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这家网红饼店雇人“假排队”,20人的队伍有7人都是托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有句网络流行语: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如今,可能要改成:“我排过最长的队,全是托儿的队”。6 ^& i! L1 e( H8 {5 H" ~  p" u# s

, s- e2 h* j) t6 f尤其是在一些奶茶店、甜甜圈店、锅盔店等小吃店,甚至是火锅店门口,经常可以看到随时有很多人在排队,甚至有的有40-50人在排队,“队太长了,马路都排不下了!”让人不禁萌发这些排队的人是真排队?还是假排队?# A+ ?0 c0 J1 O
$ `. K' V0 h" W
即使室外39℃高温暴晒的中午,位于成都春熙商圈的大科甲巷一家名叫“牛肉油匴”的小吃店门前也总是排着长队。7月10日-7月1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选择现场蹲守、拍摄视频、暗访的方式,试图揭露出背后的真相。正值暑假,广东陈先生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到成都玩耍。路过春熙路商圈大科甲巷时,一家名叫“牛肉油匴”的小吃店前,排了足足30多米长的队伍吸引了他,直觉判断这家店的饼应该非常好吃。7 [3 i% w' T% r0 W( Y) I

- @, v9 Y" C7 A- Z$ r4 A3 K走进这个约10平米的小店,店里有两三个员工在忙碌着。墙壁上写着各种口味的牛肉油匴(类似锅魁但馅料更多的饼),价格统统都是10元一个。要不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个外观陈旧的小店根本不起眼。
1 ?7 j/ _. R% l( F  @
3 D" {6 ]8 _! r4 K正值中午,室外气温接近40℃,陈先生让妻子和孩子在一旁的板凳上等候,自己去排队。
$ x/ I( m# t* [( [) g1 j( b/ Y9 m1 _1 @$ c# @
记者估算了一下,从12点50分许,一直排到了1点半,才轮到陈先生购买。“味道一般吧,没觉得值得排这么长的队去买来吃。”
' z, _& Y" m. N( t8 A+ i3 M( M/ L8 I+ a3 S% x# L8 J
“现在还是人少的,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人更多。”一位穿着白色短袖的男子卖力吆喝。“现烤现卖,来来来,趁现在排队人少了咯……”遇到前来排队的人,这个领头指挥就会迅速上前,收钱,然后分给顾客袋子让其排队等候。$ v) B4 n! G: ?6 p9 ]/ m) a

$ G" g5 T( L& I: e' d7月10日-11日,从中午12点到17点过,记者两天都在现场蹲点。排队的人数最少12人,多的在20多人以上,多数是外地口音的游客。: H# c$ c& B% O5 @1 W& `

! l. }9 g4 o+ G4 F0 A6 }$ ]在长达数十米的队伍中,也有个别游客,半途放弃排队离开的。不过在蹲守的四五个小时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至少有7个人从1点开始直到记者离开,都一直在排队。其中包括三名结伴同行的女子,结伴的一男一女以及两个单独男子。与其他游客不同的是,这七个人显得神情自若,不紧不慢,其中结伴的几对要么在耍手机,要么互相交头接耳,有说有笑。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整个下午,这7个人至少重复排了四五次队,多的甚至有七八次。
( }  k5 N! h: U* D1 i4 P$ Z/ v. E' z
+ J) g( Z; w% g6 `# `他们的行为和轨迹也出奇一致:排队,只买一个。买到后,都不直接吃,而是慢悠悠地朝着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的方向离开。约10多分钟后,这些人又返回到排队的队伍里了。然后,他们手里的牛肉油匴不见了。记者注意到,这7个人不会同时出现在队伍里,一般以三到四个为一次排队,重复循环。0 f& O6 R, w4 T' s! `6 ^

: Z: R. t! I4 G  {( L- M调查:前后两天4个人都来排队 买到饼后去了同一地点1 J& V4 k/ L/ K. |. @
这些人的行为疑点重重,牛肉油匴如果买来吃的,为何不一次性买个够,而是去排队四五次,而且每一次只买一个呢?他们带着牛肉油匴离开了,短短10分钟又返回来了,东西到底是被吃了,还是到哪儿去了呢?带着这些疑点,一路记者继续蹲守在店门口观察,另一路记者一路跟随这些人的足迹,看他们到底去哪儿了。
9 m% p* T* V$ V& n3 G+ q  J/ {3 v  }$ F  L, T3 ]' m  U* a
时间:7月10日中午12点—17点20分
+ g; u# I2 j3 [3 v- e# d4 d
" {, k$ v7 Z: P记者首先注意到了四个人。一个身穿灰色短袖,牛仔裤,卡其色凉鞋的男子。13点59分出现在排队人群里,右手拿着纸袋。在他的前方,一同出现的是结伴的女子三人组,其中高个女子身穿花裙子,短发女子穿牛仔短裤、白色短袖,另一个中年妇女穿着绿色短袖十分显眼。
6 S9 i# O6 o5 t6 F6 V8 C: M7 v1 B2 M- c
大概20分钟后,三位年轻女子每人拿着一个牛肉油匴离开,从附近某大型商场的门口经过,然后进入第一城,在正科甲巷48号的科甲大厦停车场入口旁边一个约1米宽的通道穿过,然后进入一个小门。不到10分钟时间,三人空手从这个门出来。随后,灰色短袖男也进入了这个小门。10多分钟后他们又出现在排队队伍中。$ t% }: Z; k/ k7 e
. A3 L4 [% f1 v' Q. D
从中午12点-下午5点20分许,蹲守的几个小时,记者发现,有7个人最少的参与了三回排队,最多是灰色短袖男子以及三人组,他们至少来回了四五次。排队人数最多时队伍有20人,其中有7人都是“老面孔”。8 ^; z. n7 ]5 s1 g4 h! [

