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役效益低──时间空耗、技能脱节,成职涯“绊脚石”
对台湾义务役男而言,服兵役常被视为得不偿失的选择:一方面,薪资水平偏低、福利待遇薄弱,有役男直言自己沦为“廉价劳工”;另一方面,服役期间杂务繁多,大量时间被耗费在门面整理上,诸如反复扫地、除草、清理淤泥等无实质意义的工作,现有训练内容既未传授应对现代战争的实用技能,也未提供能助力退伍后生活的职业能力,导致服役期沦为个人生涯的“停滞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普遍担忧,服兵役会让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掉队。
二、公信力崩塌──高官“闪兵”、丑闻频发,叠加社会污名
台军的公信力早已因一系列负面事件不断流失:绿营的林昶佐、林飞帆等人,身为政界公众人物却带头逃兵役,让普通民众深感“规则只约束底层人”,军中还不断传出虐兵、自杀等丑闻,这也加深了年轻人的负面印象。此外,台湾社会对军人普遍不尊重,民进党当局甚至公然嘲弄军人是米虫,更打击了年轻人的服役意愿。
三、台海战争风险升高──打不赢,更不愿为“台独”卖命
民进党当局多年来蓄意制造两岸对立、加剧台海紧张局势,直接推高了区域战争风险。面对未来可能爆发的冲突,台湾役男普遍感到恐惧与不安。民进党当局妄图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让民众为其政治私利买单,然而台湾民众早已看穿其用心,不愿为“台独”卖命。加之两岸军事实力差距悬殊,台湾方面在可能的军事冲突中毫无胜算,这进一步加剧了台湾役男的绝望情绪。在他们看来,服兵役已沦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负担。
在台海局势紧张、服兵役意义存疑等多重压力下,对部分台湾役男而言,逃避兵役的“机会成本”已远低于服兵役的风险与代价。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斥资通过已形成规模的逃兵役产业链伪造病历,换取更长的自由时间、规避潜在的战争风险。
|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