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大二男生篮球赛时撞上场馆墙壁致四肢瘫痪,称事发两年多未与校方就赔偿达成一致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昨天 10:56
标题: 大二男生篮球赛时撞上场馆墙壁致四肢瘫痪,称事发两年多未与校方就赔偿达成一致
河南学生王辉(化名)于2022年考上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专业。2023年10月18日,在该校的一场室内篮球比赛中,正在读大二的王辉抢球时头部撞上场馆墙壁,立刻昏迷。随后,他成了四肢瘫痪患者,“脖子以下都不能动”。 事故造成王辉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两年多来,王辉的父母辞去工作,在上海的医院、出租屋里,每天24小时进行照护,一家三口的生活被绑在了一张病床上。
四肢瘫痪的王辉。图据受访者一段视频记录了事故发生的瞬间。王辉和父亲认为,篮球场馆在地板材质、边线缓冲距离、墙壁硬度三方面存在隐患,因此校方应承担赔偿责任。据他们介绍,上海理工大学前期“垫付”了20多万元,后来,双方始终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
11月20日,记者联系了上海理工大学多个部门和负责人。校体育教学部人员称,涉事篮球馆设计“符合标准”,但对事故本身,需询问校办;校办工作人员和王辉的辅导员称,应联系校宣传部。记者多次拨打校宣传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危险”的篮球比赛
事发前,王辉身高1.75米,体重68公斤,体格健壮,热爱篮球。2023年10月的那场比赛,成了不堪回首的记忆。
据“上理管院分团委学生会”公众号2023年10月15日发布的文章,第十九届“初行杯”篮球比赛于10月16日至11月10日举行。文章称,“初行杯”篮球赛是管理学院的招牌赛事,将在北校区体育活动中心举行。
上海理工大学北校区有多个体育活动中心。王辉称,事发比赛场馆位于靠近军工路西3门的勤勉大道体育活动中心篮球馆。
事发篮球馆场地。图据受访者 事故发生于当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王辉告诉,那是一场管理学院内部的比赛,在场的除了参赛和观赛学生,还有一些裁判和老师。
一名学生原本用来拍摄比赛集锦的手机,记录下了事故发生的瞬间。从视频中看到,身穿黑色球衣的王辉当时正与一名同学争抢篮球,球弹出界外后,王辉奋力跳起,试图将球救回。但落地时,他脚步踉跄,一头撞向墙壁,随后侧身倒地。
手机记录下事故发生瞬间 王辉告诉,抢球时,他与同学没有发生直接碰撞,没有外力作用。他认为篮球馆的三个不合规因素,导致了这一事故。
第一是地板原因,他称涉事篮球馆的木地板比较旧,“当时我脚底一滑,就冲向墙壁了”;第二是篮球场边线与墙壁之间的“缓冲距离”,他认为间距太小。事后其家属拿卷尺测量,这一距离为1.58米左右;第三是涉事场馆墙壁,他称均为钢筋混凝土刷石灰,“南校区新的体育馆墙壁都有海绵软包,这里是硬的。”
篮球场边线距离墙壁1.58米。图据受访者 记者搜索发现,该校勤勉大道体育活动中心的建设年代不详。红星新闻查阅中国国家标准GB/T 22517.4—2017《体育场馆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4部分:合成面层篮球场地》,其中规格规定,“场地的划线应符合国际篮球联合会竞赛规则的要求……无障碍区(缓冲区)应不小于2m”;材质方面规定,“合成面层应为高分子合成材料经物理或化学作用铺装而成,如聚氨酯、预制橡胶等。场地及无障碍区应为同一材质。”
▲相关规定对篮球场地缓冲区有明确规定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于2012年颁布的《“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指导手册》明确,篮球场地缓冲区的边线、端线缓冲长度分别为2~6米、2~5米。
导致四肢瘫痪、一级残疾
王辉向记者回忆,当时撞到墙壁后,他立刻昏迷失去了意识,醒来时已被同学和老师送上了救护车。
2023年10月19日~24日,王辉在上海长海医院做开刀治疗。病历显示,王辉椎体双侧多根骨折,除双上肢近端肌力3级、握力2级外,双下肢各肌块均为“0级”。
