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惊现巨型深坑--冀恒矿业“非法开采”触目惊心 (冀恒矿业铁矿石开采现场,中间形成超百米的巨型深坑) “原本是青山绿水,现在却沟壑纵横,自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被涞源县冀恒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冀恒矿业)租用开采铁矿后,超面积的过度开采使得方圆十余公里山体被破坏,近万亩原生态耕地、林地、坡地被毁、被埋,开采铁矿遗留下来矿坑最深处约300米,山上的多处尾矿库没有任何防护,飞尘四起村民深受其害,如有大雨降临,山体很容易滑坡,危及村民生命安全,据说冀恒矿业是上市公司奥威控股的子公司,老板是全国人大代表,涞源县根本不敢管,村民的举报不但毫无音信反而还屡遭矿上人员威胁、恐吓,冀恒矿业肯定有保护伞!”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杨家庄镇杨家庄村村民告诉记者。
6 R, ] J. m1 C% a+ } 杨家庄村位于上述被严重破坏太行山北麓山体的山脚下,自然生态和环境因冀恒矿业的铁矿开采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据了解,冀恒矿业持有河北省原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可以露天/地下开采铁。
, b& `1 t1 m) ?( N 然而,在调查期间确发现,该公司打着整治修复的名义在今年年初投入一亿元左右上马废石加工设备。知情人透露:因为未取得废石加工的采矿许可证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现在试营业期间都是在夜间偷偷生产。
& x; j) j- k' E( I H) i 作为华北的生态屏障, 保护太行山生态环境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辽阔的群山腹地,冀恒矿业长期持续的矿山开采对草原环境的威胁正日益凸现,太行山北麓环境如今正在日益受到采矿业的破坏。! @1 m/ T/ t3 I5 Y. d
2019年9月,杨家庄镇多个村村民均反映,冀恒矿业铁矿环境问题突出,其中尾矿库排污已长达16年,导致上百万吨尾矿渣覆盖并破坏周边的耕地和山体,矿区内扬尘漫天,持续的矿山开采在山体上留下深度近300百米的巨型深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周边村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
8 r, S& G1 k! E6 W# T 支家庄村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这里也是冀恒矿业铁矿石开采所在地,在开采现场看到几十台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正在紧张的工作,路上尘土飞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矿区中间有一个几百米深的矿沟,山体结构被严重破坏。
1 W- z/ }; ^7 w) {, z 当地村民告诉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冀恒矿业开采铁矿所致。”9 |4 ]. K! V7 S2 q% w- T. W
据查询相关资料:冀恒矿业于2010年8日16日在保定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0万(万元),公司主要从事铁矿石开采(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至2022年4月12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12月4日)、加工(按采矿许可证核定的采区范围)、矿产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2014年9月18日股权并购变更为外资)。公司经营范围是铁矿石开采、加工(按采矿许可证核定的采区范围)、矿产品销售,金矿砂销售。(2014年9月18日股权并购变更为外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X( M7 q9 ]% i1 f
当地村民称:“冀恒矿业多年开采铁矿资源,不但毁坏当地村民百余亩耕地,而且当地多个行政村近万亩原生态耕地、林地、坡地被毁被埋,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当地村民无法忍受污染之苦,大部分被迫搬迁。”5 k( {* y. C) W5 ~
杨家庄村一位村民称:村内矿石运送车辆昼夜往返,矿山开采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村民不敢开门、窗,种植的植物遭受粉尘侵蚀不能生长,村民整天生活在矿山粉尘中。9 b# H. P" p1 k/ ~' _4 f# t
“当初我们多次将此现象举报到当地政府,问题没解决,却遭到冀恒矿业有关人员威胁恐吓,这些年答应我们的污染费至今不知去向,分文未得,当地环保部门每到执法时,冀恒矿业的开采和运输车辆全部停止工作,环保部门只对一些非法私挖乱采的小作坊进行处罚,也是罚完款就了事。”多位村民表示。, j2 S8 a2 z$ D( ~; J/ W/ P
从2010年开始,冀恒矿业开采致使上百亩原生态耕地、林地和坡地被挖被埋,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而挖矿所在地距离村庄不到一公里,时至今日,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体如同刚做过手术一般被齐根挖开,最深处形成将近百米的沟壑,高耸似小山的石堆上面没有任何苫盖,不时扬起粉尘飞扬。: H' @: W' v8 M! D; ]
冀恒矿业开采不仅仅只有环保问题,2013年,杨家庄村村民的60亩耕地和众村民股份制责任山2800余亩树木几十万株,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村里私自转让给雄鑫矿业(后改名冀恒矿业)做尾矿库占用,擅自改变土地性质,侵犯村民利益高达2400余万元,使集体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遭受侵害。4 j. K, j a6 W& s
