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茂名:“六棵树”绿了山野富了乡亲|“绿美茂名 林果飘香”特别报道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250

稿子

19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4: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编者按:今年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在茂名市电白区开幕。南方日报、南方+推出“绿美茂名 林果飘香——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特别报道”,呈现茂名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丰”景。敬请垂注。
" Y0 V2 h' b) y
$ \5 S' H7 L' J$ l* w) A林果飘香,绿美富民。广东拥有2572万亩经济林,全年产量1131万吨,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当前,全省大力推动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推进实现生态增优、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稳步发展态势。
/ I2 T6 Y: D. d; g/ F1 e3 v' H0 ?( |
茂名是观察广东特色经济林的一扇窗口。近年来,茂名依托资源禀赋全产业链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培育一批超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在“五棵树”的基础上,加入油茶这一经济林优势产业,形成了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油茶“六棵树”绿色林果林药产业体系。如今,茂名经济林种植面积约401.2万亩,年产值约400亿元。
' S- q$ l% ^* S0 h, D) ^/ V8 E
- g* L! [- |" A. n高凉大地,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健步前行。发力“六棵树”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茂名路径越走越宽广。
: u# m3 m+ {; x  U
/ s8 j6 b& H0 \9月23日南方日报“绿美茂名 林果飘香——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特别报道”特01版。
2 |! {' o4 i4 c5 w, L! b; o3 Z: t; f0 j
●夯实根基
; s+ ]# N% W* g# ?摸清种质资源家底0 ]0 D2 I9 j9 i0 H* I
+ j# J: N% o# p! k: \9 H* v0 l) J
提起茂名,“荔枝之乡”的招牌全国皆知。
' s3 C3 }( n% Z3 g/ `" r) G8 N: D- ~& T9 n3 Y
荔枝种植面积达143万亩的茂名,是全世界最大的连片荔枝种植基地。全球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这里。2023年茂名荔枝总产量超62万吨,是统计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实现鲜果销售收入88.5亿元,同样创历史新高。
' g8 F3 B, y! Y, j & V* T. t/ H% G
茂名果农在采摘荔枝。张鹏飞 摄
- Y% g! y7 o9 i( Q4 ^1 }. L+ T) h1 o0 ]* L  Y: B7 D2 B
“土特产”的金招牌换来“金效益”。从茂名经济林产业数据看,荔枝年产值超110亿元、龙眼年产值超70亿元、化橘红年产值超72亿元、三华李年产值超53亿元、沉香年产值超55亿元、油茶年产值超10亿元、林下经济产值56.43亿元……荔枝、龙眼、化橘红、三华李、沉香和油茶这“六棵树”成为茂名经济林产业的“金饽饽”。9 l7 `8 f* H% u% P

+ d, l" c7 n1 L; R" r3 [- S* N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园里,连片的荔枝园正开展秋梢管理。“以前我们都是种黑叶、白蜡这些传统品种。”种了一辈子荔枝的老荔农何金宝说,“近年来果农丰产又丰收,离不开品种改良,茂名荔枝胜在质优。”
; q- G2 V& D) q8 T1 D; m3 M) c8 P
“丰富且稳定的种质资源是茂名林业的深厚家底。”茂名市林业局局长曾春说,种质资源不仅是种植生产和遗传改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还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 p- U  V" c8 n0 i8 I6 d. `+ }
( D: O8 m6 W7 M3 \# F
为发掘高价值的特色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积极宣介推广特色种质资源,茂名持续开展摸清“六棵树”种质资源家底行动,齐建资源库。* ]( F6 A% \# G0 f; _+ f

- }" f: b. O# [& }" U$ ~) l$ P——打造荔枝种业“硅谷”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汇集12个国家及地区700多个荔枝种质资源。) C9 ]0 B9 g9 t% e

+ v" w6 s- O/ i6 J2 R2 z* ?" U——选优储良龙眼品种,对储良龙眼母树进行保护和育苗繁殖,历经40年发展形成百万亩储良龙眼规模。
' o. J  t1 P8 i0 Z " s2 n3 p* C  y
茂名市龙眼种植面积81.21万亩,年产值超70亿元。图为果农在采摘龙眼丘立贺 摄5 V1 a, U7 R& D6 j; f# ~

