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出现奥迪二手车介绍页面,配音“官方认证才放心”。
无怪乎,在网上除了极少数人,普遍都表示出了对这种广告的愤慨。不管是检查处女还是检查整容,公众场合对别人捏鼻子摸脸检查,都是侮辱。
一般而言,作为商业广告,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是会偏保守的,靠近最大多数人的常规观念。而这种广告,已经完全玩脱了。这个广告之所以激起众怒,是因为它对女性的态度,已不能用“物化”来形象了;“受检”的女人甚至还算不上是一个值钱的“商品”,而是更低一档的牲口和奴隶。
就算在古代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正式娶媳妇,长辈也是万万不敢把媳妇儿当众撬开牙口来检查的。《红楼梦》里,贾母要看尤二姐的手,让她起来走几步,也不过因为她是个小妾;即便如此,贾母还是认真走程序,态度温和,好言好语的那种。
晚清时的扬州瘦马,所得的待遇,也不会比奥迪广告当中的新娘更低了吧?
可以说,在广告行业里,汽车广告是性别歧视的重灾区;不独中国如此,在很长时间里,西方世界也如此。比如另一个曾引起争议的宝马二手车广告,手法大胆又火辣,“You know you are not the first”(你知道你不是第一个,但你会在意吗?),这文案和奥迪二手车这个概念吻合,但都有违道德。
还有一些更赤裸裸的。早期的公羊道奇就推出了一个这样的广告,前面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翁抱着一个二十年的新娘,后面一辆新车,“一切尽在不言中”;意思就是说,有钱有车了,你就可以泡比你小五十岁的姑娘。更著名的是奔驰著名的8安全气囊广告,挤满女人的胸脯,用来比喻奔驰安全气囊的柔软性安全性。汽车从一诞生开始,便被视为雄性的象征,常用汽车来彰显雄性的力比多。传统的汽车文化(以美国为主)宣扬的价值观,往往是把驾驭汽车和驾驭美女,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很显然,保守的汽车文化,就是明确的物化女性的思维方式,是直男癌价值观。
但随着近些年全球范围内女权主义思想的高涨,同时,女性也成为汽车的主流消费人群;明目张胆地歧视女性,把女性当作玩偶的汽车广告,也越来越少了;即便想冒险玩创意,也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尊重女性,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牌价值。
而奥迪这个二手车广告,即便不提“把女人当牲口”这个价值观问题,单论创意,也属于特别低级的。与西方传统的充斥着强烈雄性荷尔蒙的性别歧视广告不一样,这个歧视广告里,还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主导对女性的贬低、打压、侮辱功能的,是另一年长女性——婆婆。而新郎是束手就擒的,满场男女也是呆瓜一样的莫名的。说白了,这里的男性角色,也是没有主见的。
以前欧美那种汽车广告再“物化”女性,好歹也是把女性作为审美对象,是力与美相结合的,能讨好其男性受众;而今天奥迪的这个广告,直接把女人打回到传统时代了,男性形象也是萎靡的;估计对“女权”不敏感的男性潜在客户,也会拍案而起:谁会想当这样一个站在旁边鬼鬼祟祟的软弱男人?
我想,如果奥迪不站出来对这样的广告有明确的态度,它的形象在中国将会大大受损
; o% V) z5 d" [5 l g- v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