜家中国称,其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家居灵感,未来将通过更周密的安保、保洁等措施为消费者营造安心、舒适、健康的购物体验及环境。同时,宜家中国呼吁消费者文明有序逛宜家,共同维护良好的购物环境。

图/宜家家居官方微博截图

与5年前让人瞠目结舌的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不同的是,据网民称,近日流传的这段不雅视频是一位女士以裸体形象出现在宜家卖场的公共空间。

记者从媒体发布的已打码处理的视频中发现,视频为他人所拍,一女士坐于宜家卖场的沙发上,视频范围内还有顾客在走动。视频拍摄了该裸体女士正面和背面不同角度。

但仅从视频内容尚无法判断该女士为何裸体示众,视频为何人所拍,该女士是否知情等情况。而视频如何流传到网上目前也不得而知。五年前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后,优衣库一度被网民指借事营销炒作。

据媒体报道,2015年7月14日晚间,一则“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内,一对年轻男女欲火难耐”的不雅视频,刷爆朋友圈和社交网络。

该视频长达一分钟,还有男女之间的对话,但是他们的对话模糊,很难听清楚。

2015年7月15日,北京警方接到举报立即开展侦查。根据警方的处理通报,该案件中3人因传播淫秽信息被依法行政拘留。视频中两名当事人,警方在通报中称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五年后,宜家在类似事件发生后选择了及早报警。

宜家官方微博5月9日发布的信息称:关于近日网络上传播的疑似涉及宜家商场的视频事件,宜家中国非常重视。宜家坚决反对并谴责这种行为,并已第一时间向疑似受影响的商场所在城市的警方报警。宜家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家居灵感,营造安心、舒适、健康的购物体验及环境,呼吁广大消费者文明有序逛宜家,共同维护良好的购物环境。

记者也注意到,视频内容以及来源,包括视频中女士真实身份正引起网友的议论和猜测,但宜家官方信息未作出任何提及和说明,也未见警方就此做出具体回应。有网友称视频所示宜家位于广州,但宜家在9日的声明中也未给予确指。

这一段不雅视频已在互联网上受到强烈的道德谴责。尽管宜家方面表示已诉诸警方,但在法律层面上,却有诸多不确定性悬而不决。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

朱巍告诉记者,这条视频应该为摆拍,属于淫秽色情信息,且公然在网上流传,首先触犯了《网络安全法》,上传视频者和传播视频的网络平台均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的“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色情信息”的规定,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朱巍解释说,“作为网络平台而言,有义务及时监察不良信息,并及时阻止、屏蔽、删除、断开链接,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另外,朱巍说,该视频还违反了2020年3月1日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含有淫秽、色情信息的内容。“这段视频出现在公共网络上,而不是私人间的传播,很明显影响了公众。”朱巍分析说,如果这次宜家不雅视频背后当事人不是首犯,或为团伙分工协作,或出于牟利从事违法行为,那么他们就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情节较轻没有违反刑法,但至少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相关规定应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朱巍还提示说,还有一种概率较小的可能性,即视频女主角对于视频在网上传播并不知情,是他人私自传播。那么这名女士的个人隐私权遭到了侵犯,属于民事案件范畴,相关人员要承担民事责任。

但该女士在公众场合拍摄不雅照片,不管是什么目的,虽然没有触犯刑法,但扰乱了公共秩序,应该接受治安处罚,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相关报道:

宜家视频的这个大瓜,宜家是受害者还是流量营销呢

最近,朋友圈、各种热搜中,宜家视频赫然在列。这个本应该是安安稳稳发展的家居企业,这次怎么就突然登上热搜呢?难道是企业的发展或产品质量出问题了吗?

于是看了下各种热搜下面的评论,几乎清一色都是各种求视频、求种子甚至还有乘机贩卖资源的评论,可算让我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性质。

原来,宜家陷入了和2015年优衣库事件一样的风波。

也许接触网络比较晚的网友不一定知晓当年的优衣库事件,只能说当年的优衣库事件,可谓一时间爆红各个网络平台,当真是盛极一时。

那时候,虽然优衣库经营还可以,但在中国民众中知名度其实一般。

但借助于优衣库事件,突然之间在我国打响了知名度。

可是宜家呢?似乎本来在家居市场上就比优衣库出名的多,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事情呢?是不是又是一场营销

事情发生后,宜家的相关人员第一件事表达了此事情与宜家无关,宜家也是受害者。但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会不是是宜家的又一场营销呢?

要知道,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消息,无论好坏,几乎可以在瞬息之间就到千万网友的手机上。以宜家的知名度而言,他们需要这样的营销方式吗?反正,宜家在事情很快发生后宜家选择来了第一时间做了澄清声明。

要知道宜家在家居市场上的知名度可比当年的优衣库高得多,看上去是不太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知名度的。

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16年6月30日发生的宜家事件吗?几乎和这次事件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当时都是图片。

但如果这是宜家纵容或默许的呢?我感觉这个几率还是比较小的。

不过我觉得宜家还是以搞好品牌、提升品质为抓手吧,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口碑维持不易,做好自己岂非更好。

这种效仿,虽然客观上为宜家引来了流量,但长远来看却不是件好事情。

这是个故意为之的视频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当年的优衣库事件吗?当时就围绕着是故意营销还是过失流传出来而有着诸多争论,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当年只是质疑罢了,说实话无法拿出实锤证明是故意为之。但这次的视频来看,说是偷拍,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有专业人士分析道,从机位和聚焦手法来看,明显就是有摆拍嫌疑,而且概率还不小。

确实,互联网的今天,引流是非常常见的营销方式,现在几乎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确实,有些名不见经传的牌子为了营销只得富贵险中求,选择博出位的方式来获取关注度。

但营销可不是一场刻舟求剑,对于一些本来已经有名气的牌子,与其靠着虚无缥缈的营销,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产品与服务。

这才是这些大品牌安身立命之道。

! z; _* k, K1 b9 R; W! Q: T% h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24 05:4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