4 m$ |# V" w, q) {  s——依托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化橘红良种繁育基地60亩,每年培育优质化橘红苗木30万株。全面勘搜录化橘红品种20个,采集移植化橘红品种8个共184株开展保护式种植。
: t6 }- b1 ~2 b5 ]5 U: m
8 }2 @0 h  s- s2 s1 U- w——起草制定区域优良沉香种质资源保护管理规定,调查摸排优良沉香母树资源82株,实行挂牌登记和入库管理保护。# q4 r9 S9 V7 b# o, z
3 ]1 g3 {* v  V) X6 j+ l
——建设三华李主题公园,搜集丰富三华李种质资源库,创办大型苗圃场嫁接培育优质三华李树苗,免费派送优质果苗50多万株。
9 d/ y6 ]7 y/ D/ n3 z4 A8 @: ]: a8 `7 ~7 D5 ~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有助于打造我国荔枝种业硅谷地位。”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厚彬说,《“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推进种业振兴,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将大大提升荔枝产业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 M2 v* r$ w% m# V9 T. {
5 z2 }' h+ @* F- a( S据悉,茂名还强化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林科院广东热林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等高校院所联合技术攻坚,开展“六棵树”全产业链条标准技术项目研究,加强荔枝、龙眼、三华李和油茶的优良品种选育研发与稳产提质技术攻关,开展化橘红、沉香种植技术研究和加工技术研发,厚植“六棵树”持续繁茂根基。
7 W% `8 G; J* x% N+ K; ]0 I# B: ]# e& f2 ~
● 同频发力
) j$ ?9 U6 x: K* t种出产业化规模效益) J" y; p; ?4 Z- t6 P

1 M' e" u% ^: \& }* W! ?0 |在化州市大岭村的化橘红种植基地,黄叔和家人穿梭在林间,正忙着给化橘红树修枝施肥。9 z- B3 }+ A% a+ S( Q  e

1 ~" ^8 Z7 X1 a“今年资金周转紧张,银行向我们推荐了‘惠农e贷’,线上申请就能完成,免担保、低利率、循环使用,帮了我们的大忙!”黄叔说,正是有了贷款,他才能给化橘红及时施肥。
& K5 s7 r) d: d; H1 y. g4 Z
) a. T- U" \0 q" p/ n* r+ _化州市有近30万农民从事化橘红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2亿元。化橘红从栽树、育苗到挂果,需要长达4年的资金投入和建设过程。挂果之后仍需投入资金购买药物化肥、雇用工人进行持续维护,金融贷款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 v+ s) R4 }3 v  j
0 q" E. ?9 B- i# O: D- b
茂名市化橘红种植面积11.62万亩,年产值超72亿元。丘立贺 摄
# S9 Q- K: q5 S/ R: I; ~. V' g  B2 U# ?6 I$ R& P
无独有偶,电白沙琅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沉香行业。近年,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的打开,生意做大了,农户和合作社等需要周转的资金也多了起来。
, S: H1 j. i" U3 U& d/ {( e+ _- q% u( a0 t4 h, {" |. B7 C+ e
今年5月,全国银行业首家沉香特色支行——邮储银行茂名市沙琅沉香支行挂牌成立。& g* N; m1 D5 I; N* C  P
: E' ]* L; o. X% W. c! H! O  s  x% K
沉香特色支行以支持沉香产业发展的专项贷款产品为抓手,以“农担贷”“极速贷”“线上信用户贷”“小微易贷”等特色产品为主线,满足沉香产业中的种植、家庭作坊、精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客户的融资需求,推动沉香产业聚集区更好更快发展。8 w% X- R" }: h: s& u
- m+ K1 w  {. z/ ~  _; ]6 Z7 m; Z5 ^
茂名市沉香种植面积23.3万亩,年产值超55亿元。冯宗印 摄
. u3 P/ \) H: N+ u) T1 m, D4 Z/ d8 a& I# Q0 y2 |6 M$ b
电白是全国沉香人工种植、生产、加工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县区,其中观珠、沙琅、马踏等9个乡镇被列为沉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镇。全区沉香加工、销售企业(含合作社、小作坊等)28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 p, b+ ^" P/ m! Q) J: M  k% U
- l& `) c3 f2 [5 M
邮储银行茂名市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沉香特色支行将通过网点建设、专属金融服务等方面,在原有银行服务基础上通过“一镇一策一品牌”金融服务新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沉香全产业链金融产品与服务。
' C; D4 K- B5 U: `: u
4 H1 b) p; q$ I  O# x# ?做大“六棵树”特色产业,茂名率先在资金上加大扶持,解决金融难点,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3 x/ ]2 d+ Y& N+ G0 q! u5 D  d0 f, Q* X
茂名市林业局建立企业服务官制度,积极扶持“六棵树”重点企业争创项目,支持相关企业承担、参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集群、产业园、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指导“六棵树”企业上市。7 Y7 i. p# i) ?! i8 I

