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充市嘉陵区获得“世界长寿乡”认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5:13: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今日上午,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嘉陵区被认证为“世界长寿乡”。

“世界长寿乡”获得认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社会团体领导和专家学者,省、市、区领导,“世界长寿乡”省市县代表,知名乡友、知名企业代表、中央驻川和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出席并共同见证今天的“世界长寿乡”发布式。

在发布式之前,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嘉陵区的尚好桑茶博物院、丝绸博物馆、天乐谷景区等地,在会场观看了嘉陵区“世界长寿乡”宣传片。据专家介绍,嘉陵区成为海南澄迈、海南万宁、海南岛、湖北钟祥、广西河池、广西贺州、广西浦北之后,经过认证的国内第8个世界级长寿地区。

嘉陵区人民政府区长史燚详细介绍了嘉陵的自然环境、人文底蕴和乡风民情等相关情况,以及嘉陵区打造好“世界长寿乡”的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并真诚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到嘉陵做客,畅游世界长寿乡,驻足柔美嘉陵江,漫步嘉陵新城,感受嘉陵风情,拥抱嘉陵发展。

嘉陵区坐拥三大长寿密码

据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人口与健康长寿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7 年、2018 年的联合调查研究显示,该区68.73万人口中80岁以上老人超过16000人、90岁以上者人班3000人、百岁老人65人,最高寿达113岁:老年长寿比、植被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地表水质量指数、人口平规期有台、平均受教育年限 .思格尔系数等各项数据均符合“他原长带声“标准。2018年, 被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认证为“世界长寿乡”。

专家分享了嘉陵区的三大“长寿密码”。

第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嘉陵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4T,年均无霜期297天,年均日照时数1068小时,年均降雨量1002毫米,自然气候十分宜人。嘉陵植被丰润,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这里有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嘉陵江359度曲流奇景,既有山的坚韧,又有水的灵动,山美、水美、风景美,造就了适宜健康长寿的自然环境。第二,人文底蕴悠久深厚。嘉陵农耕文化、孝道文化、感恩文化、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留下很多“致富后不忘乡邻”、“百善孝为先”、“助贫济学”故事。2015年嘉陵被评为“省级敬老模范区”。该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舒心;积极倡导孝德文化,打造以“孝文化”为主题的5A级天乐谷景区;每年举办“长寿文化节”,开展“十大孝星”、“十大长寿之家”等活动,全区爱老敬老之风日益浓厚。第三,乡风民情淳朴仁厚。嘉陵乡风古朴,民俗浓郁,千百年来,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的良性引导和聚族而居、春耕夏耘的生活方式,涵养了人们平实朴实、向上向善的生活心态。这里的人们心胸宽阔、为人平和,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邻里和睦、慈善仁爱,欢处洋溢者延年益寿的健康风俗。嘉驶人一生喜好劳动,以前劳的生命形式,滋养充沛的生活精力,不断演绎健康长寿的百岁人生。

同步举办健康长寿论坛

在当天的发布式结束后,嘉陵区举办了“健康与长寿论坛”。会上,相关领导宣读了《嘉陵区长寿环境评估报告》和《嘉陵区长寿指数评估报告》,部分专家学者及海南澄迈、湖北钟祥等“世界长寿乡”市县代表围绕经济发展与健康、智慧康养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据了解,在“世界长寿乡”获得认证之后,嘉陵将进一步深度挖掘长寿元素,整合长寿资源,做优长寿产业,唱响长寿品牌,让更多的人共享健康长寿之乐,不断提升“世界长寿乡”知名度、美誉度!


! G8 Z" Z5 b8 @, H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8 02:4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