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出,国办19号文《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已经充分肯定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客观上,2016年建筑业总体的规模,近20万亿元的总产值,近5万亿的增加值,增速也从2.3%回升到7.1%。2017年,也看到增速回升的势头。
她还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前建筑业发展的短板:一是行政力量还是过于强大,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业主主导的交易规则,使得建筑市场上不公平交易普遍存在;三是建造环节分割,总分包组织水平低;四是我们的建筑业还集中于建筑业价值链的低端,大建筑业附加价值高的建筑设计、融资建设、专业咨询落后;五是劳务人员的来源和素质缺乏保障机制;六是社会层面可感受的建筑质量低下。针对建筑业发展的短板,她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比如,优化资质资格管理的措施,加快完善信用体系、工程担保及个人执业资格等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工程款支付制度,实现建筑市场的公平交易;强化建设单位建设责任,构筑建筑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大力发展小微专业分包作业企业等。3 g2 K' y- b2 {4 j& B a,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领导作了题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PPP助力建筑业发展》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的总产值是达到了13.93万亿,大数据是14万亿,同比增长了10.7%,它是继2016年建筑业取得总产值19.36万亿元以后同比增长10.7%。建筑业基本摆脱了2011年到2015年的发展的低潮期,行业整体复苏的态势非常明显。
该领导认为,PPP模式是我国建筑业改革创新、转型突破的重要抓手:PPP模式强调运营管理,把带动建筑业有一次性项目建设转变为长期性服务运营,从注重建设速度,转变为注重运营质量,实现行业经营模式化,因而有助于促进建筑业向运行机制的升级;PPP模式可以充分整合、发挥社会资本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向建筑业发展注入新合力,因而有助于促进建筑业向运行机制的升级;PPP模式它是结果导向,绩效付费,因而有助于保障建筑产品的供给质量。
该领导人还以中国交建参与建设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口项目为例,就PPP模式的运营经验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指出,PPP模式要求建筑企业加强资本运作能力,整合设计施工行业,并提升自我运营管理水平。(来源:中国建设传媒网 薛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