6 J6 N" N; U; _. m5 I与此同时,茂名市林业局鼓励采取独资、合资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种植基地,建立由政府、种植户(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种植风险分担机制。
8 C6 L) P3 w# ~: ?! X; ^+ R3 h
在政府、企业、金融合力支持下,为“六棵树”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农业龙头贷”“荔枝担”“橘红贷”“荔枝宝”“李贷宝”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意向融资金额40.51亿元,已发放贷款13774笔共计30.67亿元。
' s) d$ f2 {, R0 A1 Z1 r4 k' W& _; C% |/ j+ C% V  V
近年来,茂名接连推出《茂名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发展规划》《化州市化橘红(化州橘红)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措施,加大资源整合和延链、补链、强链力度,高起点谋划、精准实施“六棵树”产业提升行动。
) |2 u( T. L; U3 M
. X8 ]: K5 t. b7 D; q● “林旅”融合, z" p* Y1 E8 N
释放绿色生态红利3 G( s! Y7 s# i; I9 P) @$ q

+ w5 T* b( }2 P7 h1 s& u8 [“春赏李花,夏品李果,秋戏水溪,冬行竹林,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金秋九月,信宜钱排镇“山水双合”景区内,游人依旧络绎不绝。
$ S8 W5 D( {6 y6 X% X' C/ `$ G
- {, \8 X8 U$ D* C6 X漫步在双合村一河两岸,沿岸的绿植、花草与潋滟的碧波相映成趣;廊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流水潺潺;远处重峦叠嶂,“山水双合”尽收眼底……9 o, m6 O5 t- A0 Q. l. w: A

1 D: \+ T& b4 [* Q“三华李果干、三华李酒这里都有。”在桥边开设小卖部的李叔,向游客吆喝着。李叔说,家里种了20多亩三华李,今年收入10多万元。双合村村民依靠三华李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现在还发展三华李加工。近年来,政府大力治理村容村貌发展旅游业,旅客越来越多,土特产更易卖出去。
! `% a8 w- T6 U8 a6 k. c% _ # C7 ~# T  ^# S/ a# a8 `, a
茂名市三华李种植面积32.71万亩,年产值超53亿元。杨丽兰 摄
3 s5 O8 @% q* Y: M: V6 n
5 J  `$ u6 R6 P! `& k这是茂名围绕“六棵树”之一的三华李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一个代表作。通过打造高标准农文旅相融、山水相依、田园相守、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农业、企业、文旅等资源,推动三华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0 z, R$ S5 w, G& m2 p
- f  `. ]; |% q, x% h$ _; L1 \
在根子镇元坝村“荔乡水韵”碧道,一湾碧水波光粼粼,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拍照,一幅“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画卷映入眼帘。
5 n* i; }7 v8 I* l% w. d* t- d1 ~& X& c  g: u/ ?
元坝村有519户2600多人。这条村依靠荔枝实现从污水横流到秀丽如画的蝶变,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是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一。
$ t8 \/ {7 Q/ q. B! U* ^& Z1 y
  S. R6 x* t8 E  ]6 G元坝村的走红,是依托荔枝产业资源优势,推进林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与元坝村相邻的柏桥村,深挖荔枝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把落户在该村的国家荔枝“一馆一圃一址”(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贡园等景点串联成旅游精品线路,还以荔枝古树公园为核心打造荔枝“农旅文创一体化”旅游带,每年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
. ]* b/ m+ E6 }- v6 }; R& t& H3 |8 i6 @  m, U% H
高州“林旅融合”不断更新,其他县区也乘势而上。电白高标准打造沉香特色文旅康养中心,建设“中国沉香第一墟”——沙垌墟;化州建设“南粤古道·橘香万里”旅游观光风景带,依托化橘红南粤古道建设串联9个镇(街道)……6 E9 d8 Q  D3 j( I7 `7 m( O
1 |. K6 i( P" [. J# ~% s! j' M, L
围绕“六棵树”产业,茂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整合农业、企业、文旅等资源,推动“六棵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 @2 h- X4 U% X) Y4 P4 {; G5 |- F1 T4 F* p6 ^$ [3 N  I
当前,茂名已培育形成“六棵树”森林旅游、生态乡村游、农文旅产业融合等多元化全域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建成了“精彩100里”先行段、信宜市“中国李乡·山水双合”等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9个,累计308公里,覆盖21个镇(街道)107个行政村,惠及农民群众76万多人。3 C% F3 r5 Y5 ]& g
% o) `/ T1 f  ~4 I! @6 b
■一线实践5 l. N+ h; Q6 c& d! v; k& O+ K! ]& J# G

2 \( r; j* ]  H- ?" e/ O# q打造高质量“油茶+N”示范基地
7 y- K1 s- O) U
( Z4 ~7 A, G2 z5 R暑气退去,秋风渐起。走进信宜市合水镇新云村,满山遍野的油茶林映入眼帘。1 P+ J3 |6 J; j) I0 b! ^

