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假唱出事、广告出错、主持走偏路?
这回,央视的中秋晚会又一次让国内娱乐圈的“208们”感到尴尬透了!
不过,现在的口碑慢慢变差了,今年的中秋晚会也没躲过这个趋势。
你看,宋佳的嘴型跟歌词好像没太对上,差点儿对不上节奏。
邱鼎杰把话筒贴在胸前,声音还是稳稳地把高音给亮了出来。
这些差劲的“演出”被观众一眼就看穿了,没多久就登上了热搜,点击量突破了3亿大关!
官方都没料到,自己费尽心思搞的中秋晚会,居然因为“假唱露馅”跟“主持尬聊”成了热搜榜上的常客,这下可真是出乎意料。
甚至有媒体直言,这次演出简直变成了“假唱的大型车祸现场”。
在晚会里,檀健次和叶世荣一块儿唱歌的时候,嘴型明显比声响慢了半拍,歌词都已经唱完了,嘴还在动着。
有人忍不住笑说:这算唱歌吗?拿着麦克风演哑剧,连喘气都不行啦。
没想到的是,沙宝亮作为多年来的资深歌手,也出现了唇型对不上节奏的尴尬场景。
不光嘴型跟字幕几次对不上,唱到“风吹麦浪”的时候,嘴已经合上了,但声音还在飘。
再说于适吧,他演得也因为声音和精神状态的问题,招来不少不太好的评价。
不少专业的音频博主们分析后都说,晚会上的那些嘉宾,声音里面根本就没有一点环境混响的痕迹。
如果音高的波动在0.3音分以下,那基本上算不上是真唱,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么“完美”的程度。
造成现场假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请到的人本身“有毛病”。
唐嫣、宋佳、蒋勤勤、于适这些影视演员轮番上台唱歌,也暴露出了“非专业”的不足。
有周深、韩磊把关,哪怕演员去跨界,大家也都拼命练唱。但如今的演员跨界,不仅是假唱,还不真用心,简直就是在敷衍观众嘛!
不少网友质疑:
有人就在想:干嘛不用专业的歌手啊?还有人列出歌手名单:
你看,周深、萨顶顶、吴碧霞这些国风、抒情的专业歌手都在哪儿,为什么偏偏不邀他们?是不是为了流量,把专业素质给放一边了?
谢娜之前那种“狂野”十足的主持风格,引来了不少争议声。
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站上央视的舞台,稍微有点紧张,手上动作挺多的,时不时地点点头、摇摇头,看起来还不够稳当。
再说,在和嘉宾聊天的时候,她经常打断对方说话,结果搞得不少观众觉得她掌控节目的能力不是太强。
就说她吧,有个挺不错的地方,就是能一口气顺溜切换7次中英文,还被央视导播点名为“零失误双语典范”。
整场面无表情,讲话到一半就踩住刹车,跟搭档鲁健几乎没什么交流。
要说假唱、主持翻车嘛,这些其实在晚会上也算是常见的事儿。
可说起来,这次晚会请来的演员唱得不太尽人意,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也让人觉得怪怪的,挺难适应的。
今年的中秋晚会基本变成了“广告不停播的晚会”。
插播的小短片一再打断节目的正常流程,还得让主持人专门停下来说广告。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连舞台上的灯笼和小桥都印满了广告logo,生怕观众没注意到似的。
那些广告的时间,差不多能当一整档节目的长度,有的甚至比实际节目还要长上一截。说到广告的时候,都是放慢语速、仔细斟酌每个字,直到把内容说清楚为止但一谈到节目,就草草几句带过去,明显觉得广告比节目的地位更高点。
大家都知道,中秋晚会其实是咱们一家人团聚的好时光,可别让那些演员们把舞台变成刷曝光的地方。真唱都搞不定,还不如放个MV,别把宝贵的公共资源浪费掉了!
在这短视频盛行的年代,就连街头的表演者都敢直接开原声唱歌,官方的晚会怎么还能容忍那些“对口型”的小动作呢?
和央视秋晚一比,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虽然只有0.8的收视率,远远比不上央视的7.1,但在节目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头脑更活跃些,敢于尝试新鲜玩意儿。
网友们的愤怒一下子揭开了娱乐圈那些假象的面纱。
大湾区晚会能搞得这么好,说明真实的情感比照搬模板的表演更能打动观众心坎里。
观众看晚会呢,更喜欢那种真情实感的交流,而不是一场完美无瑕但又假得让人觉得空洞的演出。
作为观众,其实大家都能理解接受一些新鲜的尝试,毕竟没人愿意每场晚会都老一套,没新意。
节日当然得有点仪式感,但没必要搞那些假模假样的套话和刻板的流程。
有人说:月亮看起来是圆的,可舞台要用心演出才能真正圆满。
明星们手拿天价片酬,却懒得花时间练习;国家级晚会为了流量牺牲专业水准。这样一来,中秋晚会已经没法再串联起千家万户的文化情感了。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