杨家庄村村民说:“该村范围内有多处尾矿库,一到下雨天,这里总会有铁矿废渣废石流下,2012年7月,涞源县杨家庄、王安镇等村镇,被肆虐的洪水侵袭,造成山体滑坡、沙石滑落路面、桥梁、公路被冲断、村庄被吞没、农田绝收,原本的青山绿水,全部浸泡在了浑浊的污水里,乡亲们在暴雨中承受着寒冷、饥饿与恐惧,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被淹没成一片废墟,我们整天生活在恐惧中,如果再有类似的灾害发生,我们的生命同样会遭到严重威胁,冀恒矿业不但有非法占地的现象,矿区内还存在超面积开采行为,村民多次将此现象据报道当地政府,均未得到官方回复。
! P9 r& Q0 v: Z2 W* O1 ? 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全国范围督察的情况下,冀恒矿业依然“我行我素”,原因耐人寻味。对此,当地村民质疑,当地政府部分官员有保护“非法开采”之嫌。# i9 D: n! v8 h# T. {
(铁矿给山体造成严重破坏,对周边居民造称安全隐患) 9月底,在距离杨家庄镇约5公里的尾矿库,面积约两个足球场大小,由灰色矿渣和废石堆积而成,伴有异味,边缘是虚散的矿渣筑成的坝体,高约百米,尾矿库中间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露天开采后留下的巨型矿坑,深度超百米,矿坑四面岸壁陡峭、沟壑纵横。9 x. ~3 n3 H* e2 V! [1 I' i& p, k
村民对冀恒矿业开采铁矿的行为深恶痛绝,采矿使他们失去了部分耕地,也污染了环境,自从十几年前被矿上租用以后,便被永久性破坏了,村民甚至因此将铁矿企业告上了法庭,据统计,当地周边村被“以租代占”的耕地超过100亩,大部分已无法耕种,更为甚者,选矿产生的大量粉尘,被风吹四散,覆盖了山体周边,从尾矿坝渗出的污水,污染着周边尚未被侵占的土地。
4 m& i4 F* Y2 U$ D 村里的老人说:由于耕地被占,山体被污染,年壮的村民不得不外出找活养家,整个采矿区的空气中弥漫着随风飘散的矿粉,这样的状态已经有十多年了,被开采出的矿渣和废石一直堆放在那里,很多矿上的工人工作待不到一年半就被换下,也有不少工人因吸入矿粉而患上各种疾病。
# L( i: D* X/ i# ]6 e( } 河北周边的山体生态环境关系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是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并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 T' y4 e* n- v' E
然而冀恒矿业却毫不收敛,从奥威控股(01370.HK)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公告--公司于未来将计划通过公司全资附属子公司冀恒矿业拓展建筑用砂石料生产、销售业务来看,奥威控股计划根据冀恒矿业的地质资料及废石指标检验结果,将利用冀恒矿业的废石生产建筑用砂石料及机制砂。' n) j) F% Y6 p2 K1 w
通过天眼查查询得知,冀恒矿业于2019年1月24日变更了企业经营范围,增加了建筑用石生产、销售,据了解,冀恒矿业的相关固废利用项目已向当地政府申请立项,计划于2019年7月初建成投产。9 L7 X3 J$ }7 V' k; l/ d$ m
目前生产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完毕,但还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都是在晚上偷偷生产。
7 |7 C( ?4 y9 E. T9 ^ 在环保高压之下居然还顶风作案,知情人表示,只能说政府在保护或者默许该企业的非法生产行为。9 b* W5 }% R3 G3 A! L+ l- O7 E
(冀恒矿业投资上亿元的建设用石生产设备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如此严重的问题,涞源县自然资源局对冀恒矿业破坏太行山系的行为是否知情? 9月24日当天,冀恒矿业铁矿开采工作仍在继续,从远处就能听到铁矿机械轰隆声,工地内挖掘机和运输车辆往返运输矿石。
- }6 |" _$ D7 h# N3 K 涞源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高素洁获悉上述情况后,立即电话叫停冀恒矿业的开采行为,但该局负责冀恒矿业环保监察的负责人却说:“村民反映冀恒矿业的污染问题情况基本属实,冀恒矿业在涞源县开采铁矿已经十四年,每年纳税数值是涞源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作为当地环保监管人员,工作压力非常大。”
4 e9 z& J1 P- k- ~' c 在当地听到最多的几句话是:只要上面有人就能干、冀恒矿业是上市公司子公司、老板是全国人大代表、涞源县根本不敢管。
4 t' ~; ^2 Q3 Z+ A+ d% H* K 涞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管股股长赵晓娟表示:“冀恒矿业铁矿开采行为属于合法开采,不存在超面积开采,至于冀恒矿业新上建设用石生产设备,有关手续正在办理中,还没有开工生产。 7 {! y9 L! Q! c% g- `
太行山区本来就生态脆弱,植被少,缺乏涵养水源、调解地面径流能力,雨多时洪水宣泄而下,雨少时河川干涸断流,形成大雨酿水灾,缺雨遭旱灾。- n/ }; f8 T+ z- z
有关专家认为,改善生态环境,解决贫困状态,决定了开发太行山资源应当从长计议,也正是有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使太行山区在20多年的开发中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居民收入得到提升,然而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和贫困”两大主题。私采滥开,对于暂时缓解贫困起到一定作用,但长远来看,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可能是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而资源的有限性必将重陷生态贫困,以此方法来解决贫困无异于饮鸩止渴。9 T; d$ I" K& z) b$ s
原文:http://www.exjtimes.com/qiye/20191008/188.html
5 Y6 u' B$ R3 ?0 v& F/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