& r& [, U6 q! w8 f/ ]“今年结的果比去年多,收益就更好了。”种植户刘盛贵喜笑颜开。去年新云村油茶进入初产期,1公斤茶油市场价卖到200多元,油茶种植基地实现了产值30万元。
# H% e( X" v5 O! d8 ]; A
' W- X3 @: b5 l; A; _/ w" N- P9 M4 s2 B3 n新云村油茶种植是茂名油茶产业的一个缩影。从卖果到卖油,再到发展林下立体经济,油茶特色产业不仅成为茂名“六棵富民树”之一,还形成了以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2022年底,茂名油茶种植面积达32.06万亩,居全省第三位;产业综合产值超10亿元。( z. N5 d, n' c* G- n% v

  f0 _, I5 G. p  C茂名市油茶面积32.06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受访者供图/ C( N% T! {! L3 x' d% t

  d' k4 j8 G) T1 u' M2 M茂名油茶产值翻了一倍
: N, w6 j: Y0 Q6 p" t
4 b, E8 s( w7 V; o! `6 C7 _电白、高州、化州、信宜是茂名油茶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高州市多地分布油茶种植,是全国200个油茶重点县之一,也是全省5个全国油茶重点县之一。
  f  {: Q' w1 k/ L6 S! v" C) ~# f- a8 D$ z$ W7 q( Z# h
高州市东岸镇种植油茶已有上百年历史,走进东岸镇东坡村油茶示范基地,漫山油茶树长势喜人。东坡村党支部书记李进茂说,一方面得益于村里成立了联农带农的合作社,将散种的油茶用统一的价格收购起来,再统一加工出售,村集体赚了钱给村民分红;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
4 m2 [( Z5 V  V% Q$ d" U& K5 T6 f$ s" o% _+ Y, h
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的行动在茂名全市铺开。茂名市林业局组织专班对高州市长坡镇旺沙村、东岸镇平坑村,电白区望夫镇丰垌村等多条村原有的油茶低效林,进行摸底调查、规划设计和制定改造方案,组织人力对老油茶林进行抚育、间伐、修枝、除草等改造措施。
; T2 I0 b: I9 ?  s  y3 ?
: w$ {3 a* j) A如今,经过改造后的油茶林绿意盎然,茶果满枝。截至2022年,茂名已改造提升低产林40397.29亩。
) _3 V* `$ j: S0 s/ ~; ~1 u- V0 ?( M8 N' o) c
作为广东油茶积极发展区,茂名历来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管理、评估油茶产业发展。" k8 r' ^8 T+ T* f

' b5 {8 E; q5 A1 s$ Q3 E5 M2022年,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油茶生产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相较于2021年,短短1年时间过去,茂名油茶产值由约5.2亿元翻了一倍,2022年产值超10亿元。
, T5 \- z- l+ l( m9 {' ^+ Z% Q& A: G
$ k* C: n; r0 m- S, K“油茶+N”可复制推广3 Q( S% h- d/ c8 D: B7 N- h
% j7 ?8 R" m# S" [7 ~: M
走进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大片油茶树种下已有月余,一片勃勃生机。树下种植的沉香、红薯或南药也初露苗头。
( O& O% A4 o0 a9 ^- P3 D/ t/ ?, d/ e: x; D! M2 w
眼前是一个占地300亩的林地立体经济示范基地。这是茂名率先打造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全省首个高质量“油茶+N”示范基地。; l. X8 a: G# m. R( X- z
, _' G8 S7 K( }. S
“示范基地建立粤(茂)桂油茶科技协作,通过先进的造林技术,发展新造油茶高产林。”基地负责人介绍,在油茶进入丰产期前,采用同步新植或疏伐套种的方式种植沉香、红薯或南药,提高油茶前期经营效益。+ F/ B9 m, D+ T+ _) F" s
% s) m1 v& U8 r) s
“油茶+N”理念打破单一油茶种植模式,同时提升油茶与科研、教育、旅游的融合程度,打造油茶产业“产研学旅”生态模式,促进油茶三产融合,为油茶产业增添新动能。
2 h3 P- P! l4 z4 K
% U' a% ^! k, `“‘油茶+N’适用范围广,采取复合套种模式提高油茶前期经营效益,该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茂名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油茶+N”发展模式增强了林农种植油茶信心,辐射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致富,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L$ A: w: ]- I
% a& p, ~* r0 x
目前,茂名油茶示范基地16个,面积9.3万亩。这些基地积极推广油茶标准化生产模式,带动周边30多个镇街180多个村组发展油茶产业,带动近5万人次就业。(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8 H7 A6 ?: p) L8 X% [3 {; B& o

, v6 |; w/ O8 v1 L编辑: 金石: x/ d4 W9 ~) \: g% z) H#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三农观察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31 05:0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