+ h, K% X8 ?2 ]. {时间:7月11日中午1点—下午4点
; j/ p. n( S% k0 ?" R: ]" v7月11日下午1点,记者再次前往现场调查。如同前一天,这里仍然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穿着白色短袖、负责收钱指挥排队的店员还是一样的吆喝词。
( ?0 n* _& f" ~/ R
! i1 J7 {: `1 G) ^很快,记者发现了前一天出现的几个人又出现了。女子三人组,花裙子换成了黄色条纹裙子,牛仔短裤的短发女子,白色短袖换成了蓝色短袖,而绿色短袖的中年妇女,则穿了白色短袖。A男子灰色短袖则变成了深色衬衫。从2点开始,这四个人又沿着前一天的路线,来回走了三四趟。
- D) O4 l& p+ H. \* m! G5 t4 i( Q; `$ T& F0 j% ~4 g2 D
与前一天不同的是,记者注意到,还出现了几个新面孔。梳理两天的蹲点调查,这一家店,有将近10个“顾客”涉嫌是托儿。
! m% @/ R2 g& ~4 E9 p
8 {" o4 ^  y2 D  D/ m起底:专门有公司组织假排队 一天10次月薪1500元
! Z# }* ~) b6 s! }# ^. Z2 U
. X0 z4 p2 j  t: l$ B; b7 q& k& a$ G这些托儿到底是啥身份,他们又是从哪儿来的?为了解开这些困惑,记者随即以兼职为由,与负责收钱指挥排队的店员接触。在现场,这位店员一开始拒绝,说他们不需要招聘兼职。可能考虑现场人太多,而后他让记者先加微信交流。
* A, S! q9 ^) d; }) H8 ?  C  h6 V1 }% M2 @- _, I# p3 ]
翻看他的朋友圈,这一年以来,几乎都是炫耀店里排长队的小视频和照片。比如7月5日,他在视频中得意地说:下雨天30多人冒雨排队,人太多啦!比如5月5日,视频中将近四五十人的长队,他说:“队太长了,马路都排不下了!”$ `2 }; ]6 V" m( C9 N

& B! f4 a3 ^/ I2 _7 P& U, T记者多次要求这位店员直接招聘自己做兼职,但是遭到了拒绝。. S$ [& o% S* P1 F+ p. B

- @; A  z2 A' p, Y他说,排队的都是中介公司每天负责送人过来,店里不能直接招人的,他补充说,中介公司有一个群,里边有200多人,前一天6点报名,只招收前20人。' ]2 J* C  i) f' q. b

% N' R) o+ e; D8 O) e他进一步解释称,如果确实想做,他可以带记者去见兼职公司的老大,然后进到他的群里,“每天就可以让他给你安排。”
# B0 h/ W- D  A( M& ~
* t  n8 d! g  o+ i3 b* g事实上,涉及造假的并非只有排队。这位店员一开始询问记者的身高,并表示,如果身高等各方面条件不错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些活动的歌手“假唱”。( }( I! _" l/ `6 n9 G6 D  g' H5 D
2 W. r) ?; I' ~$ z3 m3 G0 C/ Q
调查发现,这些中介公司非常成熟。一方面通过招聘大量的兼职人员,然后进行批量“销售”。一些需要“托儿”的店家,中介公司负责每天送一批“托儿”过来,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角色“扮演”完成后,采取微信转账日结的方式,能快速支付费用,中介则以赚取差价营生。
" v& K/ L) u9 o
0 _+ ]0 B2 N: m5 b! I# o纵|深:消协、律师说法:这是消费欺诈!
) r5 f% l. f6 _4 D9 O% J
7 O, b: e& S1 q4 m( ^6 `8 x% \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陈逢逢律师认为,经营者雇人排队,是指经营者利用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通过人为制造众人排队现象,营造一种产品受大众欢迎、生意繁荣的假象,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获取好的口碑和利益。从法律上讲,这属于一种消费欺诈行为,即经营者通过掩盖商品销售的真实情况,欺骗消费者使其错误地信赖该商品品质并进行消费的行为。
  q0 `# A5 {1 s  Y
9 W1 S9 J' e7 O8 f记者拨打了工商投诉12315消费者热线进行反映,工作人员表示:小吃店雇佣人进行排队诱导消费者消费,属于欺诈行为。市民遇到这样事情要积极举报,小吃店行为是否涉及违法,需要进一步核实。4 \( d: A" ?2 O2 j2 K! W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19 18:0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