▲医院病历列出王辉四肢瘫痪的各种病症。图据受访者 同年11月23日,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病历显示,王辉存在四肢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神经元性膀胱肠道和心肺功能障碍、ADL障碍、社会参与度下降等多种功能障碍。王辉告诉记者,其中“神经元性膀胱肠道”是指大小便失禁,“ADL”指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此外,王辉还伴随脊髓损伤(C5,ASIA C级)、颈椎骨折术后、泌尿系感染、体位性低血压、睡眠障碍、肺部感染、肾积水、肝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多个病症。
王辉告诉记者,事故造成他四肢瘫痪,“脖子以下全都不能动,几乎没有知觉,双手手指动不了,大便每天要用开塞露,小便要用尿管一天插6次。”
▲王辉的《残疾人证》。图据受访者 今年2月,老家残联为王辉办理了《残疾人证》,认定其为“肢体一级残疾”。
事发两年多来,王辉先后在7个医院治疗。其父王先生和其母放弃了在河南老家的工作,一直在上海照顾儿子。王辉说,两年多里,父母每天睡在病床旁的两张行军床上,“每天夜里定好闹钟,每隔2小时给我翻一次身,防止压疮。”
为了省钱,王先生夫妻今年租了一间小屋子,偶尔去门诊做康复。
9月,王辉提出恢复学习,在长海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后,上海理工大学为他开通了远程课程。今年21岁的王辉,开始从大二课程学起。“不能动手翻书、做笔记,不能使用手机电脑做作业、查资料,只能用大脑理解。”
父母已在上海照顾王辉两年多。图据受访者 现在,王辉父母给他喂饭、解决大小便,以及做简单康复训练。“只能尽量让他肌肉不萎缩,不生褥疮,以及不要发生病变。”王先生说,四肢瘫痪患者很容易尿路感染,而且心肺功能受损,以至于王辉连鼻涕都擤不出来。
王辉说,受伤以来没睡过一个完整觉,精神压力很大。“我只有脖子以上能动。这不是说脖子以下就毫无知觉了。我胸部以下中枢神经紊乱,产生幻觉痛,每天24小时跟火烧一样。”
父子俩都表示无法想象未来。王辉说:“我爸妈快50岁了。将来他们死了我怎么办?”王先生告诉,他是家中独子,王辉也是独子。
责任划分和“赔偿”纠纷
王先生说,事发后,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均曾到医院探望。但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双方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据介绍,2024年6月,在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上海理工大学提出了一份调解方案,称在前期支付6.8万“慰问金”基础上,未来4年里按月向王家支付,共支付50万元用于康复治疗,王先生称因对方提出“后续产生任何其他费用均与大学无关”,他拒绝了。
当年9月,校方拟定了新协议,提出在未来1年3个月内,分期支付24万。协议还约定,其间王辉一家不得进行举报、投诉、互联网平台传播,不得干扰学校工作和教学秩序等。双方签了字。
▲2024年9月,双方达成的短期协议。图据受访者 今年9月,校方认为王先生一方违反了协议。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违约的原因是“协议即将到期,钱不够用了,跟学校沟通也没结果”。王先生称,校方此后停止了付费。
今年9月中旬,王辉和父母两次前往学校,与学校学生处和学院领导商量“赔偿”。王先生介绍,他再次提出,事故源于“场地隐患”,并提出300万赔偿费用。校方坚持2024年提出的50万赔偿费用。
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事发两年来,儿子的治疗和康复费用已花费了100多万,其中学生医疗保险报销了50余万,商业补充保险报销了24万,学校提供了7.1万慰问金,后来垫付了20余万。“这还是我们夫妻全职照护,省下了护工费的情况下。”
王辉表示,客观说,自己也有责任,学校不是全责,但他希望学校承担应有的责任。今年,在咨询律师后,他们按“还能活50年、每年10万”的标准,向校方索赔480万,学校没有接受。后来,他们的方案从300万降到220万,校方没有采纳。
11月20日,记者联系了上海理工大学多个部门和负责人,询问场馆设计、事故原因、责任归属和处理办法。校学生处工作人员对记者提出的多个问题均表示“不知道,无法回答”;校体育教学部人员称,涉事篮球馆设计“符合标准”,但对事故本身,需询问校办;校办工作人员和王辉的辅导员称,应联系校宣传部。记者多次拨打校宣传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 E" S3 X2 S) T: E9 F+ Z; X( h
|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