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犀浦镇蓝光幸福耍街,来自三个国家的几个年轻人,联手创办了一个“跨国烧烤店”。 |
苏丹留学生内德儿和马拉兹在成都火了,以一种连她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方式。
尽管这两位外国妹子是立志成为牙医的医学院留学生,但她们的“火”却与学业毫无关系,只是因为——她们是在成都夜市卖烧烤的外国人。
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下课后,内德儿和马拉兹就会脱下医学院学生的白大褂,走出绿草青葱的校园,她们挤上地铁,晃过15个站点,再徒步5分钟,历时1个多小时,到达郫县犀浦镇蓝光幸福耍街。在那里,一家烧烤店内大约17平方米的厨房,是让她们最为放松的“小世界”。
“我和马拉兹是这间烧烤店的‘大厨’。”内德儿有着黝黑皮肤、深邃眼眸和高挑身材,她麻利地将腌制了一整天的蔬菜和牛肉穿串,然后整齐放置在碟子里。内德儿说,这家烧烤店的五个合伙人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国家,除了她和马拉兹以外,还有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奥兹,以及中国人杨勇、向奇。
“我们希望在中国的经历,能够更加丰富。也想这片土地上留下家乡的味道。”另一位大厨,马拉兹爽朗笑道。
味道
掺杂了老干妈的阿拉伯风味烧烤
直到现在,留学生马拉兹和内德儿还记得第一次在成都吃到烧烤时的“惊艳”。
盛夏夜晚,在学校周围的夜市街,烟火和香气冲天,掌勺大厨会故意把炒勺敲得叮当响,然后将汤水高高地舀起再抛下;五花八门的食物和调料一字排开,在明晃晃的灯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烤肉小串儿被煤火烤得油汪汪的,香气扑鼻。
“好热闹,好多人。”马拉兹和内德儿受得了成都烧烤的麻麻辣辣,却吃不消过多的油腻,“吃不了多少就有点闷油了,没过多久又会饿。”
加入烧烤店之初,两位姑娘就希望能将阿拉伯风味的烤肉和成都本土烧烤相结合。如何将成都本土的河鱼炙烤出中东风味?因为一些异域香料难以寻觅,于是,寻找,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主题,
“因为没有我们那里的辣椒酱,所以在寻找替代品时,我们找到了这个‘神器’!”说着,马拉兹“啪”一声,将一罐200克的老干妈倒进了不锈钢钵里。
晚上八点,和往常一样,马拉兹和内德儿到达烧烤店,未作片刻休息,两个女孩便一头扎进厨房,开始忙碌。料理台上,调料整齐地摆放着;右边水槽内,堆放着小伙伴刚采购回来的蔬菜和鲫鱼。
“再加点新鲜的茄子吧。”马拉兹边洗手边扭头告诉她的搭档。紧贴身后站立的内德儿,正小心地从架子上取出昨天腌制的食材,点头轻声回应。
和在家做烤肉的流程一样,马拉兹和内德儿每天先用秘制调料将食物腌制入味,然后切成方块状串在专用木签上,再放在特制的无烟燃气烤炉上加工烤制。
“其实,我们自家做烧烤酱的话,没有这么复杂。”马拉兹一边用大铁匙搅拌调料,一边老到地说,“一般都是辣椒、盐、柠檬,还有醋。醋在我们那可是做菜必备佳品。”
而在成都,为了迎合中国朋友的口味,马拉兹表示必须在酱料上作出改变。“比如,我们就会加入这个。”她拿起已被掏空的老干妈瓶,“这个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辣酱。”“我们都尝过,虽然辣味和我们家乡的不一样,但味道非常好。”正在切茄子的内德尔也抬起头,微微一笑,亮出了八颗白牙。
一边搅拌调料,马拉兹还拿着半个刚切的柠檬,不时向酱料里捏挤进新鲜的柠檬汁。搅拌得差不多了,她取出铁匙,指尖抹了一点匙背上的调料,蘸到舌尖,细细品味。
“柠檬的加入,会让肉质更加嫩滑,这也是呈现阿拉伯味道的重要一步。但是也不能太多,所以要边加边试味道,把握好度。”
苏 丹姑娘内德儿和马拉兹是店内的“大厨”。 |
遇 到杀活鱼的时候,杨勇和奥兹就上场了。 |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